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關於美的本質的學說 20

發布 文化 2024-04-15
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美作為人類能夠反映的事物的屬性,本質上是一種關係屬性,是一種非物質的客觀存在。 這種存在關係到人類思想的積極方向,人類在美的形成條件中不僅是兩個客觀存在物之一,而且可以成為美學的主體。

    美是指客觀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能喚起人們的美感。 人類對美的本質、定義、感覺、形式、審美的認知、判斷和應用的過程就是美學。 美包括生活美和藝術美的兩種主要形式。

    生活之美分為自然美和社交美。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這種美應該用哲學的範疇來解釋。

    不同的派系對此有不同的定義和看法。 有一本教材叫《美學導論》,裡面有比較系統的美學內容。

    例如,我們文化中闡述的美通常與“氣”有關,而這種“氣”也可以與我們的“道”所指的宇宙氣有關。

    不同的人可能對美有不同的看法。 大眾認為的美麗,不一定是小數點所想的。

    如果讓你簡要描述美的本質,大概是一些具體的物體或抽象的東西能讓你感受到自然與人的統一,那就是美。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畢竟,人類的生活活動不僅僅是實踐活動,其中還有一種特殊型別的生活活動——審美活動。 審美活動有其特殊價值、特殊內容、特殊功能、特殊規律、特殊意義。 因此,從生活活動的型別來看,它既不與實踐活動重疊,也不與認知活動重疊; 從生命活動的價值型別來看,它與求真活動或求善活動不重疊。 從生命活動的超驗型別來看,它與現實的超越或宗教的超越並不重疊,它是自由內化為人性和人類需求的結果。

    而且,更重要的是,審美只是一種特殊的生命活動——審美活動。

    實踐美學沒有認識到審美活動的價值,潘志昌認為,實踐美學“將實踐原則引入認識論,賦予美學人類學本體論基礎,並圍繞它展開”。'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物化'('自然人性化的基本美學命題在美學的許多領域都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發展“(參見潘志昌:《實用美學的本體論錯誤》,《學術月刊》1994年第12期),這是一次有價值的理論探索,但實踐美學思維方式缺乏創新,表現在理論缺陷的幾個方面。

    首先,“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客體化”(“自然的人性化”)的實踐原則和美學命題是理性主義的,其中目的論的思維方式和人類中心主義的文化傳統停留在主客體二分法的層面,導致思維與存在的關係成為美學的基本問題, 並導致忽視個人在審美活動中的作用。

    其次,從具體方面看,實踐美學從五個方面混淆了實踐活動與審美活動的區別:(1)實踐活動是以製造和使用工具為前提的物質生產活動,是審美活動的基礎,兩者在性質上是有區別的。 (2)實踐理性的指導是目的性和規律性的統一,實踐的自由是對必然性的理解和轉化; 審美活動也以理性為導向,但主要是非理性活動,不能用目的性和規律性的統一來概括,它們的自由不是對必然性的認識和轉化。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1.主觀性:美在於主觀性,美是主觀性的。 它否認意識的存在依賴於物質。

    2、客觀上主張美是客觀的,堅持唯物主義,卻忽視了美的相對性。

    3.“主觀與客觀統一論”,認為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這種觀點混淆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把人的意識等同於人的實踐。

    4.“客觀性與社會性統一論”。 人們認為,美既是客觀的,也是社會的,美是客觀社會生活的屬性。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美對自己好,美賞心悅目,美好吃,美舒服,美好。

    人們因為美而追求美,人們追求的不一定是美,人們追求的是自己的美。

    美麗是一種美好的感覺,美麗是一種愉快的乾燥體驗。

    美是人的美,只有當它對人有用時,它才會感到美。

    善就是美,凡是善都可以說是美,人對善的追求也是對美的追求。

    人有追求,人追求是因為美,人要穿得好,吃得好,活得好,用得好,都在美,都想穿美,吃美,活得美,玩美。

    好不一定是美,比如吃苦的人覺得自己不美,雖然苦對錢有好處,人時不時想美,卻覺得自己不美,他們覺得不好,多虧了自己,美里沒有美,不美裡有美。

    美是最直觀的,處處的人都能感受到美與醜,見美羨慕醜,聽見美與醜,聞到美與醜,嘴能嚐到美與醜,身體能感受到美與醜,它們美而美,它們又美又芬,美味又舒適。

    人更善於追求美勝於追求善,美是有感情的心情。

    美比好愛更美,好比判斷更美,美比經驗更直接,美比人更直接,美反應更快,美大於好行動。

    男人有很好的理性傾向,女人有性感的美貌傾向。

    女人對美更敏感,女人更看重美。

    美比善大,美比善更直觀,美比善感覺更直觀,美比善感覺更重要,美比善的反應更重要,美比善更需要。

    有些人把完美看作上帝,上帝是完美的,人的美是親近上帝的。

    宇宙是有規律的、有序的、和諧的、美麗的,

    美是資訊,美是資訊,人心嚮往美,美的世界會滋養和撫慰他的心靈。

相關回答
19個回答2024-04-15

西方文化就是瞎子摸大象,摸**是**,你找到乙個理論,他就找到乙個定理,這個理論只能通過實踐來驗證,如果這個現實只是片面的,這個理論就會錯,沒人知道。 西方文化只看部分,沒有整體概念,最高層是相對主義、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它們相互矛盾。 東方文化強調整體性和長遠性,看重輪迴迴圈和平衡的力量,因為東方文明注重大局和長遠,所以很多區域性的、短期的理論被糾正和總結,最後思想的大綱是,事物一直在變化和發展,不能斷章取義,固守死規矩, 但要順應有利的時間、地點和人,這樣大道才統一,天人合一,萬物歸本。 >>>More

6個回答2024-04-15

朦朧之美的詩是:

1.梨葉紅潤押韻。 銀人高高在上,玉笛聲淒美。 枕頭很涼,銅漏了。 >>>More

10個回答2024-04-15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適合想要對西方哲學有初步了解的讀者,羅素憑藉這本書獲得了諾貝爾獎,以前的哲學書籍比較難懂,我們對這個時代比較陌生,如果想從現代哲學的起點更深入, 再讀一本:(美國)莫頓·懷特的《分析時代》,對於不同的哲學流派和哲學家來說,要有一條清晰的思路分析,就能了解西方哲學家從事的哲學工作是怎樣的,這樣,你就可以從模糊的印象哲學轉向哲學的實質性問題,就能和哲學家一樣反思我們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現象。

7個回答2024-04-15

《巨人的花園》:這是美學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的童話故事,也是最具人文氣息的成長大作,屬於我們永恆的純真時代,文中有一句話“你曾經讓我在你的花園裡玩耍,這一次,我要帶你進入我的花園,這裡是天堂。 “《巨人的花園》告訴我們,生活離不開愛和分享,也離不開純真之美。 >>>More

4個回答2024-04-15

法律分析:法律的本質是統治階級實現階級統治的工具。 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體現。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