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當有戰爭時,我們怎麼知道敵人有多少人?

發布 歷史 2024-07-20
1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行軍和戰鬥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對方和自己的實力。 在古代,力量最重要的表現是行軍的人數。

    但是古代偵察兵是怎麼知道對方軍隊的數量的呢? 如果只靠斥候來數,幾十萬大軍怎麼算?

    但是,如果按照行軍時隊伍的長度來計算,人數自然會根據隊形和安排而有所不同。 用這種方法計算部隊人數也會很麻煩。 顯然,這也不是乙個好的計算。

    那麼真的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計算部隊人數嗎? 在古代,戰爭規模巨集大,動不動就有數百萬軍隊,但真的有這麼多嗎? 你怎麼知道另一邊有多少人?

    在古代,戰爭是關於相互欺騙的。 乙個合格的將軍不會暴露他真正的實力。 這時,非常需要一種有效的計算部隊人數的方法。

    中國古代幅員遼闊,人煙稀少,很少發生巷戰。 兩軍的對峙,基本上都出現在了大荒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判斷對方的真實情況。

    退伍軍人可以根據出現的一些情況來判斷對方軍隊的實力。 而且,中國古代的人口不是很多,動不動就百萬大軍的局面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仔細想想,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人排成一列。

    軍隊要傳播多長時間?

    所以一般有四種方法可以判斷對方軍隊的人數:

    首先是看灶坑的痕跡和腳印。

    在古代,人們用爐子來劃分小隊,夥伴二字由此而來,人數可以根據這一站出現的火種數量大致估算。 也可以根據馬蹄印的數量和人類腳印來粗略估計。

    2.看看團隊走路時揚起的煙塵。

    在古代,行軍時會揚起大量的煙塵,有經驗的將領會根據煙塵的大小來判斷對手的人數,但這比較混亂,三國時期的張飛用馬尾巴系樹枝在地上揚起沙塵, 成功迷惑敵人,不戰而勝。

    3.看軍旗的數量和鼓手的數量。

    中國是第乙個使用旗鼓語言的國家,為了執行命令和禁令,使所有人都能服從命令,有必要在某個地方擁有相當數量的軍旗和鼓手。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在發生戰爭時全面部署軍隊的效果。 因此,根據一支軍隊的旗幟數量和鼓手的數量,判斷這支軍隊有多少人也是有效的。

    4.看糧草數量和供應規模。

    一般來說,軍隊在戰爭期間最多供應乙個月到兩個月。 如果看一下此時的糧草量和補給量,可以大致估計出駐紮在這個站的人數。

    然而,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軍隊都不可能在乙個地方紮營和休息。 他們會根據他們所保衛的防禦工事來劃分他們的軍隊,在平坦的地區人數更多,在無法提供危險條件和補給的地方人數較少。

    以上四種方法,都是在古代戰爭中了解對方軍隊的有效實用方法,你明白嗎?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首先是有一座烽火台,既能觀察敵人的情況,又能守衛防止敵人進攻,然後就可以將自己的精工滲透到敵人的內部,可以更準確的了解敵人的情況,最後還可以使用一些古老的儀器來判斷當地的部隊。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秦國商鞅改法後,評價乙個士兵的軍事功績的乙個重要參考是擊斃敵人的數量,戰場上陣亡的人越多,獲得的軍功就越高。 但戰場上的情況如此複雜,我們怎麼能確定乙個士兵的真實陣亡人數,不會有虛假報道?

    在戰國時期,計算敵人數量的主要方法是計算頭數或耳朵數,這聽起來有點殘忍,但在當時卻是最直接的證據。 但如果有些士兵貪功勞,也有可能從其他渠道得到頭或耳朵。 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制度保證讓士兵們不會對他們的軍事功績撒謊?

