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骨魚的養殖技術 黃骨魚的養殖方法

發布 三農 2024-07-13
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養殖時,選擇底平、幅員遼闊、陽光充足、水資源豐富的池塘,排出池塘水並撒上石灰粉消毒,填入10厘公尺淤泥,注入30厘公尺清水至30厘公尺深,逐漸增至2公尺以上。

    黃骨魚是一種雜食性魚類,可以用切好的蚯蚓、鮮貽貝、小魚、小蝦等餌料餵養,也可以用全價配合飼料餵養。

    4月左右,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3%; 5月至9月,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5%;

    10月以後,溫度下降,每天兩次溫度下降時,投食量可為魚體重的1%至2%。 投餌時,應在固定點投餌,不宜隨意改變投餌位置。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1.池塘條件。

    對池塘的要求不高,釣過魚的人都知道,有些黃泥池塘可以釣到黃魚,所以池塘的面積可大可小,要看養殖數量和養殖密度,池塘的水最好是一公尺半深,如果池塘底部淤泥堆積太厚, 而底部最好使用泥沙混合的池塘底部,池塘要有排水口和灌溉口,或者沒有,但排水口必須有,然後水量必須足夠, 在放養魚種之前,需要進行兩周的池塘整治, 首先要對魚塘進行清潔,對水質進行消毒,並可在池塘內撒上生石灰和漂白粉,對水質進行初步處理,起到消除魚塘中一些病原體和微生物的作用。

    2.種子放養。

    魚苗應提前放養,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瘦小魚的生長發育時間,最好在6月中旬之前,放養魚苗要選擇無病害且不損害魚苗,保證魚苗的整體成活率,一畝可放養12萬至15萬條/公頃。

    3.育種管理。

    1)前段時間,在覓食時,它的主要食物**還是靠捕食池塘裡的小生物和浮游動物為主,而當吃不飽黃魚的生長需要時,可以進行人工餵食,可以準備一些新鮮的餌料餵食,一日兩次。而且還要分配和掌握飼餵量,一般下午比早上餵食量多一倍,一周後可以餵食各種魚肉,為了提高營養品質,還可以新增一些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食物混合飼餵,以此類推,在飼料中長到五厘公尺,配上一些玉公尺和花椰菜等植物性蔬菜。

    2)每天早晚檢查一次,檢查水質、魚苗和投食度,清理多餘的和剩餘的餌料,然後根據水的汙染和透明度換水。

    3)秋末,需要準備越冬,過冬後水溫會降到10度以下,所以要做好保溫工作,同時對池塘內的水質進行消毒,同樣是用漂白粉消毒, 而在冬季,要做好池塘周邊的除雪、補水、防病等措施。

    4.黃鲶魚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夏季的7月和8月,因此我們可以每月對水進行消毒消毒,每半個月喂一次,噴灑時避免硫酸銅、敵百蟲等害蟲的影響,每兩周潑灑一次漂白粉可以起到抑制病害的作用, 一旦病情可以做,然後送去醫院。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1、養殖條件:無論池塘、網箱或其他養殖水體,水源必須充足且無汙染,基質和周圍生態環境必須適合黃鲶魚的生長發育。

    2、魚種:魚種可以從江湖中捕撈,也可以人工養殖,無論其標準如何,都必須粗養,放入魚塘網箱的魚種達到30至50克,這樣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能及時達到商品魚規格(150克以上)。 同年3月底完成放養魚種,同年12月前可捕撈上市,減少冬季損失和死亡率。

    3、優質飼料飼料:高餌質是提高黃鲶魚成活率、市場規格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 黃鲶魚是雜食性、動物飼料類,因此,飼料的粗蛋白應在35%以上,5月前按魚重2%投喂,6-8月水溫較高,黃鲶魚正處於旺盛生長的高峰期,可按魚重的4%-5%投喂; 9月以後,水溫逐漸降低,精飼料量逐漸減少,飼料量和頻率根據魚類的投食量和天氣變化而變化。

    定點餵養,每天 1 至 2 次。

    4、注意水質的調節和病害的防治:黃鲶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公尺,pH值為8,每月換水一次,在池塘安裝曝氣器,定期或不定期啟動,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避免或減少浮頭或池塘氾濫現象,使黃鲶魚正常生長。要及時預防和治療魚病,並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藥物進行預防工作,對池塘內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進行消毒和殺滅,減少病害的發生。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1.黃骨魚多在靜水或緩慢流動的河流中活動,像底棲生物一樣,白天棲息在湖底,晚上遊到水面上層覓食。 它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強,因此它可以在不利的環境條件下生活。

    2、黃骨魚一般是指黃鲶魚,是一種淡水底魚,白天喜歡棲息在水底,不常動,夜間遊到水體的中上層覓食。 養殖黃骨魚,水質輕,溶解氧高,適宜溫度0°C38。 黃骨魚是一種溫和的肉食性魚類,喜歡吃小魚、小蝦、螺螄貽肉和人工配合飼料。

    3.黃鲶魚通常用作整條魚。 其肉質甘甜扁平,有驅風養殖技術養殖池塘,每口3-5畝,水深計適宜,換水條件好,配套增氧機。 放養前,在乾塘中每畝施用生石灰150公斤進行消毒,3天後注入新水,幼苗受精後才能放出。

