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廣忠,福建永春人,1928年出生於南京。 抗日戰爭期間,他就讀於四川省,後就讀於金陵大學和廈門大學,195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外語系。 他於1959年獲得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
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和政治大學教授及外國語系系主任。 他在美國擔任了四年的富布賴特客座教授。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在高雄市中山大學外國語系任教,並擔任文學系院長6年。
近年來,他在內地各地出版了近20種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等書籍。 他的詩《鄉愁》傳遍了整個中國世界,他的《鄉愁四韻》《民歌》等詩歌也頗受歡迎。 《聽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散文也被選集,並收錄在兩岸教科書中。
餘光忠的譯作以詩歌為主,也包括**和傳記; 他翻譯的王爾德喜劇《沒有兒戲》、《溫夫人的扇子》和《理想丈夫》都曾在台灣和香港上演。
獲獎包括各類文學獎詩歌獎、金鼎獎抒情獎及主編獎、時報新詩獎、吳三聯散文獎、吳祿勤散文獎、聯合日報年度圖書獎等。 內地《百年百部優秀中國文學著作》(餘光忠詩選);獲香港年度十大圖書、霍英東成就獎,並於2003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
1.於廣忠(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 因為母親是江蘇武進人,所以他也稱自己為“江南”。
畢業於南京基督教青年會中學,進入金陵大學外國語系,1949年轉入廈門大學外國語系,195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外語系。 1959年,他獲得了愛荷華大學的美術碩士學位。 曾任教於蘇州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
在此期間,他兩次受美國邀請,在美國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1972年,他成為國立政治大學西班牙語系教授兼系主任。 1974年至1985年,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兩年。
1985年,他被任命為台灣中山大學教授和講座教授,並擔任了六年的文學院院長和外國語學院所長。
3.餘廣忠畢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寫作的“四維空間”,被譽為文壇“璀璨多彩的筆”。 他在文壇已經半個多世紀了,涉獵領域廣泛,被譽為“一夫多妻制藝術家”。 他的文學生涯漫長、寬廣、深邃,是當代詩人、散文巨匠、著名評論家、優秀翻譯家。
已出版詩集21部; 散文集11部; 5種評論集; 13 個翻譯集; 總共有40多個物種。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和《論分水嶺:餘光忠評注》(評論集)等,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散文如《聽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被廣泛收錄在中國大陸的中文教科書中, 香港和台灣。
他生命中的最後一首長詩是《Lushena》。
12月14日,於廣忠教授在台灣逝世,享年89歲。
-
在餘暉中。 簡介:於光忠,男,1928年10月21日出生於南京,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陽上村人(母親是江蘇人,所以也稱自己為“江南人”)。
詩人。 曾任台灣中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當代著名評論家。 主要作品有《鄉愁》《餘暉中的經典》《傳奇》等,其中《傳奇》獲得台北市新聞局金鼎獎歌詞獎。
人物評價:從詩歌藝術的角度來看,餘光忠是“藝術一夫多妻制”。 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總的來說,他的詩歌風格因題材而異。
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歌一般是巨集偉而鏗鏘有力的,而描述懷舊和愛情的作品通常是細膩而柔和的。 著有《周子悲歌》《藍羽》《天上夜市》《鐘乳石》《萬聖節》《蓮花會》《五靈少年》《打擊樂》《冷戰時期》《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餘部詩集。 其中最著名的是《鄉愁》。
俞廣忠先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 讚美“中國,最美麗、最慈母的國度”。 他說:
青墨的上游是汨羅河“、”我要成為屈原和李白的接班人“、”我的血脈裡有一條黃河支流”。 他是中國文壇傑出的詩人、散文家,至今仍是“與永恆的拉鋸戰”。 呼吸當下,已進入歷史,他的名字被鐫刻在中國新文學史冊上。
中國**網)。
請參閱百科全書。
-
於廣忠(1928),台灣詩人,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陽上村(母親是江蘇人,故自稱“江南”)。 出生於南京,曾就讀於墨嶺路小學(原崔八祥小學)、南京市第五中學(原南京基督教青年會中學),1947年進入金陵大學(1952年併入南京大學)外國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移居香港, 1950年赴臺,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外語系。1953年,他與秦子豪、鍾定文共同創辦了“藍星”詩社。
後來,他前往美國深造,並獲得了愛荷華大學的美術碩士學位。 回台後先後先後在國立師範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台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學院院長,當代著名詩人、評論家。 [1]
在老年的餘暉中。
餘光忠是一位複雜多變的詩人,他的寫作風格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整個中國詩歌界30多年來的一種趨勢,那就是先西化後回歸。 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辯論和70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辯論中,餘光忠的詩歌理論和作品都強烈地表現出崇尚西化、無視讀者、脫離現實的傾向。 正如他自己所說,“小時候,筆尖要麼被希頓克里的餘波弄髒了,要麼被泰晤士河的水弄髒了。
這款酒是從1842年開始釀造的。 ”
80年代以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族群居住的地方對自己創作的重要性,“把詩歌延伸到那個大陸”,寫出許多感人懷舊的詩,對本土文學的態度也從對立轉為親切,呈現出明顯的從西方到東方的軌跡,因此被台灣詩壇稱為“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