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國外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感受是什麼?

發布 社會 2024-07-23
19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在伊拉克的夏天,室外溫度高達50公尺,我們的工人兄弟每天要在烈日下在戶外工作10個小時。 可以說大家都不容易,白天辛苦工作,出於安全問題,下班後只能呆在專案裡,不准出門,最重要的是離家出走,拋棄妻子,有的工友為了多掙錢,一兩年不回家。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孤身一人身在異國他鄉,如同鄉,每逢節日都要思念親人! 語言和習慣有很大的不同。 建築工地上的事情本質上是複雜和危險的。

    我不在國外,但我在建築工地上。 我能感受到同事們的生活條件。 願遠在異國他鄉的親戚早日與熱炕過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生活是相對自由的,獨處意味著我是自由的,沒有妻子和父母的控制,我可以為所欲為。 但與此同時,你也要忍受孤獨的痛苦,需要有人陪伴,需要有人傾訴,需要有人傾訴。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我在沙地阿拉伯北部的乙個城市做了乙個專案,三年可以說,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艱難的三年,我很遺憾沒有聽同事的話來這裡工作。 當時,我想賺更多的錢,但到了這裡,卻發現工資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高,但是我所經歷的一切,讓我一開始就後悔了。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工作還是很有成就感的,畢竟在國外工作,沒有太多的分心,生活中很多瑣碎的事情也不用擔心。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獨自在異國他鄉工作,悲傷多於快樂。 人是情感動物,沒有親情、友情、愛情的滋養,生活是沒有意思的。 所以,盡量不要為了追求高薪工作而放棄與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在國外,基本上沒有社互動動,除了一些工作夥伴,基本上很難交到其他朋友。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我在南韓做翻譯,其實作為翻譯壓力很大,什麼都需要翻譯解決,從吃飯買雜貨到專案驗收,凡事都必須有翻譯在場。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我傻傻地告訴別人我來自中國,我以為他們會歡迎我,哪怕是最不禮貌的。 可沒想到他們就這樣砰的一聲走開了,如此冷漠,如此冷漠,以至於我的背上冒出了冷汗。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幾乎所有在國外的中國人都從中國帶來大公尺,而我所看到的,無論是剛到國外還是呆了十幾二十年,都還習慣吃公尺飯。 半生不熟的外語+正宗中國文化的中文,比外語流利但對漢字甚至漢字一無所知的人更能贏得西方人的興趣。 在西方人眼裡,是被對方的魅力所吸引,而不是對方的實力或衣著,包括自己帥不帥都不是重點。

    國內新聞看了很多**,年齡相差20歲以上的男女也可以在一起,漢族人在外面,挺直腰肢的時候,有時候要狠心,但要贏得別人的尊重。 永遠不要把西方的警察當成哥哥或叔叔,也不要以為西方的警察是多麼公正。

    雖然不可能用棍子殺人,但大多數西方警察在執法時都會有很強的民族色彩,偏袒自己的人民。

    這正好與中國相反,外國人在中國的地位太高了,我們不禁感嘆西方流氓比中國更專業。

    他們都穿著西裝,玩得不好,弱了就等著被欺負,中國人。

    chinese.

    其實,說你是國外的漢唐人,比說你是中國人要好。

    在大多數西方人眼中,中國是乙個普通人連電視都買不起的國家。

    所以,要做好心理打擊的準備!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感覺很簡單,與其說是國內的一家公司,不如說是一座宮殿。 立足比努力更重要,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另外,我寧願吃麥當勞,也不願吃中式外賣。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在日本工作了三年,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懂! 外賣食品的無現金支付使他們離開了幾條街道。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當我回來時,我發現我變得愚蠢了。 在國外這幾年,我養成了凡事按流程、按規矩辦事的習慣,遇到問題先溝通,先講道理。 我幾乎忘記了所有關於國內的布景。

    回國後,我傻到想在工作中走一遍流程,講道理。 然後,他被拉下了馬。 ‍‍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從幫忙把門,到互相打招呼,再到禮貌地駁回別人的意見,你什麼都學不到。 為什麼年輕員工不應該批評年長的員工,為什麼領導者應該擺出一副優越的姿態? 我不了解某個國家、某個習俗或某個領域,但我似乎是乙個說真話的專家,這是無可爭辯的。 ‍‍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在國外呆了10年,回到國內後無法接受的是,很多工作資料、結論、表達方式都極為水汪汪,凡事都要高層次,而不是普通的化妝。 公司領導和員工之間的關係簡直就是乙個可以畫的餡餅,乙個餡餅可以騙人,根本就沒有規矩。

    完全沒有私隱。 領導和同事應新增VX以方便聯絡; 父母的處境,婚姻和戀愛的處境,根本無法隱瞞,各種問題都必須得到解答。 加班沒有效率,平時是等領導,等匯報,等開會,......在中間度過。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有很多熟悉的地方,也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 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但你擔心衛生問題。 離家近,看望父母很方便。

    你經常可以和你以前的同學和朋友互動。 在工作中與同事的交流也更加自然和隨意,畢竟是母語和文化。 我不習慣的是,車子不讓人,甚至不慢,到處都是喇叭聲,讓人很煩躁。

    排隊不容易,總會有人有意無意地粘著你,這很煩人。 很難與大自然接觸,都是人造建築,沒有舒適旅行的地方,到處都是人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最令人不安的是,到處都是人群沒有規則。 相比之下,空氣食品安全似乎並不那麼煩人。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我自己在美國才工作了半年,現在在中國深圳的一家國企工作,主要做國際業務,我個人覺得有幾個方面。 老練的人:哪裡有人,哪裡就有江湖,接觸多少人、練人多少,就看你想往上爬多少,看你想要的資源的激烈競爭,與國內外關係不大。

    工作強度:要看你想往上爬多少,有沒有平台讓你高強度地工作。 工作原理:

    它更規範、更先進、更高效。 向上之路:如果不是創業公司,國外的向上之路比較規範,有一種“熬夜多年”的感覺,當然也可以說“生涯規劃更清晰”。

    工作不是穿衣吃飯,除非遇到顧客,我喜歡自己做中餐,我喜歡穿休閒裝。 ‍‍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雙方已經合作了很多年。 工作都與金融和法律有關,乙個在紐約,乙個在上海,都是行業領導者。 如果你覺得如果回國去國有企業,你會覺得自己很傻,對人不對,重大專案都是要完成政治任務,投資決策跟著領導去訪國。

    總之,非常鬱悶。 當你去一家外國公司時,你會覺得中國的外國公司是中西結合,不會少打架的人,也會有很多加班。 最後,我發現國內肯定有創業的機會。

    這是國外的打工,你說是的,反正我們的工作是,資源掌握在白人手中,如果你有想法,沒有人投票給你。 在中國,情況完全不同。 ‍‍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感覺是社交的,它很重要。 有乙個航點。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7-23

是的,但中文專業通常是教學性的。 這個類別有點像我們的小漢語。 >>>More

16個回答2024-07-23

因為他在非洲的生活水平比中國低,所以他的生活費用也比較低,而且與家政工作相比,在非洲工作的人待遇更好,可以獲得客觀的收入。

11個回答2024-07-23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 人們常在重陽節登山,故又稱“公升天節”。 這可以從唐代詩人的大量公升遷詩中得到驗證。 >>>More

10個回答2024-07-23

中國境內無犯罪記錄證明,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

14個回答2024-07-23

因為中國人的生活大多被工作佔據了,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好像他們活著是為了工作,這是非常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