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樹節的由來: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陽、漢安、裴伊犁等林業學者於1915年設立,時間最初定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植樹節改為3月12日。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議下,第五屆全國人民粗鏈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
植樹節口號:
大力植樹造林,禁止亂伐。
多一片綠葉,多一色,多乙份溫暖。
珍惜綠色,珍惜我們共同的家園。
樹木一一種植,綠樹成蔭。
請點選輸入描述。
-
植樹節的由來: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其實這一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 這一天被確定為植樹節,首先是考慮到植樹的季節; 二是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倡導植樹造林的成就。
孫中山博士從小就喜歡植樹,他的故居裡還生長著一棵有100年歷史的檀香山刺山柑樹。 1883年,年僅18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於成熟了。
孫中山也是近代中國第乙個大力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在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檔案《商力洪章書》中,他提出,中國要想強大,就必須“急促農業,重視樹藝”。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博士提出了在華北和華中地區大規模植樹造林的計畫。 1924年,他在廣州的一次演講中強調,防止洪旱的根本途徑是繼續植樹造林,並創造大規模的森林。
此外,在許多書籍和講座中,他反覆強調森林砍伐的危險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並親自植樹造林。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中國於1915年7月30日首次規定清明節為每年的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決定將孫中山逝世之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以紀念孫中山倡導植樹造林的成就。
植樹節]。
中國: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
日本:每年春天都會舉行植樹節和綠色周。 綠化周包括街道綠化日、屋旁綠化日、工廠綠化日、荒山綠化日、學校綠化日、綠化樹木保護日等。
朝鮮:自 1971 年以來,植樹節一直以 4 月 6 日、4 月和 10 月為植樹月。
印度:每年七月的第一周慶祝全國植樹節。
斯里蘭卡:自 1977 年以來,每年的 9 月 17 日都是植樹節。
泰國:每年的12月4日是植樹節。
菲律賓:植樹節在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慶祝。
約旦:1月15日是植樹節。
巴勒斯坦:1月6日是植樹節。
埃及:每年9月至11月慶祝植樹節。
美國:植樹節在各大洲舉行,但由於當地氣候差異,全國沒有統一的日期。
墨西哥:植樹節在6月至9月的雨季慶祝。
哥倫比亞:每年的10月12日是植樹節。
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併於每年 6 月 21 日舉行。
法國:3月是官方的綠色月份,3月31日是植樹日。
英國:每年 11 月 6 日至 12 日舉行全國植樹周。
瑞典:每年三月舉行森林周。
讓我們先寫一下:植樹造林是新林或更新林的生產活動,是耕種森林的基本組成部分。 如果種植面積大,將來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環境,則稱為植樹造林。 >>>More
我們生活在同乙個地球上,共享同乙個世界。 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在強大的災難面前,我們人類顯得那麼的無助和渺小。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