    我們以秦國為例,秦國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是因為軍功制度是乙個非常重要的保障。 當然,商鷹提倡法治,對軍事功績的審查也非常嚴格。 首先,在戰鬥結束時清理戰場時,會仔細清點敵人的屍體數量,然後與士兵們報告的軍功數量進行比較,只能統計兩者的數量相同。

    另外,秦軍也採用了在士兵中坐班的方法,你殺的敵人數量需要別人來證明,如果你報的軍功數量有問題,不僅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整個小隊也會被坐下。

    正是有了這樣的制度,秦國才保證了士兵的軍事功績是正確的,每個人都英勇地殺敵。

    當然,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一種是同乙個敵人被多人殺死。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集體功績,這是由幾個士兵分享的。 後來,士兵之間有了分工合作,有人負責前線殺敵,有人負責統計在後,分功分功,增加了團隊協作的力量。

    第二種情況是當敵人被另乙個職業殺死時。

    我們知道,古代戰場上有一種士兵,他們不與敵人直接接觸,他們是弓箭手。 弓箭手依靠弓箭遠距離攻擊敵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計算人頭數?

    計算弓箭手的軍事功績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用箭。 弓箭手使用的每把弓箭都有自己獨特的標記。 在清理戰場時,會統計被弓箭擊倒的敵人,並使用弓箭上的標記來確定哪個弓箭手的記錄來計算戰鬥成就。

    良好的制度保障,對於保持古代軍隊的戰鬥精神和團結,是相當重要的。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戰鬥結束後,剩下的一方可以收拾戰場,被擊敗的一方會匆忙撤退,遠遠地觀望,以確保。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在古代,斬首的次數盛行,當時的軍功制度是進步的制度,殺死的敵人數量達到一定數量,可以增加爵位的官員,但人們非常熱衷於斬首。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一開始是看士兵的頭去殺敵,後來有專人記錄士兵殺了多少人,然後根據情況進行獎勵,然後因為實在是很難記錄,也就是在全面勝利之後, 獎勵將根據團隊頒發。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戰爭結束後,會有專人打掃戰場,清點陣亡敵人人數。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因為古代的通訊手段沒有發達,戰場整體上比較混亂。 因此,士兵一般都是通過軍旗指揮的,如果需要傳達更複雜的指令,傳令兵需要一一通知將領,然後由將領指揮下屬。

    01、軍旗

    其實軍旗命令是最常見的指揮方式,就像我們平時在電視劇集裡看到的軍隊帶著大量的軍旗出戰一樣。 其實軍旗的種類很多,比如聯絡旗、喇叭旗、齒旗、將軍旗等,不同的軍旗自然會有不同的指揮和功能。

    例如,齒旗,齒旗是整個戰鬥團隊的核心,一般來說,齒旗所在的地方就是BOSS所在的地方,所以齒旗發出的命令是最高階的。 其餘的將領在看到牙旗的指示後,需要進一步指揮自己的統一下屬。 所以很多時候,雙方都喜歡在戰前互相打牙旗,一旦被打碎,就很容易打擊士氣,畢竟戰爭中毀掉牙旗一般就意味著老闆的犧牲。

    再比如旗子,旗的作用就是讓教練看清楚情況,旗子越受損,攻勢越強,然後其他陣營需要及時幫忙,避免一方被逼迫。

    因此,軍旗絕對是戰場上指揮的最重要的東西它會根據顏色、型別、擺動方式等給出不同的命令,以便及時調整士兵。

    02、先驅報

    當指揮旗不再能夠發出準確的命令時,傳令官需要出現。 他們需要準確找到各營的將領,傳達指揮官的意圖,如果傳令官出現,也意味著戰局發生了巨大變化,需要做出許多調整。

    所以總的來說,其實大多數情況下,需要臨時調動的戰場還是比較少的,部署基本都是戰前計畫好的。 戰場上的統帥一般是通過軍旗、鑼鼓、傳令官來實現的。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它主要依靠指揮官的一些命令,並通過烟花、鼓聲等方式進行控制。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古代打仗很多,很多都是打幾十萬人,指揮主要靠鑼,古時代,層層管理,直到十人一軍,才達到控制全軍的效果。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屬於等級指揮,即基層軍官只命令基層士兵。 因此,在古代,只要將軍死了,在敵人的追擊下,他的士兵就沒有戰鬥力。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首先,戰爭不是幫派鬥毆,你說的情況只會發生在城市巷斗中。 在野戰中,哪怕是夜間偷襲,士兵們也要以小隊的形式集結,組成乙個大方陣作戰,而不是孤軍奮戰,這樣軍隊就可以集兵打鼓。 不然,戚繼光將軍的鴛鴦陣有什麼用?

