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DP不是GDP嗎? 儲蓄的GDP和消費的GDP是什麼意識? 還是GDP包括儲蓄? 儲蓄也能創造GDP嗎?
增加儲蓄佔GDP總量的百分比。 儲蓄不會產生GDP,只會產生生產。
2. 這是指把錢存入銀行,靠吃利息賺錢嗎?
一部分是這個,另一部分是指虛擬化資本的增長,如**和**,但它實際上並不產生GDP。
3、資本存量的增加,意味著資本量增加了,貨幣量就是貨幣量,如何才能提高生產率,GDP增長得更快???
資本存量的增加(生產率的提高通常是由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投資的增加引起的),資本的充裕導致更多的投資,導致更快的GDP增長。
這是乙個增加貨幣數量 - 投資 - 擴大再生產的過程。
這是我的理解,我不知道我的解釋是否符合你的喜好。
-
1.翻譯的問題,你要複雜。 這意味著增加儲蓄在GDP中的份額。
2.資本貨物是專案初始投資產生的產生收入的資產。 想想建廠,廠房、裝置等都是資本貨物。
-
從理論上講,儲蓄是投資的,用於投資的資金(股本)被放大了十倍。 如果資本存量增加,工廠增加生產,製造業創造的GDP增加,理論上GDP值將是儲蓄額的十倍。
提高儲蓄率是為了鼓勵人們儲蓄,增加工廠的資本存量。 另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市場的消費行為。
GDP將迅速增長,因為GDP的增長將是儲蓄額的10倍左右。 如果所有本來可以節省下來的錢都用於消費,那麼創造的GDP價值只等於儲蓄的金額
-
巨集觀經濟學,又稱巨集觀經濟學,是利用國民收入、投資和消費等一般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執行規律的經濟學領域。 巨集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微觀經濟學而言的。
巨集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全過程的活動為基礎,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和其他經濟總量,因此,巨集觀經濟學又稱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巨集觀經濟學是研究經濟資源利用的學科,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商業週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和貨幣政策。 它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和其他經濟總量。因此,巨集觀經濟學也被稱為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僅供參考。
-
1.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和投資等各種變數之間的關係。
2.根據就業理論,失業分為摩擦性失業、季節性失業和週期性失業。
3.根據短期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通貨膨脹和失業在短期內存在相互替代關係,失業率的上公升可以換取通貨膨脹率的下降。
4.商業週期理論是指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反覆發生、規律性地出現的擴張與衰退交替的經濟現象。
5.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是乙個數量概念,經濟發展是乙個定性概念。
-
你的問題是關於古典經濟學中的貨幣數量理論。 只是乙個普遍有爭議的問題。 古典經濟學、凱恩斯經濟學和貨幣經濟學都有不同的觀點。
這樣解釋,根據m*v=p*y,因為v(貨幣匯率)是恆定的,y始終處於充分就業狀態(這是古典經濟學的核心理論之一,古典經濟學家認為y可以隨時自行調整,並且始終處於充分就業狀態, 即國民產出狀態),所以當M上公升時,價格P自然會上漲。
這也證明了古典經濟學家的觀點,即“貨幣是中性的”(這也是古典經濟學的理論之一)。 換言之,貨幣只會發生變化**,不會對市場產出產生影響。 因為市場產出是自我調節的,與貨幣無關。
學派是這樣解釋的,還是基於m*v=p*y,錢幣學家認為m的增加會導致v的小幅增加,也就是說,等式左側的變數正在增加。 在這一點上,我們將根據具體情況討論等式右側的變化。
第一種是短期,算數家認為貨幣公升值短期內不會影響**,所以Y在增,P保持不變,Y大於原來的國民產出水平。
從長遠來看,因為從長遠來看,Y肯定會處於國民產出的水平,所以Y將回到原來的國民產出水平。 此時,p 將上公升。
綜上所述,錢幣學認為,增加貨幣生產不會在短期內給**p留下深刻印象,但會增加產出y。 它不會長時間改變產量 y,並且會提高 ** 網格 p。 這是錢幣學家的觀點。
其實你會發現,這個理論從長遠來看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在短期內。 這是因為錢幣學家對貨幣數量理論的解釋是建立在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的,但它是在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改進的。 這是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在1956年提出的貨幣數量理論的重述。
希望我的講解能讓你對這兩所學校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不明白,可以繼續問我。 我的主要重點是研究巨集觀經濟學各個流派的理論。 如果你以後不了解其他思想流派,你可以問我。 謝謝。
-
1、自發投資又稱自主投資,是指不受國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和利率變化影響的投資。 新產品、新技術的發明是自發投資的一大動力。 社會、心理和政治投資也是自發的。
在西方巨集觀經濟學的收支模型中,自發投資是乙個外生變數。 與自發投資相反,誘發投資是由經濟的內生變數引起的投資,即為適應某些現有產品或整個經濟支出的實際增長而發生的投資。 置換投資是指由於資本貨物的折舊而需要投入資金更新資本貨物的投資,主要是對更新工廠、機器等的投資。
總投資是自發投資、誘導投資和替代投資的總和。 而總淨投資減去置換投資。 換言之,淨投資等於自發投資和誘導投資的總和。
其次,這個問題的推導需要公式的推導,寫在上面很不方便。 請給我乙個電子郵件位址,我會把它發給你。 或向此郵箱傳送一封信。
主要思想是,在開放經濟中,IS曲線斜率的分母有乙個額外的外部乘數。 咳咳....現在你應該相信我回答了,對吧?
-
(1)y=c+i+g=200+,求解均衡收益y=2000 (2)投資乘數=**購買支出乘數=1(1-MPC)=4(MPC=
稅收乘數 = 轉移支付乘數 = MPC (1-MPC) = 3 平衡預算乘數 = **購買支出乘數 + 稅收乘數 = 7 (3) 從(1)中可以得知,達到充分就業需要增加收入@y=200,所以有@**購買=200 **購買支出乘數=50,@稅收=200 稅收乘數=200 3
平衡預算 = 200 平衡預算乘數 = 200 7 (4) Y = C + I + G = 200+,求解 Y = 2000,不變。
同時,投資乘數和購買支出乘數保持不變,在比例稅的情況下,轉移支付乘數=mpc [1-mpc(1-t)] =,變小,
首先,一開始,據說是三部門經濟。
再涉及到**、企業和消費者三方,此時的總需求函式y=c+i+g,第乙個問題是儲蓄函式,我們知道總投資等於總儲蓄,那麼y=c+s+g,變形為s=y-c-g=,其中,yd是可支配收入。 >>>More
我個人認為,巨集觀經濟投資是指購買廠房機械裝置等固定資產,如果麵包機是裝置,那麼持有麵包機就是投資。 我認為,持有的貨幣形式,無論是自己手中持有、存放在銀行還是借給他人,都是一種儲蓄,現在不為將來消費而消費。 >>>More
人口增長的增加意味著勞動力的增加,總產出和資本總額繼續增加,但拉低了人均GDP,拉低了人均產出。 在定律的穩態下,資本的邊際產出減去折舊等於人口增長率。
西方經濟學分為巨集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巨集觀經濟學主要是從巨集觀、大尺度、綜合的角度來考慮的,比如國家一般採取或頒布的經濟政策都是從巨集觀調控的角度來考慮的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