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地區的水土流失只會對上游產生影響

發布 三農 2024-06-13
1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仔細想想,基本上影響的可能性非常小。

    從自然地理學上看,下游基本沒有水土流失,但主要是沉積物堆積。 即使是黃河上游水土流失嚴重的河流,當它們到達下游時,也主要發生泥沙堆積(因此稱為“地上河流”)。 當河流到達河流下游時,水流向下游減慢,而海水漲潮的推力作用和淡水鹽度的增加進入大海,通常會逐漸積累。

    以長江下游為例,崇明島基本上完全是這樣堆疊的。 如今,崇明島以北長江北岸的如東等縣城,甚至從清末開始逐漸堆積沙子。

    可以看出,由於即將入海,河流下游大部分地區的水土流失很少。

    至於內陸河流,一些流經沙漠的河流,在下游漏水時會蒸發消失,但水已經沒了,土壤也不會流失,所以不會對上游河流產生任何影響。

    那麼,如果下游確實發生嚴重的水土流失怎麼辦? 這實際上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下游”。 如果“下游”不是指河流流入大海(入湖)或消失的地方,而只是與上一節的水道有關,那麼這種情況並非不可想象

    通常河流發源於山區。 我們都知道,由於地球的引力,河流會不斷切割,形成河谷,所以山越高,河谷越深。 深谷是由河流的底切形成的。

    因此,在河流的上游,你總能看到高山和峽谷。 與前一段水道相比,由於高水位的勢能不斷轉化為低水位的動能,因此,後一段航道下切的深度總是大於前一段,後一段航道的加深速度將大於前一段。水路。

    “追查水土流失源頭”可能與房東所說的“下游水土流失”類似。 在“追查侵蝕源頭”過程的不斷作用下,上游河谷逐漸加深,在分水嶺處,存在河流“侵襲”的可能。 也就是說,在分水嶺的兩側,原本有兩條河流A和B流向兩側。

    然而,其中一條河流A具有較強的“溯源侵蝕”作用,其上游源頭繼續向後移動,最後首先越過分水嶺,侵入另一側B河源頭。 而且因為A河的河谷更深,所以另一邊B河的水流也流入了A河。 這可能是“下游水土流失”影響“上游”相對較近的乙個例子,對吧?

    事實上,這種河流襲擊只發生在整個河流的上游。

    以上,希望對房東有所幫助。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對上游會有一定的影響。 下游的土壤侵蝕會導致下游河流和上游水位的淤積**。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從理論上講,有調節水資源(時空配置)、發電、航運(只對上游有利)、防洪等積極意義和效果,但我認為從自然生態維護和實際利用效果來看,負面影響更大

    1、在水資源配置方面,雨季(我國季風氣候特徵通常表現為季節性或短期強降雨)通常不能有效起到洩洪作用,洩洪通常會加重對河流中下游的破壞; 在旱季,利益相關者通常需要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儲存水,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區生活用水困難,生產(主要是農業灌溉)(國內有很多相關例子,包括一些知名的水利工程);

    2、造成河流中下游泥沙堆積和河床抬高,加劇季風氣候條件下的洪澇災害;

    3、人為切斷和破壞河流生物(主要是魚類)的生存環境,魚類資源日益枯竭(許多魚類有洄游產卵習性,水庫壩體大多切斷了魚類的洄游路線);

    4、如果是大型水庫,尤其是超大型水庫,也會因為水利工程龐大而強烈改變地貌,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相關例子同1)。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原因:1、中下游平原較多,地勢低窪平坦,不利於洪水氾濫。

    2、屬於季風氣候,降水量多,濃度大,夏季大雨多。

    3.南北支流流入更多。

    4、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嚴重,造成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流(靖江段尤為突出,素有“九曲回流”之稱)。

    5、人們圍湖造農田,減少了湖面面積,削弱了湖水調節和蓄洪的能力。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危害主要在中下游。

    中上游水土流失增加河流含沙量,中下游進入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流速減慢,泥沙積聚到江湖中,降低了江湖蓄洪能力,導致洪澇災害。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上游:水土流失,植物生長所需養分不足,植被覆蓋度降低,植物根系對山地土壤和岩石的穩定作用下降,容易引起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中下游:由於河流中下游通常比較平緩,水流速度較慢,導致水流對土壤的承載作用減弱,土壤沉積,導致河床抬高,容易造成洪澇災害,降低河流的通航價值。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河流中上游植被的破壞和水土流失導致河流下游淤泥。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近幾十年來,由於長江上中游人口的增加和工業的發展,人們肆意砍伐森林,開墾陡坡,任意使用生產和生活能源,導致長江中上游植被覆蓋率大幅下降, 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1.人為原因。 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破壞地面植被,二是地形穩定,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1.森林砍伐和草地破壞,陡峭的山坡清理了土地,破壞了地面植被。

    2.生產建設專案對水土保持的不重視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地形,同時將廢土和岩石隨意傾倒到溝渠中,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2、對下游河段的影響:

    1 泥沙含量的增加導致河流淤積,不利於航行。

    2、泥沙含量增加,由於下游河道寬闊,水流速度減慢,造成泥沙沉積和河床抬高,容易引起洪水氾濫。

    3 減少下游水域面積,如洞庭湖面積大幅減少4 破壞生態環境,影響生態平衡。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徑流減少,地下水位下降; 海水入侵,土壤鹽鹼化加劇,水質惡化; 水和沉積物的減少降低了沿海土地的肥力和河口附近海域的漁業資源。 海水入侵和海岸線侵蝕加劇; 濕地減少,影響動植物的生長和棲息地; 蒸發旺盛,氣候乾燥,大陸性更強; 荒漠化愈演愈烈,下游生態環境趨於惡化。

    徑流減少,地下水補給減少,地下水位下降; 河口水量減少,海水回流河流,水質下降,鹽度較高的水滲入地下,導致土壤二次鹽漬化,土壤鹽漬化導致土壤肥力下降。 入海水量減少,入海營養物質減少,漁業產量減少; 河流攜帶的泥沙減少,泥沙變弱,海水侵蝕加劇,海岸線後退。 三角洲在減少,濕地在減少,生物多樣性在減少; 河流水量減少,對氣候的調節作用減弱,氣候變得乾旱,生態環境惡化。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河流上游流量的減少容易對下游的自然地理環境產生以下影響

    當河流流量減少或停止時,各種生態平衡就會喪失,土地就會乾涸,草木就會萎縮,樹木就會生長緩慢,人和牲畜就會難以飲用水,其他不良的自然災害就會逐漸出現。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河流上游流量的減少,容易造成河流流量減少或切斷下游自然地理環境的流量,各種生態平衡喪失,土地乾涸,草木萎縮,樹木生長緩慢, 而人和牲畜飲水的困難將逐漸顯現。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6-13

新疆面積大,但水土流失面積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氣候乾旱,降水少,河流少,流量小,流水侵蝕弱,山區植被條件也比較好。 >>>More

5個回答2024-06-13

體育比賽是悲劇性的,也是溫馨的,它既展現了人類的極致能力,又傳遞了友誼和尊重,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每一項運動都有自己的規則,沒有規則,沒有圈子,但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在體育精神的原則下運作的。

10個回答2024-06-13

因此,當你第一次到達乙個新地方時,很容易適應土壤和水。 但首先要吃一些當地的、易於消化的食物,一。

7個回答2024-06-13

下游行業包括:生產、生產各種原材料或半成品(包括農業)、終端消費品(如一些家用電器)等。 >>>More

11個回答2024-06-13

桔子是淮南出生的橘子,桔子出生在淮北。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