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心中心三年後如何修行

發布 社會 2024-03-30
3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時間是乙個因素,佛法是心靈的佛法,取決於修煉的水平。 清楚地知道當前的水平,下一步該如何走,在哪個方向突破,以及可以選擇什麼方法。

    1.系統研讀禪修、禪修,全面掌握實證理論原理,如何入手,各種方法的具體操作,各種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每一步如何走,如何開悟道等,青良月老師用自己的修行和證據講透,對同修們的禪修經驗有很多參考。 建議“心理本體論的經驗網路”——參見文章“冥想和冥想的初學者指南”。 或“本體論佛教新浪部落格——啟蒙的一些特徵”,部落格分類如下:

    方法和路徑如下(供參考):首先,從對身體和感知的觀察開始:觀察手或呼吸,心是否穩定,然後觀察心或慢動作。 第二種是從心開始:直接觀想心(隨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是佛教獨有的)。

    在你想要定義它之前需要經歷的過程:放鬆進入冥想,培養寧靜,讓寧靜穩定,讓心穩定,提公升專注力,培養專注力,將寂靜分解為專注力。

    2、有雙板、單板、散板、緬甸座椅等。 坐姿主要是感覺舒適自然,不要追求高難度,不要因為坐姿的不適而影響內心的突破。 因為我們是在訓練頭腦,而不是身體。

    心達到一定層次,心軟了,身體自然也會軟,而真正的標準坐姿是在冥想的過程中,隨著精神力的提高,身體自然會適應標準的坐姿,而標準的坐姿不是從外表上模仿出來的,大道是自然的。

    3.放鬆,打好基礎。 從身心兩方面耐心放鬆,身體就是反覆放鬆那些容易緊繃的肌肉群,內心就是放下那些念頭、緊張、追求、急躁。 高度重視放鬆,把放鬆作為一門課程來練習,反覆結合身心兩個方面來放鬆。

    4. 冥想的方法有很多種。 選擇乙個物件進行觀察和觀想,控制自己的心,什麼都不做,目的是培養和形成專注力。 有許多物體可以觀察,例如動態慢動作,靜態呼吸,佛像,蓮花,某些境界等,以及聲音佛名,咒語等。

    對於初學者來說,從觀察呼吸開始相對容易,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感知更敏感,很容易形成專注力。

    5.常用的方法有很多,如呼吸、手、意、慢動作、念佛數、念咒、耳通圓根法、睡眠練習等,每種方法的理論原理都掌握得透徹,這是最關鍵的。 然後就是如何下手,如何專心,如何操作,會遇到什麼實際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麼,如何修復每一步,如何突破,以及一整套把握。 從經驗上講,我們不能盲目,我們可以避免走彎路,防止走錯路,我們可以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坐了一千次修煉,才知道自己了!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密宗不能一味地自己修行,很多佛法需要上師傳承,沒有傳承,不但盜用佛法,還容易犯錯,落入魔絲網。

    所以,在密宗中最好找個上師依靠,如果找不到上師,可以修煉一些通向法門,比如度母真言法、藥師法、準提法,以及其他通識法門。

    第一件秘密的事情是,你根本不懂,如果你沒有老師,你就不知道該修什麼,怎麼修; 其次,即使你明白,沒有上師的加持,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專注力,你很容易落入魔絲網。 所以請仔細考慮。

    願你這樣做!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想修煉,可以修煉,這是一種執念; 這是慾望! 佛教是浩瀚的,只有宿命! 近年來,對密宗的分歧和偏見使許多人想要修行密宗; 呵呵; 說這麼多大實話是浪費舌頭。

    佛陀不區分顯性與密集,只是人們為了方便而對其進行分類,顯現與密集的區別只在形式上! 意圖是正確的!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密宗修持需要尋求和崇拜上師,所有未來的修行都必須依靠上師,上師是你的佛陀。 必須無條件地100%傾聽他的聲音。 很難找到大師。

    它需要被祝福和命運。 我個人的建議是修持淨土,念誦佛法,我是,無風險,安全。 我記得有位師傅說過,密宗的門檻很高,進門就是菩薩,也就是說只有菩薩才能修行,根基一定很高。

    風險非常高,如果你沒有好好解決它,你就會掉進地獄。 阿彌陀佛!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佛教不同於佛教,佛教是一種宗教,在宗教中自然找不到出路。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你需要找到乙個注定要這樣做的老師,並且有一些佛法文字已經被老師的教誨公開了,但最好不要自己修行。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佛法研究。

    點選我的名字,然後點選帶有三匯禪室鏈結的空間,就有乙個。 阿彌陀佛!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密宗最好與上師一起完成。

    禪宗是可以自學成才的。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先皈依,然後按照上師的指導修行。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皈依密宗寺院,成為居士。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大圓滿行軍的指南。 凡是研究藏傳佛教的人,基本上都要讀一讀這本書。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既然都是密宗,那我就不能告訴你了,不然怎麼會是密宗呢?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空性只是第一步,然後是寂靜、迴圈,最後是光明!

    房東之所以說很難不受外界影響,根本原因是善良不夠大,如果善良的力量等於生命,就不能受到外界的影響,反過來又可以影響外界!

