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油性真的是一種疾病嗎,清潔耳朵要注意什麼?

發布 健康 2024-08-03
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是的,我們清潔耳朵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棉球掉進耳朵裡,或者把耳勺撬得太用力,拉扯耳朵內側。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這種情況不是疾病,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導致外耳道耵聹分泌物的特徵不同,這無需擔心,也不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 如果分泌物過多,可以定期去醫院清理,平時可以拿棉籤輕輕擦拭,如果比較粘稠,也可以用3%的碳酸氫鈉,也叫耵聹水浸泡,或者用3%的雙氧水清洗,浸泡軟後,也可以拿棉籤輕輕擦拭。 對於結的硬塊可能不是很好清洗,如果容易損傷耳道或骨膜,建議去醫院讓醫生開的耵聹水浸泡2-3天,浸泡後再在醫院清理。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必須注意的是,飲食一定要清淡,然後避免吃生冷的食物,一定要注意保暖,平時一定要避免用棉籤清潔。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耳垢,醫學名稱為cerurumen,由外耳道中的耵聹分泌。 通常人們的耵聹是乾燥的淡黃色碎屑或片狀,但也有一些人,耵聹腺排洩出一種深黃色或棕黃色的油狀粘稠物質,在乾燥之前已經在外耳道中積聚,有的甚至從耳朵流出,或凝結成團塊,稱為“油性耳”。

    有人說“油性耳”是可以治癒的,也有人說“油性耳”有更好的抗感染功能,但實際上不管是乾性還是油性耳垢,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乾性耵聹和油性耵聹。

    “油性耳”與遺傳等因素有關,一般不需要治療,不會感染他人,也不需要**。 “油性耳朵”的發生與種族和民族有關,有文章認為蝦夷佔100%,白人和白種人佔90%。 蒙古族佔20%,日本族佔20%以下,漢族在中國的發病率最低,為5%-7%。

    耳垢具有殺菌、抑制真菌生長、保護外耳道**、粘附灰塵和昆蟲、防止異物直接侵入耳膜等功能。 不管是幹模耳還是“油性耳”,如果沒有不舒服的症狀,不建議自己拔耳朵,因為正常情況下,耵聹會隨著下頜關節的運動而自行排出體外。 對於那些特別堅硬的耵聹,我們可以使用軟化耳垢的滴耳液浸泡 3 天後再清理。

    對於耵聹分泌強烈或分泌受阻者,建議定期到醫院清理。 溫文松.

  5.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1.注意保持耳朵清潔,防止鼓膜外傷,未癒合或陳舊穿孔者請勿游泳,洗澡游泳時避免汙水進入耳朵。

    2.不要用力摳耳朵和鼻子,擤鼻涕時不要用力過猛。

    3、注意咽鼓管周圍器官的預防和及時發炎,如鼻炎、鼻咽炎、咽炎、扁桃體炎等,避免這些部位的細菌擴散到咽鼓管。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8-03

1.使用棉籤:很多人喜歡用手摳耳朵,其實這樣做很容易傷到耳朵,一般建議用棉籤摳耳朵。 首先,將棉籤頭拖到蓬鬆,以免因為棉籤纏繞得很緊而劃傷耳道,然後用棉籤沿外耳道畫乙個圓圈旋轉,需要注意輕輕揉搓,深度不要超過1厘公尺。 >>>More

19個回答2024-08-03

油性耳是指油性耵聹。 耵聹是耳道上皮脫屑,加上下面分泌的油狀物質以及進入的灰塵和汙垢,形成耳垢。 **乾性**,油性**,對於油性**的人來說,耳垢容易出油。 >>>More

8個回答2024-08-03

是的,就跟著樓上的人走吧,我就不多說了。

13個回答2024-08-03

您好,油性耳朵在醫學上被稱為“脂性耳”,也稱為“油性耳朵”,並且有家族遺傳傾向。 耳朵有兩種,麩皮耳朵和油性耳朵,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油性耳朵沒有問題,屬於正常生理型別。

7個回答2024-08-03

關於我所知道的和我查過的,我就說兩句話,因為以下內容主要是**維基百科和一些科普文章,所以可能會有差異,如果有問題請更正。 具體人類是否想撿耳垢,應該單獨看,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中國溼耳垢約佔人口的4%-7%。 然而,大洋洲有60%-70%的土著人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