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源頭在巴彥喀山,河口在山東,流入渤海。
長江:源頭在格拉丹東峰,河口在流入東海的長三角。
-
長江的源頭是沱陀河,黃河的發源地是古老的宗烈盆地。
秦嶺山脈是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在南秦嶺主脊以南,山體由北向南逐漸減少,發源於包河、湍水河、漢水河、子午河、荀河、丹江等,靠近主脊,沿地表坡自北向南或東南流入漢江,嘉陵江在四川、重慶流入長江, 南羅河自西向東流入河南西部的黃河。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由於河流中段流經我國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故又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對人類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長江的源頭資源也很豐富。
海拔 6,000 多公尺的格拉丹冰川峰附近地區出產了幾英呎長的大塊水晶石,用於建造巨集偉的宮殿。 位於加卡迪魯雪山北麓的馬肯湖是高品位磁鐵礦和鉛鋅礦床的所在地。
-
長江的源頭是沱陀河。 沱陀河又稱沱沱河,發源於汪沱山主峰西南側的江根地雪山等冰川,葛拉丹洞,河水先向北流,經谷後進入洪氾區,河水在河灘上布滿礫石, 時分重合,形成辮狀水系,只在葫蘆湖東邊,河面發達,河谷寬闊,河水淺,河床淺灘,水流分散。河水與支流當曲匯合後,就是通田河。
長江向東流經青海、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流入東海。
黃河的源頭在青海省巴彥喀拉山北麓。 這是乙個盆地狀海灘,東西長20多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海拔4500多公尺"曹谷宗烈"意義:"將大麥放入鍋中煎"。在盆地的西南坡,無數的泉水從地下湧出,形成三個泉水進入盆地,逐漸形成一條寬6 9公尺的小河,蜿蜒向盆地東北邊緣。
穿過星空般星空般的星海後,平滑的流道逐漸重新出現,先後進入扎陵湖和鄂陵湖。 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流入渤海。
-
黃河的起點是青藏高原巴彥喀拉山脈北麓的古代宗烈盆地,終點是渤海。 長江的源頭是中國青藏高原塘古拉山主峰西南側的沱陀江,自西向東,終點在東海。
-
三條河流的源頭位於中國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公尺,是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屋脊,孕育了中華民族和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名河源頭: 長江、黃河和瀾滄江(國外稱為湄公河)。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行政區域涵蓋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藏族自治州16個縣,格爾木市塘古拉鄉,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
-
“沱陀河是長江的上游源頭,來自青海省西南邊境塘古拉山脈的格拉丹冬雪山,”他說
-
長江和黃河是長江的發源地
1.長江: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格拉丹冬峰西南側。 幹流經青海省、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等11個省級行政區。
2.黃河: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白彥喀拉山北麓的古代宗烈盆地,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最後流入渤海。 流域降水量少,以旱地農業為主,冬幹春幹,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
黃河支流:
黃河左右兩岸支流分布不對稱,沿河流入不均,沿河長流域面積增長率差異較大。 黃河左岸面積10000平方公里,右岸流域面積10000平方公里,分別佔黃河總流域面積的39%和61%。
一級支流100多平方公里,左岸96條,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里; 右岸有124個,流域面積10000平方公里。 龍門與桐關之間,右岸盆地面積是左岸的三倍。
全河集水區平均增長率為每公里138平方公里。 上游段長3472公里,面積增長率為每公里111平方公里。 河流中游長1206公里,支流眾多,面積增長率為每公里285平方公里。 河流下游段長786公里,支流極少,面積增長率僅為每公里29平方公里。
-
長江發源地"世界屋脊"青大、倫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格拉丹冬峰西南側。 黃河北源自青藏高原八彥卡拉山支流察哈西拉山南麓的寨曲,南源自青心子卡亞山脈北麓的卡里曲,西源自星珠海西西部的越古宗列。 長江幹流自西向東貫穿中國中部。
-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 黃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八彥凋臘山北麓的古代宗烈盆地。
長江流經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崇明島以東流入東海,長度僅次於非洲尼羅河、南美洲亞馬遜河,位居世界第三。
黃河流經9省自治區,流入山東墾裡縣渤海,是我國的母親河,是山脊國中部第二大河流,中游流經廣袤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其中, 它是世界上沙子最多的河流,河水是黃色的,因此得名。
-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白彥喀山北麓。
-
長江發源於格拉丹東峰,黃河發源於巴彥卡拉山。
它是長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天池:200多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活動形成了高寒冰磧湖,海拔1980公尺,湖面呈半月形,是舉世聞名的高寒湖,1982年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天池在古代被稱為“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沐王的地方,唐代詩人李尚陰曾寫過一首詩說: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