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巡洋艦只是條約的產物嗎?

發布 國際 2024-05-21
1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隨著海軍進入蒸汽時代,尤其是在魚雷問世之後,這種次要功能的重要性迅速上公升,以至於戰列艦隊需要巡洋艦的保護,而不是相反。 隨著技術的發展,大型巡洋艦獲得了不遜色於戰列艦的海戰能力,皇家海軍的一級大型巡洋艦被反覆稱為“戰列巡洋艦”。 這種演變的最終結果是無畏和無敵,兩艘注入了巡洋艦血統的主力艦。

    這種說法也可以顛倒過來,為了捍衛制海權,巡洋艦的海戰能力被迫不斷提高對抗對方巡洋艦的能力,最終將巡洋艦提公升到戰列艦的水平。 但無論如何,結果是肯定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的混合體。 在這一點上停下來看看艦隊結構,我們會看到輕型艦艇遵循類似的邏輯,開始與最小的巡洋艦、以前的三級巡洋艦和偵察巡洋艦合併。

    比如敏捷級和林仙級,都是這個過程的產物。 因此,我們得到了兩種巡洋艦:滿足巡洋艦對抗(或“反巡洋艦”)功能的最強巡洋艦,以及滿足巡洋艦下限並保證最大數量的巡洋艦。

    現在,已經進化到頂峰的“最強巡洋艦”被劃掉了,只剩下普通的巡洋艦。 如何開發這樣的巡洋艦,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保持這種“底層需求”,始終保持下限效能並最大化數量; 二是遵循對抗的邏輯,快速公升級巡洋艦的設計。

    霍金斯和老鷹隊是第二種選擇的產物。 現在是時候談談奧馬哈班了。 “奧馬哈”級反映了美國海軍的“下限要求”,原因很簡單,需要跨洋作戰的美國海軍必然需要更大的噸位,而不危及經濟命脈的小型海外殖民地,決定了美國海軍不需要與英國相同數量的巡洋艦。

    這樣,如果總噸位相等,美國巡洋艦的戰鬥力將不可避免地超過英國巡洋艦,因此加強其較弱的巡洋艦成為自然的選擇——嗯,這就是第二種選擇的實際結果。 看起來很合理,不是嗎? 回到開頭,考慮一下沒有條約的自然軍備競賽的狀況。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重巡洋艦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戰列艦的口徑越來越大,噸位也越來越大,當巡洋艦的劃分出現時,就注定了戰列巡洋艦的出現,而戰列巡洋艦與其說是戰列艦的乙個分支,不如說是巡洋艦的終極發展, 而重巡洋艦是輕巡洋艦向戰列巡洋艦發展的乙個階段,只是人為劃分,即使沒有所謂的海軍協議,重巡洋艦還是會出現,只是所謂的口徑多少噸位的劃分會變得更加模糊。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驅逐艦的任務是處理近海潛艇,驅逐小噸位的流氓炮艇和護航任務。 巡洋艦的任務是殖民統治,海外殖民地的旗艦,以及海上的遠端長期破壞。 摧毀驅逐艦和其他近海船隻。 或者作為驅逐艦艦隊的旗艦。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事實上,如果沒有條約,只要比戰列艦更划算,它就會生產大約2萬噸,以及超過8英吋的火炮。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看來在重巡洋艦之前有一艘霍金斯級巡洋艦,這應該是原型! 速度超高,主炮口徑統一,全部採用炮塔。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種是源於條約限制的再巡視,另一種是根據自身需要派生的。 條約必須為大家所知,他規定了重巡洋艦的指標,各國在指標範圍內發展了自己的重巡洋艦,我想說的是,重巡洋艦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發展起來的,如果沒有條約,那麼隨著海上大國的對抗和發展, 輕巡洋艦可能會發展到後續條約重巡洋艦的水平,重型巡邏艦可能會發展到阿拉斯加和超級裝甲巡邏的程度。根據歷史的判斷,主力艦往往不容易出動,而在此之前,主力艦不是在海洋中執行各種任務,而是艦載和輕巡洋艦,那麼,作為一艘不如主力艦的艦艇,執行一些次要任務是最經濟的,這些任務不會被輕型艦艇壓制, 但戰鬥力也很強,所以如果沒有阿拉斯加條約,這個級別的艦艇難免會出現。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技術突破前的最後乙個產品,肯定是和框架有關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條約》限制了英、美、法、日、意五國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總噸位,但小鷹對輔助艦艇(即標準排水量不超過1萬噸、主炮口徑不超過203公釐的巡洋艦)的噸位和武器裝備進行了限制, 但是沒有對精細燃燒的總量施加限制,因此各國開始陸續建造大量巡洋艦。從 15 年到 1922 年的 1936 年間,大國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了《華盛頓條約》的建設限制。 除了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外,列強海軍還努力建造排水量為1萬噸或接近1萬噸、主炮口徑為203公釐的艦艇。

    這些艦艇被定位為準主力艦,即條約寬布希重型巡洋艦。 後來,根據《倫敦條約》,這些**的擁有量也受到限制,因此大多數巡洋艦的建造逐漸改為配備152公釐火炮的巡洋艦,即所謂的條約輕巡洋艦。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條約型重型巡洋艦的開發。