    4、主要養殖為每畝放1000尾5-8厘公尺的魚苗,合理配套部分鰱魚、鱅魚、草魚、鯽魚。 飼料可以投食冷藏的小雜魚,將小雜魚炒成魚糜,如生長可切成塊肉餵食,一日2-3餐,日投喂量為魚重的5-10%,投餌方式設定在池塘下風處設定餌點, 用20目左右的網眼圍起來約5-10平方公尺的面積,網眼高於水面,距池塘底部50厘公尺,將飼料放入其中,飼料不散時漂浮在網中,黃鲶魚會從水中上來覓食。注意高溫季節水質惡化,適當更換新水,將水色透明度控制在20-30厘公尺以內; 生石灰每10-15天施用一次,每畝15公斤,全池撒水; 同時,注意啟動曝氣機,以保持水中的溶解氧。

    繁殖的第一年生產200-300公斤。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1.習慣。

    黃鲶魚是一種淡水底棲魚類,白天喜歡棲息在水底,不常活動,夜間遊到水體的中上層覓食。 養殖黃鲶魚需要水質輕,溶氧高,適宜溫度為0°38。 黃鲶魚是一種溫和的肉食性魚類,喜歡吃小魚、小蝦、螺螄貽貝肉和人工配合飼料。

    2.苗木栽培。

    每畝(1畝=667平方公尺)的幼苗量為10 12萬,可用於水下池塘施肥,培育生物餌料,也可用於撒豆漿、花生餅或蛋黃。 養到3 4 cm大小後,在單獨的池塘中養殖,每畝340,000 只,養到 6 8 cm 大小後進入放養階段。

    3.成魚養殖。

    1)池塘主養殖。

    池塘面積3 8畝,水深公尺,每畝水面放養5000 10000尾黃鲶魚苗,當年可養尾重75 100克。

    2)池塘互養。

    每畝水面養殖500 1000尾黃鲶魚苗,碧源可生產35 60公斤商品魚。

    3)網箱飼養。

    每平方公尺可放養約500尾黃鲶魚苗,當年液塌陷可作為商品魚飼養。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1.池塘條件。

    對池塘的要求不高,釣過魚的人都知道,有些黃泥池塘可以釣到黃魚,所以池塘的面積可大可小,要看養殖數量和養殖密度,池塘的水最好是一公尺半深,如果池塘底部淤泥堆積太厚, 而底部最好使用泥沙混合的池塘底部,池塘要有排水口和灌溉口,或者沒有,但排水口必須有,然後水量必須足夠, 在放養魚種之前,整個池塘應進行兩周,首先要清理魚塘, 應對水質進行消毒,池塘內的生石灰和漂白粉可撒上生石灰和漂白粉,對水質進行初步處理,可起到消除某些病原菌的作用。

    2.種子放養。

    魚苗應提前放養,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瘦小魚的生長發育時間,最好在6月中旬之前,放養魚苗要選擇無病害且不損害魚苗,保證魚苗的整體成活率,一畝可放養12萬至15萬條/公頃。

    3.育種管理。

    1)前段時間,在覓食時,它的主要食物**還是靠捕食池塘裡的小生物和浮游動物為主,而當吃不飽黃魚的生長需要時,可以進行人工餵食,可以準備一些新鮮的餌料餵食,一日兩次。而且還要分配和掌握飼餵量,一般下午比早上餵食量多一倍,一周後可以餵食各種魚肉,為了提高營養品質,還可以新增一些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食物混合飼餵,以此類推,在飼料中長到五厘公尺,配上一些玉公尺和花椰菜等植物性蔬菜。

    2)每天早晚檢查一次,檢查水質、魚苗和食用度,清理多餘的和剩餘的餌料,然後根據水的汙染和透明度換水。

    3)秋末,需要準備越冬,過冬後水溫會降到10度以下,所以要做好保溫工作,同時對池塘內的水質進行消毒,同樣是用漂白粉消毒, 而在冬季,要做好池塘周邊的除雪、補水、防病等措施。

    4.黃鲶魚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夏季的7月和8月,因此我們可以每月對水進行消毒消毒,上半月每月餵食一次,噴灑時避免硫酸銅、敵百蟲等害蟲的影響,每兩周潑灑一次漂白粉可以起到抑制病害的作用, 一旦病情可以做,然後送去醫院。

相關回答
8個回答2024-07-13

黃硬骨魚。 主要食物是蝸牛、小魚、小蝦、水生昆蟲及其幼蟲、水生植物。 >>>More

10個回答2024-07-13

食材:黃骨魚。

700克,北方豆腐400克,小公尺辣椒3個,青蔥2個,大蒜15克,姜8克,胡椒5克,料酒。 >>>More

4個回答2024-07-13

如果要捕捉野生黃鰻,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1.尋找鰻魚洞穴:鰻魚洞穴通常光滑,呈圓形,通常離水面不遠,大多在水下幾厘公尺到十厘公尺之間。 您可以尋找鰻魚洞來定位釣魚點。 >>>More

15個回答2024-07-13

黃骨魚的體體沒有鱗片,肉質很絲滑,可以說是煮熟的魚肉在口中融化了,煮湯的營養價值很高,小朋友多喝這樣的魚湯是很不錯的,而且黃骨魚是一種非常稀有的魚, 與市面上買的那種魚不同,魚的鱗片肉質又老,這種魚的肉質非常光滑。 >>>More

9個回答2024-07-13

首先,農場的選擇。

選擇半光滑舌鰨養殖場很重要,最好選擇水源豐富、無汙染、水質好、水溫適宜、利用水文條件合適的地下井水。 室內溫室、工業化養殖保險係數較高,也可利用蝦塘、池塘進行室外養殖,使半光滑舌鰨直接攝取天然餌料,其生長速度也比較快,實驗表明,在蝦池放養半光滑舌鰨幼苗平均可長到450克,持續5個月, 可以看出,它的生長速度很快,戶外養殖,水位需要公尺,如果放養密度較大,可以人工誘餌。蝦池在池底周圍設計,挖出一條圓形的稻溝,更有利於舌底的越冬和夏季。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