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分析它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中體現了哪些原則

發布 教育 2024-03-04
10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1)對德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德育等同於政治教育,使德育退化,縮小了政治教育的功能。二是德育等同於集體主義教育,排除了德育的現實取向,導致德育脫離現實的傾向; 3、德育等同於集體主義教育,忽視性發育; 第四,德育等同於知識教育、德育、考試課程。

    2)德育是功利性的,趨向於注重思想、政治、道德知識,注重書本教育、口頭說教,忽視實踐訓練,而啟發、自覺注重道德主體的培養。

    3)道德教育管理主觀傾向,習慣自發排序,忽視,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道德效率低下,道德冷漠等問題嚴重。

    4)德育評價具有形式主義傾向,認知的表達取代了書本知識的實踐和全面系統的道德評價的考察。

    5)道德教育研究的經驗主義傾向於談論傳統,只關注當下。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在選擇課程內容時,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以達到最佳效果。 這些原則包括:

    1. 內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由於學校教育的時間有限,課程內容的選擇必須而且只能選擇那些最有利於實現我們的教育目的和最重要的內容。 這裡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是相對於目的而言的,例如,對於“掌握知識”的目標,“主題”可能是低效的,但對於“精神和能力的培養”來說,它是有效的。

    2.與社會現實的一致性 社會現實是學生理解知識的重要實踐基礎,如果選擇的課程內容與社會現實不一致,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困惑。 這種情況在過去在我們的“政治課”中非常明顯,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

    3.廣度與深度的平衡 課程內容過於寬泛,不容易讓學生真正深入地理解所討論主題的意義; 如果課程內容太深,不僅會限制學生的視野,還可能因為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而無效。 這種廣度和深度的平衡既反映在主題之間的平衡中,也反映在同一主題內部。

    4.適應學生的適應能力、興趣和需求 一定年齡的學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徵和特定的興趣和需求。 如果我們離開這種心理適應,教一些我們成年人認為重要的東西,我們往往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上述原則在反思過去教育狀況的基礎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 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開展的“中國教育大辯論”中,乙個非常重要的辯論話題是中文教科書內容選擇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幾乎所有學科都對原教材“偏、難、陳、窄”的內容選擇提出了批評,即“廣度與深度平衡”的原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將學生課堂生活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聯絡起來的要求,涉及“符合社會實際”和“適應學生適應性、興趣和需要”的原則。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1、目標導向原則;

    2、綜合平衡原則;

    3.啟蒙原則;

    4、發展適宜性原則;

    5.時代原則;

    詳見:學前教育課程理論與實踐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一是適合現有水平的幼兒,但也有一定的挑戰性;

    2、既能滿足幼兒的實際需要,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

    3、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不僅貼近孩子的生活,也有利於拓展孩子的閱歷和視野。

    教育活動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活動。 廣義的教育活動是指影響人們身心發展的各種教育活動,而狹義的教育活動主要是指學校教育活動。 學校教育活動存在各種差異。

    形式上,有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實踐活動; 從活動主體上看,有管理者、教師、學生的活動,在內容上,有德育、智力教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人格特長發展等各種活動。

    幼稚園教育活動的一般原則。

    一是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條例》,指導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制定本綱要。

    2、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 城鄉各類幼兒園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實施素質教育,為兒童的人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幼兒園要與家庭和社群緊密合作,與小學對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4.幼稚園應為兒童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兒童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5、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兒童的人格權利,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教育同重,注重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兒童個性的發展。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符合教學計畫要求,體現科學與思想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在制定教學大綱時,應考慮到課程在總體教學計畫中的地位和任務、專家培訓的目標、課程的作用以及通過學習實現的目標和要求。 教學大綱的編制要從學科內部處理好科學與思想、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教學大綱的編制也要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理論與實踐的一致性; 觀點與材料是統一的。 在重視理論教學的同時,不應忽視實踐訓練,要把實驗、實習、社會調查等教學形式在相應學科教學大綱中占有重要地位。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1.多項選擇題(共20道題,每題2分,共40分) 每道題中列出的四個備選題中只有乙個符合題目要求。

