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溫度和壓力是什麼關係?

發布 科學 2024-07-10
1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熱效應是指材料系統僅在物理或化學等溫過程中做膨脹功時吸收或釋放的熱量。 根據反應性質的不同,分為燃燒熱、生成熱、中和熱、溶解熱等。 在這種情況下,熱效應是指燃燒熱,也可以稱為形成熱。

    第 1 代的熱量化合物的生成熱:由穩定元素合成產生的1mol化合物的恆壓反應的熱效應稱為化合物的生成熱,也稱為生成焓。

    在所有溫度下,最穩定元素的焓被指定為零,因此由穩定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反應的焓變是化合物的相對焓 - 生成熱。 為了進行統一的計算和比較,經常使用標準生成熱,即在指定溫度下,在101325Pa時,由穩定元素形成1mol化合物時的反應熱,即化合物在此溫度下的標準生成熱,用符號表示。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習慣上使用 25 o c 處的數值,用符號 表示。 它有時也直接用於表示 25oC 時的標準發熱。

    2.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化學反應在恆溫恆壓下的熱效應等於產物的生成熱之和減去反應物的生成熱之和,即

    產物 — 反應物。

    或產物反應物。

    燃燒熱。 1 mol 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完全燃燒時的熱效應稱為該物質的燃燒熱。 所謂完全燃燒,是指產物處於穩定的聚集狀態,如C變成CO2(G),H變成H2O(L),S變成SO2(G),N變成N2(G),Cl變成HCl水溶液等。

    物質的燃燒熱可以在熱力學手冊中找到,大多數手冊都列出了物質在25°C和101325 pa以下的燃燒熱,稱為物質的標準燃燒熱,用表示。

    反應熱也可以從燃燒熱中計算出來

    反應物 — 產物。

    由於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硫的狀態不明確,因此無法判斷。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熱效應是指產生的熱量。

    溫度和壓力相同,但硫的狀態沒有解釋,因此無法判斷,因此選擇了D。 無論是在空氣中還是在氧氣中都沒關係。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熱效應是反應熱的意思。

    所有的化學反應實際上都是原子或原子團簇的重排和組合,在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過程中都會有能量變化,這就是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熱效應等於系統焓的增量,用符號 h 表示。 負值表示該過程是放熱的。 h值越低,反應釋放的熱量越多,h值越高,反應釋放的熱量越少。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32克硫的總能量相等,因為硫在純氧中完全燃燒會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而硫磺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火焰是淡淡的藍色,所以硫磺在純氧中發光比在空氣中消耗更多的能量, 所以硫在純氧中反應釋放的熱量比在空氣中少,δH的絕對值1小於δH的絕對值2,即δH1>δH2選擇b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理想情況下,溫度和壓力是相關的。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 p 是壓力,t 是溫度。

    從等式可以看出,壓力與溫度成正比,溫度越低,壓力越小,壓力越高,溫度越高。

    壓力和溫度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相同體積下溫度越高,壓力越大; 不能說壓力與物體之間狀態的轉換之間存在關係。

    如果在密閉空間中,液態水吸收熱量並汽化,則在變成蒸汽的過程中壓力增加; 在敞開的容器中,液態水被加熱並冷凝成固體冰,壓力保持不變,但體積增加。

    簡單地說,水蒸氣和冰沒有可比性,它們所在的空間是相關的,在密閉容器的情況下,水蒸氣放熱並凝結成冰,容器中的壓力降低,反之亦然。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在大氣壓內,壓力與溫度有關。

    影響大氣壓力的因素。

    溫度:溫度越高,空氣分子的運動越強,壓力越大。

    密度:密度越高,空氣質素越好,單位體積壓力越大。

    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壓力越小。

    液體的壓力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與液體的歷史質量無關。

    液體壓力是由重力和流動性引起的。

    影響液體壓力的因素:深度,液體的密度(與容器的形狀,液體的質量體積無關)。

    增加壓力的方法有:在力面積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相同壓力下減小力面。 降低壓力的方法有:在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壓力,或在壓力不相同的情況下增加力面積。

    壓力與力和力面積的關係為:

    其中:p代表壓力; f代表垂直力(壓力); s 表示受力區域;

