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農藥應該噴在稻田的葉子上,或者這些農藥應該直接倒在稻田的根部,或者可以使用一些固體農藥,然後慢慢釋放。 在稻田施用農藥時,不要在魚多的地方噴灑,以免讓魚誤吃。
-
噴灑農藥時,一定要選擇沒有魚的時候,只有這樣才不會傷害池塘裡的魚,也不會造成魚死亡。
-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農藥,效果不要太大,同時噴灑農藥時,一定要遠離養魚基地,然後還需要注意風向,然後一定要加水稀釋。
-
1、正確選擇高效低毒農藥 稻田魚蝦養殖施用農藥時,必須選擇高效、低毒、無殘留、無汙染的藥品。 目前,水稻種植使用的農藥品種很多,毒性較強的農藥不宜使用,如二苯硫磷、六己二。
6、不使用林丹、毒殺芬、滴滴涕、甘汞、硝酸汞、呋喃丹、五氯苯酚鈉、孔雀石綠等。 治療昆蟲時,可以選擇殺蟲劑、敵百蟲、銨亞硫等; 宜使用多菌靈、稻瘟病、葉蟬粉、井岡黴素等高效低毒農藥,不僅有利於稻公尺質量安全,而且對稻田生產的水產品質量安全也非常有利。 2、做好農藥施用準備工作 為減少農藥施用對稻田魚蝦的影響,施農前應將田間水適當加深至7 10厘公尺,或保持稻田邊緣水的微流水狀態,以降低農藥施用時稻田水中的藥物濃度。
如果水稻病害很嚴重,需要施用劇毒農藥,或者是水稻根系害蟲的需要,可以在施藥前降低田間水位,驅趕魚蝦到魚溝和魚信,繼續沖洗水對流,保持魚溝和魚信有足夠的溶解氧。 如果魚蝦數量大或大,無法容納魚溝和魚信,可以將魚轉移到其他水體或網箱進行臨時飼養,當水稻病蟲害得到控制後,再次注入新的水,然後將魚蝦放回原來的稻田進行養殖。
-
稻田養魚需要充足穩定的水源才能養好魚。 建議在稻田養殖草魚。 鯉魚。
水稻管理需要人工操作。 農藥施肥對漁業有一定的影響。 我們這裡稻田裡之所以沒有養魚,就是因為這裡太熱了,其他的細心管理不好。
稻田養魚要以水稻為主,同時進行養魚,以達到水稻增產和收穫魚的目的。 草魚是水田的主要魚類養殖,部分鯉魚和尼羅羅非魚應因地制宜。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也是典型的雜食性魚類,當有合適的動物性食物時,先吃動物,再吃飼料,主要是高等水生植物。
稻田中常見的雜草有幾十種,其中黑藻、苦草、小藻、草、雪野菜、澀草、淺蘆、草、水淹陸生高等植物的莖葉是草魚最喜歡的天然餌料。 但是,當沒有喜食的草料時,可以食用其他水生植物。 這被稱為強制飼餵草料。
此外,市售草魚也非常開心。 幼苗期完全以動物飼料為生,長約1厘公尺的幼苗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和小型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到達河花魚種時逐漸轉為草食性。 腸道中的主要食物成分約佔水生植物的50%,約佔水生動物和昆蟲的40%。
以紅蟲(結皮)為食的夏花草魚生長迅速,日增重率約14%,浮萍約8%,豆餅最慢,為5%。 久而久之,草魚生長,雜草生長,被草魚吃掉,除草往往很徹底。 每平方公尺放2條草魚可以控制雜草的生長,因此無需人工除草和餵食。
**草魚率達90%以上,畝產量小於40公斤,草魚成活率和畝產高於其他魚類。 稻田裡的草魚不容易生病。 水稻養魚對養殖魚類防疫具有重要意義。
稻田環境為草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草魚在稻田透明淺水層中吃豐富新鮮的餌料,水稻吸收肥料,淨化水質,向稻田注水更新水質,有機質含量低,溶氧相對穩定。 魚的密度比較小,草魚生活在這種自然環境中,所以體質強壯,肉質鮮! 在無汙染的稻田裡養魚,不僅能創造好稻穀的豐收,而且能充分利用稻田的水域面積、害蟲、蟲害等進行養魚。
水稻田全部肺能綜合利用,在發展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可使用高效低毒農藥,現有活餌生物也可在人工協同飼料、生物防蟲等條件下生產優質無公害魚類。
-
總原則是“基肥、追肥補充、農舍肥、少化肥”。 雖然農用肥料和化肥對魚類的毒性不大,但高溫施肥時水質的惡化必然會影響魚類的生長。 因此,一般的方法是先施用足底肥,幾天後再放苗,當需要追肥時,澆水量要充足,保持水層15厘公尺深,同時,每次施肥不能太多,要掌握在一定量以內。
如果你確實需要施用大量的肥料,你需要將魚引導到溝渠或其他安全的地方,以便在水質改善時將其帶回來。
-
1、施肥技術:不宜將肥料灑在魚群集中的地方,如魚坑、魚溝等,以免誤入魚群。
-
<>稻田裡放養的鯉魚襪,由於個體小,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擊,產量低,所以防除捕食者非常重要。