    你可以通過軍裝的款式和顏色來區分朋友和敵人,在晚上,當你說話時,你可以區分你和你的聲音。 和洋人打架的時候,看髮型和衣著就能直接認出來,漢人基本上都是把頭髮紮起來,衣服在左邊,洋人穿頭髮或者辮子,衣服在右邊。

    也有特殊的區分方法,比如西漢末年的紅眉軍,就是因為把眉毛染成紅色來區分敵友而得名。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在古代,也有童子軍班。 使用它們來找出敵人的情報。 然後是敵人在運動過程中揚起的灰塵和動作。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在古代,這是不可能的,就像在現代一樣。 看得遠,確定對手有多少部隊。 在古代,敵人只能根據敵人的腳印數量或行軍過程中產生的煙塵數量來區分敵人。

    還有軍旗的數量,也可以判斷對手的數量,最後,可以通過對手護送多少糧草來判斷對方有多少糧草。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第一種是基於腳印和火災的數量。 第二種是通過觀察遊行隊伍行進時捲起的灰塵來判斷。 三是以敵方鼓手數量和旗幟數量來判斷。 四是看敵軍糧草的多少來判斷。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在古代,如果想知道對手有多少人,往往會偵察對手經過的那一段路腳印、菸灰、穀物和草來判斷。

    古人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們只能選擇派人去檢查,也就是現代兵種中的偵察兵,用人力偵察敵人的軍事情況,對於很多古人來說,這是一件無奈的事情,因為他們沒有和我們一樣的科技條件,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派偵察兵來監視敵人, 但是敵人的軍事情報不是那麼容易窺探的,敵人故意洩露給你的情報很多,在真相的現實之下,如果沒有英明的指揮官,恐怕在軍事情報方面會有很大的損失。

    古兵們偵察了一下敵人的軍情,卻沒有乙個人頭慢慢數過來,他們採用的方式是,古兵行軍基本上是步行、紮營,一般乙個帳篷裡會有四五個人,這些斥候只要數了一下帳篷就能清楚的知道對面有多少人, 經驗豐富的偵察兵,一眼就能知道敵人的大致數量。他們通常還會檢視後勤,看看敵軍士兵用了多少鍋做飯,用了多少爐子做飯。 如果人數眾多,他們就會知道敵人來勢洶洶,部隊龐大,如果有經驗的偵察兵去調查,他們甚至會去看看有多少糧車隊。

    偵察兵還將偵察敵人停留的位置,並檢視射擊次數以很好地估計對手的數量。 有時它是根據馬蹄印的數量和人的腳印來判斷的。

    在古代,技術相對落後,但他們非常聰明。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在軍隊的野戰遭遇戰中,即使是現在,也無法準確計算對手有多少人和多少匹馬。 只是乙個近似的估計。

    所以一般看這4種型別:

    1.看看爐坑和腳印。 古人打仗、行軍、吃飯,在地上挖坑當爐坑。 因此,計算隕石坑的數量可以粗略估計敵人的數量。 之後,還有馬糞和腳印的數量。

    2.看看煙霧。 不用說,如果不看煙塵,張飛馬尾巴綁在地上跑的樹枝揚起的沙塵,怎麼可能迷惑敵人哈哈。

    3.看看軍旗和鼓手。 戰鬥開始前,雙方對峙,旗手展開旗幟,傳遞軍令,可以估計對方的敵人數量。

    4.糧食和物資的規模。 戰爭開始時,可以估計,一般是30或60天來補充敵人的糧草營的規模,可以通過檢測敵人的糧草營的規模來估計。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7-20

如果是普通士兵,最安全的就是有自衛工具的盾牌軍,最容易死的就是前面的步兵,衝鋒還真是慘不忍睹。

16個回答2024-07-20

在古代,戰鬥確實是用梯子打的,這種梯子叫做攻城梯,是專門為攻城而設計的,可以直接掛在城牆上,讓士兵通過爬梯子與敵人爭奪城牆。

5個回答2024-07-20

根據十二個地支,兩小時和一小時,以黃道十二宮為代表。

15個回答2024-07-20

誰的生日不記得了。 但父母的生日必須被記住。 >>>More

28個回答2024-07-20

風格是你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別人為你設定的。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