    人生觀的核心是(a)。

    乙個。人生的目的 B.生命的價值 C.生活態度 D.人生理想 世界觀是人們對(d)最基本的看法和觀點的總和。

    A 社會 B 生命的意義 C 自然 D 整個世界的生活觀是 (C) 的反應。

    A 人們為什麼發展 B 人們為什麼生活 C 人們為什麼工作 D D 人們為什麼努力工作。

    生命的社會價值是個人生命的意義(d)。

    a 自我與社會 b 集體與社會 c 自我與他人 D 社會與他人 生命的價值傾向是(d)的意義。

    A 自我價值 B 社會價值 C 價值品質 D 價值目標 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和理念。

    a 突然性的實現 b 不可能性 c. 超越客觀性 d 可能性的實現 理想人的建立是建立在(d)的基礎上的。

    A 中年人 B 童年 C 青年 D 處於理想型核心的青年 (B)。

    a. 生活 b. 社會理想 c. 道德理想 d. 職業理想 信仰的本質特徵 顯著性 (a).

    a. “相信” b. “真誠” c “真實” d “懷疑”。

    社會主義的核心是(a)。

    a 為人民服務 b 敬老愛幼 c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服務於(d)政治制度b文化傳統c傳統習慣d上層建築 道德的核心問題是(c)。

    事物 B 自然 C 人 D 社會。

    為人民服務是低層次的要求(a)。

    a一切為我,我一切 b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 不自私自利,只為他人 d 人人為自己,上帝為他人 反映階級、民族或社會利益的道德 (b)。

    狹義 b 廣義 c 高尚 d 法律規定 在一定的職業生活中要遵循自己的職業規範 (d) 職業規範 b 職業行為準則 c 職業準則 d 職業道德 我國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奉獻社會)。

    伴隨道德知識而來的內在體驗是:(c)道德評價b道德意志c道德情操d道德習慣 法律主要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

    該法律以(b)項為基礎。

    A 將 B 經濟關係 C 政策 D 政治 24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25.國家實施(指導、監督和管理)個體經濟。

    26.人民代表。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依據。

    示例考試問題。 學年第一學期。

    課程名稱: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共7頁。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我在圖書館找到了乙個,你可以看看這個副本是否被製作出來。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應遵循的原則如下:

    1. 啟發式原則:

    在世界教學發展史上,啟發式原理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 孔子認為“不生氣,不生氣,不生氣”,即任何學習活動都要以學生的自覺需求為基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啟發式教學的原則要求“啟蒙可以啟蒙,頭髮可以引導,引導可以生活,生活不混亂”,啟發的標誌是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活動。

    2、循序漸進的原則:

    這是中國古代儒家所倡導的教學原則,主張教學不僅要以內容的深度由易到難,更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因地制宜,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因材施教的原則:

    因應教,是指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具體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措施。 這個原則其實是學生性格特點和教學中身心發展規律的反映,學生的知識水平、過往生活經歷、愛好、性格傾向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 因此,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可以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有效。

    4、教學中互學互鑒的原則:

    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 現代意義上的動態資訊互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通過這種資訊交流,教師與學生可以相互互動、交流、影響、互補,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和進步。 這才是教與學的真諦。

    5.容量原則

    以能力為本的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應以學生通過一定努力所能達到的知識水平和智力發展為依據,並據此確定知識教學的廣度和難度以及教學的進展。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1.完善教育內容,促進理論思維和實踐感受,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思想認識。 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既在書本上,又在實踐中,加強“三個主義”教育,不僅要促進大學生的理論思維,而且要豐富他們的實踐感受。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3-04

祖國,我親愛的祖國。

答:我是你在河邊的老水車。 >>>More

7個回答2024-03-04

華華羅庚毅然回國: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件後,從抗日燈塔到處燃燒的英國回到祖國,不是為了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 1950年,他已成為國際知名的一流數學家,被美國伊利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決然地帶領家人回到了剛剛解放的祖國。 >>>More

18個回答2024-03-04

愛國主義體現了人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戀,是人民對祖國、對種族、對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的統一。 它是規範個人與祖國關係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範,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要在社會上生存,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尋求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而這一切,首先都是從祖國獲得的。 >>>More

7個回答2024-03-04

老師、學生:

大家好! 同學們,當你們再次面對莊嚴的五星紅旗時,你們心中是否有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和自豪感? 當你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時,你會想起60年前的10月1日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