1)水蜈蚣,主要以魚類為食。在魚種放養前1個月,每畝施用60公斤茶糠,以殺死水蜈蚣。 如果在放生期間發現蛀水蟲,可以將鯽魚和水蜈蚣一起撈入網箱,並可撒上適量的煤油,使水蜈蚣接觸煤油後窒息而死。
2)虎紋蛙,吞食鯽魚和魚飼料。在魚苗放養前半個月,每畝應施用20公斤石灰,以殺死所有虎蛙蝌蚪。
3)水蛇,吞噬鯽魚。它可以被捕蛇器、竹籠捕捉,也可以在炎熱潮濕的夜晚人工殺死,而水蛇則在淺水中冷卻和覓食。
4)海龜,吞食鯽魚。每100立方公尺稻田用水50-60克結晶三百蟲,藥溶於適量水中後全田撒用,防治效果理想。
5)靛藍湖,一種藍藻,這種藻類由於膠體膜,鯽魚攝入後無法消化,而這種藻類死亡後,沉入溝底分解產生有毒物質,會使魚死亡。每立方公尺稻田水可用克硫酸銅溶液覆蓋在魚溝中,用適量水殺滅靛藍。
-
水稻和魚類養殖技術要點:
1、稻田養魚的放養種類適於草食性、雜食性魚類,如草魚、鯉魚、鯽魚、羅非魚等。 鱅魚可以放養,但不應放養鯛魚。
2、稻魚輪作、投喂投喂,可生產100 120尾草魚魚種、150 200尾鯽魚、30 50尾鰱魚、10 20尾鱅魚/畝、200 250公斤/畝。 放養時間宜提早,單季稻田魚或稻魚連作食用魚應在插秧還綠後放養。 稻魚輪作可用於在水稻收穫後立即灌溉魚,並在第二年移栽水稻之前捕魚。
3、水田魚類施肥主要是農舍肥和基肥。 化肥的使用應控制在安全濃度,以免直接灑入魚溝,也可在半田半田輪作施用。
4、施用農藥前,應疏浚魚溝,加深水位。 乳化農藥露水乾燥後噴灑,粉劑噴灑露水,減少藥品落入水中的量。 也可以在半田半田中輪流噴灑。 如果您發現魚不舒服,請立即將其裝滿新水。
稻田養魚的好處
在稻田養魚可以促進水稻生產。 水稻和魚類養殖是一種內涵擴張再生產,是對國土資源的再利用,無需額外占用耕地即可生產水產品。 當地經驗表明,發展稻田養魚不僅不會影響水稻產量,反而會促進水稻產量的增加。
養魚的稻田一般可以提高水稻產量5-10%,更高的產量可以提高14-24%。
水稻養魚可以為社會增加水產品,豐富人們的“菜籃子”。 近年來,在江蘇、四川、貴州等地,稻魚養殖已成為當地水產養殖的主要方式之一。
稻田養魚可以實現市場均衡,對穩定水產品、穩定市場、滿足“菜籃子”需求、改善人們飲食結構等具有重要作用。 特別是在一些水資源匱乏、交通堵塞的地區,稻養水稻養魚業的發展、本地生產、本地銷售,有效解決了這些地區長期存在的“吃魚難”問題。
-
因為稻田比較大,水比較多,噴灑農藥的時候,大部分農藥都噴在稻葉上,漏出的農藥會被稻田裡的水稀釋,再下雨的時候會稀釋得更多,微量的農藥肯定是有毒的, 但不會有明顯的中毒反應,也達不到中毒標準,所以沒關係。
-
農藥的選擇講究,選用高效廣譜生物製劑和魚類無害農藥的殺蟲劑。
-
絕對不是,稻田裡有水,魚里有水,農藥被水中和了! 所以它一點毒都沒有。
-
這取決於它是什麼型別的殺蟲劑以及它被稀釋到什麼程度。 說明書中註明了是否對魚類有毒。
-
既然我們知道魚是在稻田裡養的,那麼在農藥的選擇上,農民肯定會選擇對魚無毒或毒性極低的農藥,否則就不需要養了。
在使用無毒低毒農藥的條件下,即使魚會吸收一些農藥進入體內,這些農藥也不會停留在魚體內,而是會有所降解。 因此,只要保證合理用藥,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魚體內就不會有太多農藥殘留。
其實水稻養魚也有防蟲的功能,畢竟魚也會吃蟲子,所以稻田裡的蟲害會比沒有魚的少,從而減少農藥的使用。
-
1、稻田工程施工;
2、養殖品種的選擇、魚種的放養規格、放養量的確定等;
3、水質調控與管理;
4、科學的飼餵管理;
5.日常管理。
水稻和魚類養殖應以水稻為基礎,同時考慮到魚類養殖。 這一指導思想是以稻魚共生理論為基礎,利用人工新的稻魚共生關係,將原有的稻田生態向更有利的方向轉變,從而達到增加稻公尺產量和魚類豐收的目的。 根據促進水稻生產和養魚的指導思想,我們認為稻田應以草魚(50%-70%)為主要養魚,因地制宜養殖部分鯉魚和尼羅羅非魚。
-
要解決衛生、環境、水質、飼料、地理位置等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對農民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在稻田裡養魚時一定要注意這方面。
-
水的深度,稻田的型別,魚的種類,魚吃的食物,水的溫度,空氣,光照時間。
-
水稻養魚應解決稻田水質、稻田水深、魚種、光照、溫度等問題。
莊稼在夏天有高溫病蟲害,但夏天也是雨季,下雨的時候,那些病蟲害就比較猖獗,但對於農民和朋友來說,下雨的時候,他們不能用農藥,眼裡看,心裡焦急。 >>>More
化學除草劑的共同特點是高溫下對雜草作用強,低溫下對雜草作用弱。 因此,早稻田移栽後15天左右施用除草劑,中晚稻田移栽後4-6天施用除草劑。 申請方法: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