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總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里。
地球陸地面積為149,000,000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的361,000,000平方公里。 如果發生海底火山噴發,那麼可能會增加一些島嶼,陸地面積會變大。 如果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公升,陸地面積就會變小。
即使是人類開墾的土地,也會使土地面積更大。
-
地球陸地面積為1億平方公里。 地球表面積為1億平方公里,其中陸地為1億平方公里,佔全球表面積的%。 剩下的71%是海洋。
世界有六大洲,包括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和南極大陸,總面積1億平方公里,約佔陸地總面積的93%; 被海包圍的一小塊土地稱為島嶼,總面積為980萬平方公里,約佔陸地總面積的7%。
地球陸地面積的劃分:
最大的大陸是歐亞大陸,東部、南部和北部分別與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接壤,西南亞西北部與地中海和黑海接壤。 大陸最北端是塔公尺爾半島的Cheliuskin角(北緯77°44),最南端是馬來半島的Cape Piai(北緯1°15); 該島的最北端位於北地島群島(北緯81°),最南端位於拉迪島的努沙登加拉群島(北緯10°45)。
亞洲是所有大陸中緯度最寬的,幾乎擁有從赤道到北極的所有氣候和自然區。 大陸最東端是楚科奇半島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5),最西端是小亞細亞半島的巴巴角(東經26°10),經度最寬,東西時差為11小時。
歐亞大陸是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的統稱。 這是因為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是相連的。 從板塊構造的角度來看,歐亞大陸由歐亞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和東西伯利亞所在的北美板塊組成。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全書-土地。
-
地球陸地面積為1億平方公里,佔全球表面積的百分比,其餘部分被水覆蓋,主要是海洋、海灣和其他鹹水體,但也包括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它們共同構成了水圈。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行星,也是四顆岩石行星中最大、質量最大的一顆,是人類共同生活的家園,人類只有乙個地球。
地球的形成:
地球的歷史很長。 根據放射性碳測年法,太陽系形成於約65億年前,而原生地球形成於約65億年前。
從理論上講,太陽的形成始於65億年前一團巨大的氫分子雲的引力坍縮,大部分坍縮的物質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 空間的其餘部分旋轉並變平以形成原行星盤,而原行星盤又形成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其他太陽系小天體。
星雲假說斷言,形成地球的微行星起源於吸積和坍縮留下的直徑為 1 至 10 公里的氣體、冰粒和塵埃的大量堆積。這些物質生長了1000萬到2000萬年,形成了地球。 新生的地球表面是岩漿的“海洋”。
如果你開啟世界地圖,你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土地散落在世界的海洋上。 這些大陸在大塊中被稱為大陸,在小塊中被稱為島嶼。 世界上有六大洲,分別是東半球的歐亞大陸、非洲和澳大利亞,西半球的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及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陸南極洲。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