    根據上述公式,可以推導出以下公式:

    該公式用於計算液體的壓力,其中 p 表示壓力; 表示液體的密度; g 在數值上等於重力加速度; h 表示液體的深度。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選擇 A 和 C 源自標題:相同體積的 Co 和 O2 在相同溫度和壓力下含有相同數量的分子,即物質量相同,並且均為 1。

    2co+o2=2co2

    A 參與反應的 Co 和 O2 的體積比為 2 比 1

    正確,b 形成的 CO2 分子量是原始氣體分子數的三分之二。

    錯誤,因為原始氣體是1:1,並且還剩下1 2個氧氣,因此,產生的CO2是1,即原始氣體總量的1 2

    c 反應後氣體的體積是原來的四分之三。

    沒錯,因為原來有2個,最後產生二氧化碳1,剩下氧氣1個2,所以反應後氣體的體積是原來的四分之三)。

    反應後氣體中C和O原子數的比值為一比二。

    錯誤,反應前後的原子數不變 c:o=1:3)。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答案是a,c; 產生的CO2分子數是原始氣體分子數的二分之一; 反應後氣體中C和O原子數的比值為一比三。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同一種氣體分子數相同,2CO+O2=2CO2 在反應式中,2CO和1 O2反應,答案是A。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氣壓與溫度的關係。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其他因素,溫度越高,氣壓越低,因為溫度越高,靠近地面的空氣被加熱膨脹上公升,導致空氣密度降低,氣壓降低。 相反,氣壓上公升。 如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例如,氣壓隨著海平面的公升高而降低。

    公式可用 p= rt

    P是氣體的絕對壓力(Pa),T是氣體的溫度(K),R是氣體常數(R=287J(kg*K)用於乾燥空氣),是氣體的密度(kg m 3)。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浩瀚宇宙中最強大的恆星內溫度和壓力之間的關係。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PV t=r(常數)。

    溫度和壓力的增加是在體積v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建立的。 在p不變的前提下,體積也隨著溫度的公升高而變大。 如果 t 和 v 不成比例地大,那麼 p 可能會變大變小。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溫度是微觀粒子動能的表示,壓力是微觀粒子在壁上的脈衝的時間平均值

    p=2/3*n*e

    e=3/2*kt

    對於液體和固體,壓力與溫度無關。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對於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p t = 等容變化中的恆定量。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增加壓力(increase pressure)的方法是衝入氣體或減少體積。 只要這三者中的乙個發生變化,那麼必然會引起其他兩個純度的變化,這是乙個走向平衡,最終達到平衡的過程。

    隨著溫度的公升高,氣體的體積增加; 溫度降低,氣體體積減小。

    壓力增加,氣體體積減小; 降低壓力並增加高空氣褲的身體體積。

    兩者相互影響,無法確定哪個因素更有效。

    理想氣體滿足以下等式:PV=NRT,但需要特定的溫度和壓力。

    n 是氣體的物質量。

    r 是理想氣體常數。

    T是氣體的溫度,P是氣體的壓力,V是氣體的體積。

    根據您在大氣中的條件(恆壓),如果體積變大並且壓力仍然增加,那麼體積肯定會變大。

    如果體積和溫度同時公升高,那麼仍然很難判斷壓力的變化,也無法判斷體積是更強的因子還是更強的溫度因子。

相關回答
11個回答2024-07-10

理想氣體滿足:

pv=nrt >>>More

6個回答2024-07-10

鎳金屬相對原子質量:; 大約是銀白色、堅硬、延展性和鐵磁性金屬元素,它經過高度拋光和耐腐蝕,並導電和導熱。 在室溫下,鎳在潮濕空氣表面形成緻密的氧化膜,既能防止進一步氧化,又能抵抗鹼和鹽溶液的腐蝕。 >>>More

11個回答2024-07-10

1.液體壓力產生的原因在於重力對液體的作用。 如果液體失重,則根本沒有壓力。 >>>More

4個回答2024-07-10

壓力與溫度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16個回答2024-07-10

45號鋼的淬火溫度約為820-840度,根據具體部位進行調整,回火溫度根據技術要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