柴蓉主張先解決契丹,為什麼趙匡胤要先南北?

發布 歷史 2024-03-02
1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因為南方的軍隊比較容易被打敗,而且南方有大量的戰略資源,所以可以得到很好的補給。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因為南方的軍事實力不如契丹,趙匡胤選擇先解決容易的,然後用盡全身的精力去解決困難的。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因為趙匡胤認為,外在必須先安頓在裡面,他認為只有解決了內在的事情,才能更好地解決外在的事情。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對柴榮的後人很是優待,這是為什麼呢?

    “仁慈”指的是仁慈的對待方式,但有一點,一切“仁慈”的前提是不危及趙家的統治。 一旦存在潛在威脅,仍然需要採取行動。 柴宗勳的死在歷史上一直是個謎,關於他死的是正常死亡還是非自然死亡,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

    現在我們要想弄清事情的真相,首先要看一下史料記載:皇帝在位六年春天,在方陵崩塌了。 今天,聽到悲痛的震動,喪喪入宮,數百名官員以安慰的名義,尋找慰藉的守護者。

    開寶六年春,趙匡胤統一天下的戰爭已接近尾聲,只剩下乙個北漢王朝,對於趙匡胤來說,他在南方戰場的戰爭已經結束,然後就要向北揮劍,所以他此時最需要的就是內部穩定。

    此時,柴宗勳的年齡正好是二十歲,正值壯年,想要有所作為的時候。 不知道他有沒有找回侯周的想法,但趙匡胤在這個年紀對柴宗勳是否放心就不用說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另外,我們還可以再看乙個問題,柴宗勳死的地方是**,也就是方陵。

    此地可不是風水如畫的好地方,四肢使得“千里長山林,其堅固的高墳,若有房屋”的獠牙,都養不住人。 趙匡胤給了柴宗勳乙個皇位,給了他一定的待遇,但他卻把柴宗勳“封印”在了方陵。 這與其說是印章,不如說是分配和監督。

    開寶六年春前,趙匡胤一心想南征,把柴宗勳封印在了他南征方向的一塊地盤上,說白了,只要柴宗勳稍有出手,趙匡胤就能解決他。 但當趙匡胤完成平南,準備北伐時,身處方陵的柴宗勳卻不在他的視線範圍內。 此時,趙匡胤不可能改變柴宗勳的居住地,這會影響他的名聲。

    而他能做的,就是悄無聲息地除掉柴宗勳,這對趙匡胤來說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因為原來這個國家是屬於柴蓉的,他知道他對不起柴蓉,所以才會對這個人的後代好。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他的名聲,也可以看出他對別人一向很慷慨,所以很多人都會願意追隨他。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因為是情商特別高的人,所以在自己不顧一切地壓抑自己贏得國家之後,對這些人感到愧疚,為了表明自己是明君,韓豆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首先,我胡洪都知道趙匡胤通過叛變獲得皇位,新建立的大宋王朝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光鮮亮麗,背後還有不少暗流湧動,國內還有不少忠於侯周王朝的人,王盤帆王朝內部並不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趙匡胤沒有本事也沒有心思對契丹人發動轎子的戰爭,如果趙匡胤貿然發動戰爭,那麼難免會有心懷不軌的人趁機在國內鬧事,這顯然是趙匡胤無法接受的, 所以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趙匡胤根本無法出兵征服契丹。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因為那個時候,他還沒有能夠以族人的力量解決,畢竟他才剛剛開始登基,根基並不穩固。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因為契丹問題是乙個難解決的問題。 於是他選擇先解決其他問題。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我不敢,因為柴榮在世的時候,後周發展得很好,國家太平祥和。 後來柴榮死後,後周皇帝太小,軍政權力掌握在趙匡胤手中。

    年輕的皇帝手中沒有實權,他非常信任趙匡胤,所以在趙匡胤造反之後,年輕的皇帝別無選擇。 如果柴榮還活著,等年輕的皇帝長大了,趙匡胤也不會這麼大膽的造反了。

    柴蓉在世界上的事蹟

    柴榮是郭偉的侄子,後來被郭偉收養為義子。 郭維擔任後漢樞密使時,柴榮是左獄守將軍,郭維被任命為天雄軍使者時,柴榮被提拔為天雄軍司令。 郭維率軍攻打開封,終結後漢政權時,任命柴榮留在鄴城後方。

    可以說,柴蓉是跟著郭偉一步步晉公升的。

    西元前954年郭維病逝前,留下詔書將皇位傳給柴戎。 柴榮登基後,在高平擊潰了北漢契丹聯軍,威望向北移動,後方直接指向太原城。

    此後,柴榮重組了武器裝備,組織訓練了禁軍,選拔任用了人才,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提拔了一些英勇無畏的將領。 在高平之戰中表現突出的趙匡胤也開始嶄露頭角。

    西元前959年,經過幾年的努力,後周王朝的國力有了明顯的增強,柴榮親自率軍再次北伐,遼國邊界動搖,北伐,兩個月收復了墨州、益州、應州等幾個戰略要地,遼軍被擊敗,向北撤退。 就在柴榮準備前往幽州的時候,他病重,不幸去世了。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後漢樞密使郭維的義子柴榮,十五歲就跟隨郭維在殺戮場上作戰。

    趙匡胤是洛陽的乙個軍人家庭,21歲就離家出走,想方設法做貢獻。

    公元950年,23歲的趙匡胤遇見了29歲的柴榮,兩人從此結下了終生的友誼,可謂是兄弟。

    公元951年,郭維登基為帝,全家,包括他的兩個兒子,都被殺了,於是他立兒子柴榮為太子。

    公元964年,郭威病逝,柴榮登基為帝,年名仙德,世名周世宗。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仙德七年(960年),後周軍隊在陳橋義發動兵變,趙匡胤被“逼”穿上黃袍,被眾人稱帝。 趙匡胤率軍回京後,柴宗勳被迫登基,趙匡胤正式登基,後周政權就這樣滅亡了。 更戲劇性的是,正是柴宗勳的父親,後周王朝的領主柴榮,在趙匡胤死前將趙匡胤提拔到造反的地步,最後讓趙匡胤掌管軍隊。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柴榮是後周的皇帝。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