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為了學習》、《教師曠工》、《指環之書》等文章。

發布 教育 2024-07-14
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讀《為了學習》有一種感覺。

    昨天我讀了清代作家彭端姝寫的一篇文學散文——《為了學習》。 通過兩位僧人去海南的故事,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向我們解釋“沒有什麼難做的,只要你願意攀登”。 當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時,我想到了真實的社會,我覺得彭端書的語言極富哲理,他所闡述的事實,完全是當今社會的乙個縮影。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世間有困難,求難容易,難者容易;如果你不這樣做,這很容易,也很難。 人們容易學習嗎?

    如果你學會了它,對於那些同樣困難的人來說,這將是困難的。 那些不學習的人很容易學習。 “文章說得很對,世界上有沒有一件簡單易行的事情?

    不,就像作者說的:只要你去做,難的事情就會更容易; 如果你不這樣做,簡單的就會很困難,就像文中的兩個和尚一樣; 乙個富有的和尚有錢但沒有野心,而乙個貧窮的和尚有窮但有野心和信心。 通過這兩種方式,他達到了自己的最終目標,以至於最終“富人不能來,窮人不來”。

    通過兩位僧侶的故事,我終於明白了那些有心求成的人的作風。 人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人人都能成功,這是真的嗎? 從古至今,每個幹部都立志和宣稱要當乙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幹部,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他們登上官職後,無所不為,徜法行賄,最終給國家和人民造成損失,連正直都做不了正直的人。 因為他們只是有空洞的野心,不付諸行動,所以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比如我身邊有一些同學,他們的父母為他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但是他們呢?

    可是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看到這些好條件,我就不認真學習,而是整天開心地玩。 不是他們沒有野心,只是滿足於現實情況,所以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行為。

    人們常說“乙個來自貧困家庭的天才”。 由此可見,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像窮僧一樣,有所作為。 否則,將一事無成。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大多是古代家的座右銘,濃縮了作者一生的人生經歷、人生經歷和學術思想等,不僅他的子孫後代從中受益匪淺,也從今天的閱讀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世譽為“智慧的化身”,他的《誡命書》也可謂是充滿智慧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著。 文章短小精悍,闡述了修身修身、學識生的深刻道理,讀起來發人深省。

    《誡命書》是一篇關於修身定志的著名文章,其文字短促長短,簡明扼要,主要目的是勸誡兒子勤奮學習,修身養性從冷漠和安寧中努力,而最忌諱的荒誕險惡。

    關於“非冷漠和沒有野心,非平靜和深遠”。 ”

    沒有冷漠就沒有野心,沒有安寧就沒有深遠的野心。 從諸葛亮54歲時寫的《誡命書》到他8歲的兒子諸葛戰。 這不僅是對諸葛亮人生經歷的總結,也是對兒子的要求。

    諸葛亮在這裡運用了“雙重否定”的句法結構,用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達了自己對兒子的教誨和無限期盼。 用現代的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心,就沒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從容安樂地學習,就不可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用《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法則”,強調了他想要表達的“對明晰的野心、寧靜和深遠的漠不關心”。 這是乙個哲學陳述。 這與“想拿就得先走”和“要達到目的就要先走彎路”的原則是一樣的,而現在的“冷漠”和“安靜”追求安靜,不是因為你什麼都不想做,而是通過學習“明志”, 要樹立遠大志,時機成熟,才能“走得更遠”,做個轟轟烈烈的事業。

    “冷漠”是古代道家思想,“老子”曾說過“安寧上乘,勝利不美”。 後世一直繼承和欣賞這種“靜安安寧”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靜,煙景淡”。他體現了作者長期而廣闊的境界,即不分心,專心自在,不侷限於眼前的得失。

相關回答
8個回答2024-07-14

您可以轉行,並且需要獲得金融分析師認證。

13個回答2024-07-14

目前,速記在很多地方都有使用,比如法庭聽證的書記員、公安局的預審等。 此外,電視、網際網絡等也被廣泛使用。 各黨政機關會議、各級人大政協,甚至各大公司,也都在使用亞威中文速記員進行記錄。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