    說到10000噸級的203公釐火炮,首先想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裝甲巡洋艦。 例如,在日俄戰爭中非常活躍的日本裝甲巡洋艦,滿載排水量為9,300 9,700噸,裝備了四門203公釐火炮,吃水線處的裝甲厚度為152公釐,速度為20節。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海軍強國要求巡洋艦的速度超過30節,這需要更強大的發動機,為了加強火力,有必要增加火炮的數量,這需要增加**的排水量。

    犧牲防禦。

    當時,海軍列強主力戰艦的動力系統已經從蒸汽機向汽輪機演進,動力裝置的重量減輕了,但在萬噸排水量的限制下,仍然無法滿足動力和火力的需要。 在這種情況下,契約重型巡洋艦不得不犧牲防禦力量並將裝甲減少到不足以防禦 203 公釐火炮的程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或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列強將只有 5,000 噸的巡洋艦的尺寸增加到 7,000 多噸,有舷側和上層甲板。 防禦甲板的裝甲都非常薄,但裝備了 152 公釐或更大口徑的火炮。

    英國海軍的卡文迪什級(計畫1915年,9,550噸),美國海軍的奧馬哈級(計畫1917年,7,050噸)等都屬於這一類。 卡文迪什級速度結,奧馬哈級設計高達 35 節。 7門卡文迪什級公釐炮。

    後來計畫建造的翡翠級(7,550噸)和企業級(7,380噸)被縮小,火炮減少到152公釐。 與輕巡洋艦一樣,主炮炮塔只有 25 公釐厚的裝甲。 這些巡洋艦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完工。

    1920年,日本海軍造船設計總監平賀朗大佐提出了“88艦橡樹麻煩”計畫。 該計畫包括一艘 8,000 噸的大型巡洋艦,配備一門單管 203 公釐火炮,中心線上有六門火炮。 該計畫的目標是超越上述英美巡洋艦。

    《華盛頓條約》簽署後,平賀計畫成為軍事指揮部要求的基本內容,在日本建造的古高階和青葉級也與平賀計畫有關。

    Hiraga設計的第一點是減輕船體的重量。 他已經在他之前設計的輕巡洋艦夕張號上試驗過這種設計:增加了長寬比,延長了吃水線,這可以增加抗風浪的能力。

    同時,裝甲也作為船體的結構部分承受載荷。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率先在條約型重巡洋艦上安裝了八門203公釐火炮,這擠壓了裝甲的重量份額,導致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條約型重巡洋艦的防禦力極差。 到了30年代,這3個國家開始逐漸重視**的保護,但速度降低到31 33節。 203 年代後半期完成的配備 20 公釐火炮的巡洋艦在效能上明顯不如 152 年代建造的配備 30 公釐火炮的巡洋艦。

    日本和美國的條約型巡洋艦最初都配備了公釐厚的裝甲,9-10 203-mm火炮,設計速度為32 35節。 由於他們的重型裝備,搖擺一直是他們的一大弱點。 當配備 203 公釐火炮的巡洋艦接近條約限制時,兩國也開始建造 15 艘配備 152 公釐火炮的巡洋艦。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條約型重型巡洋艦是在特殊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創造的畸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些**的效能不同,成為船舶歷史研究者永恆的話題。

相關回答
25個回答2024-05-21

1、大量的運動和高強度的訓練容易導致身體肌肉的疲勞,疲勞部位可分為全身、區域性、中樞、外周等型別。 這種由運動引起的疲勞,更容易發生在人體或運動員的體內。 >>>More

10個回答2024-05-21

首先,對於LZ這句話:“目標球在同乙個位置的移動與沒有塞子擊中指定位置和目標球的移動”是LZ想問的是:被擊中的目標球會受到母球塞子的影響嗎? >>>More

11個回答2024-05-21

在目前的中國足球狀況下,中國足協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的,沒有系統合理的籌備計畫,中超聯賽需要合理開展,中國足協需要合理改革。 因此,改革中國足球制度勢在必行,希望這次失利能成為改革開始的指南,引爆中國足球改革之路。 其他人,比如杜伊,也要負責,球員在現場指揮中犯錯也要負責。 >>>More

16個回答2024-05-21

不,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口腔問題只是口臭的原因之一,人體在胃著火的時候也會引起口臭,而這種現象一般只在口腔中清理乾淨,很難解決問題,如果想從根源上處理這個問題, 你需要解決胃火的現象一般來說,最好的除火方法就是通過中醫的方法解決它,因為使用中醫除火在我們中國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只要知道一點中醫知識的人,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非常簡單。另外,如果你想預防生活中的口臭,我們可以嘗試通過以下方法去做: >>>More

3個回答2024-05-21

如果想自己去探索,其實畫畫是沒有本領的,可以靠自己的練習,臨摹更有力的作品,在臨摹的同時多思考,不要盲目臨摹,多想想怎麼畫,也可以參考(繪畫雪霸)app。 一款學習軟體,有很多值得複製的作品,還有一些教程,您可以在其中看到其他人如何練習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