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後,安娜再次回到德國。
-
午飯閱讀時間,我在書角挑了一本薄薄的《本愛安娜》讀了起來。 一本5萬多字的小書,半個小時就看完了。
引言說,大人總是對孩子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直到你長大了,你才會明白。 這種說法是假的,孩子懂得愛,是愛,而不是親人的悶悶不樂。
文章中的小男孩有點小心翼翼,開始關注新來的女孩。 即使她被大家孤立、嘲笑、欺負,他還是喜歡她。 本開始關注安娜的一舉一動,當安娜被欺負時,他非常生氣,而當安娜高興的時候,他的世界也變得清澈起來。
而同學們的反應也很真實,學生們開始大笑,開始開玩笑,故事的主人公開始害羞,開始難過,甚至哭泣。 而最難得的是,兩位主角的父母和老師的反應,讓人看到了不少美。
當爸爸媽媽知道本喜歡乙個女孩,而且是波蘭的女孩時,他們沒有“八卦”,也沒有否認兒子的喜好,而是說有機會邀請她到家裡玩。
郊遊期間,兩個孩子離開大人,手牽手走在湖邊,一起游泳,但面對孩子遲到的歸來,家長們沒有任何抱怨和責備,只是一句“希望你不要感冒”。
兩個孩子擁抱在一起,手牽著手,輕輕地親吻著。 但他們的父母並沒有做出太過激進的反應,而是用愛和寬容的眼神看著他們。
後來,當他回到教室時,黑板上惡作劇地寫著“Ben Aianna”,Ben開始站在門口哭泣......老師來了,老師沒有生氣,他輕聲說,黑板上,還有一行字。
學生們不明白老師的意思,於是奇普曼先生在黑板上用同樣大小的字型工整地寫下了“安娜·艾本”。
奇普曼先生說,愛情是雙方的事,但下課後應該好好想想,現在,我們一起練習心算。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作者所描述的兩個孩子懵懂的情感,以及真正的美。 一方面,我對文章中的家長和老師的處理方式感到驚訝,但事實證明,它仍然可以這樣處理!!
我們是否想說,因為孩子年紀小,他就根本不懂愛? 也許不是。 他們也懂得去愛,要求去理解愛和心跳,我們作為成年人,只是做好了引導界限的工作。
也許我們不能像文章中的家長和老師一樣,但至少,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不要簡單地用“你還年輕,不知道如何去愛”這句話來敷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