    所以,棄惡歸善是目前最根本的問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不是空的!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就是看到什麼。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佛法的空性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哈哈,bai 不要執著於這些術語中的任何乙個; 你必須在生活中體驗它;

    就像:家,乙個道

    婦人做了麵條,全都吃了。

    答:全部呈現在面桌上,精神都集中在這個上,喜好在這裡注入,然後心轉向外在的顏色和聲音等影響作用於製作的義大利面,自然是充滿靈性;

    如果心無事,神無所事事,那就好比乙個沒有德行的女人,心無處可住,面子也沒用。

    所以,面子案可以呈現出相應的東西,叫做“空”,可以被乙個有德行的女人用來承擔一切的善,而對乙個沒有用處的女人來說,但面子案的“空”,久久不會壞。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從個人世俗的角度來看,空性是一種生活態度和一種思想狀態。

    如果真的是的話。

    如果你想在裡面做點什麼,外界的任何東西都不會干擾他。 相反,這意味著這個人做事不堅定。

    想想你想要什麼,想想你活著是為了什麼,為生活做好計畫。

    活在當下,把每件事都做好,你就會有一種充實的存在感。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空性不是虛無。

    讓我們來看看盛炎法師的《正統佛教》,對佛教有乙個基本的了解。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空性意味著不貪婪,不執著,凡事自在。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該來的,該去的,都會去,你的煩惱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做你該做的事,餓了就吃,困了就回去睡覺,做你該做的事,心裡不貪,閒著就念佛。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不可能一下子實現“空”的境界。 “頓悟”是有的,但是乙個根基很大的人。 如今,人們的業力很重,需要“漸行漸覺”,一點一點地修煉。

    空性意味著一切都是無常的,不可能永遠存在。 這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做。

    大和尚景波教導:隨便的命運不是隨便的,和睦不是機智的,責任不是負擔,放手不是放棄。

    如果你清醒過來,你可能會突然開悟自己。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先入世後生,也就是要先做好烏倫:做個好孩子,做個好丈夫或好丈夫,做乙個好兄弟姐妹,做乙個好下屬或領導,做乙個好父親和好母親, 並成為好朋友。做好烏倫的工作,從照顧自己的家人開始,到照顧配偶的家人,再到照顧每個人的家庭,最後照顧好一切。

    這是乙個學習佛法的過程。 單單追求短,我們大多數人現在都沒有這個能力。 詳情請參考王紅旗老師的課堂!

    玩得愉快!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同情。 du

    佛法、工作、生活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應該被拋棄或貪婪。

    學習佛陀版本,不要。

    佛教反對生命權,佛教的思想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生命,佛教也是空談。

    佛陀說:“花一切眾生,卻沒有眾生可以救,為什麼? 人需要知道自己的佛性,需要自製,這就是佛教。 呵呵;

  24.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你的問題很好。 看來,也許你還沒有深入研究佛經。 這就是我問這樣乙個問題的原因。

    或者,閱讀佛經,卻不理解其含義。

    在《金剛經》中有這四句話。

    沒有自我,沒有人,沒有眾生,也沒有長壽。

    同時,他也表示,沒有一種慷慨,會有無量的祝福。

    嚴格來說,放下所有的慾望,就是放下自我貪婪。 同時,立下大誓。

    讓我舉乙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如果你只考慮自己,你認為你周圍的人會對你做什麼? 如果你一直在為別人著想。 幫助了100人。 會發生什麼?

    每一天都只是為了自己,很自私的人,都會被孤立。 但是,如果他幫助了 100 個人,他會感謝這 100 個人。

    如今,科學已經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磁場。 根據人類的磁場等,所研究的物理學新領域稱為形上學物理學。 也就是說,磁場和磁場之間的關係很重要。

    有 100 人,甚至成百上千個感恩的人,他們得到了乙個巨大的、不可思議的磁感應。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並且不慷慨地幫助別人,你真的會得到很好的結果。

    空虛,就像數學中的“0”-0”。 乙個單獨的“0”,這沒什麼。 但是,在“1”之後新增“0”是“10”。

    加上兩個“0”,就是“100”。 空性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空性似乎是乙個非常簡單的概念,但它也是乙個非常簡單的概念。

    它可以從許多角度以多種方式解釋。 因此,有很多人解釋空性的哲學概念,佛教的空性智慧等等。 從各個角度解釋也沒有錯。

    在佛法的修行中,特別是在“慾望”方面,你也可以想得更深一點。 通常,我們普通人痴迷於渺小。 比如,從國家的角度來看,那就是我們的國家,也是乙個“我”。

    它更小,它是家鄉,地區。 在我們的家鄉,這是比國家還小的“小我”。 再小,也是公司,我們的公司,所以比我家鄉的“我”小得多。

    如果你再小一點,那將是家庭,我的家人。 無論我的家庭有多小,都是我。

    然後我們慢慢地放大我們的願望,來自我自己、我的家人、我的公司、我的家鄉、我的國家、我們的地球和我們的宇宙。 如果只是說我們的國家,我們人類,往往在我們的一般能力範圍內,其中很多可能是空話,很難實現。 不過,在做事上,你越是把這個我分得越大,爭執就越少。

    人類將更加和諧。 當它對每個人實施時,生活中就會有和平與安全。

    佛教說一切眾生都得救了,這個時候,這個“我”被放大到無限。 它也是空的。 它是超越自我執著的空虛。

  25.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無慾,即放下貪婪。

    修心,放下執著,放下分離,無因大悲,同心慈悲。

  26.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一切理想主義,空虛就是放下執念,什麼都拿不走,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順著緣分,不要太勉強

  27. 匿名使用者2024-01-12

    呵呵,想多了。 冷靜下來,從天空中學習。

  28. 匿名使用者2024-01-11

    空性是非執著,有沒有執著也無所謂。 我放下了,我還是買得起的,但我沒有執著。 佛教不是那麼簡單,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出來的。

  29. 匿名使用者2024-01-10

    佛法的修行嚴格符合每個人的心質,可以立即放下。

    道婉元的,(真版哈,不是當下的那種衝動)早就隱居在山間苦行,如果覺得還有很多煩惱,自然會陷入如此忙碌的世界裡一輩子,為了不打信心,就叫人間佛法了。然而,這絕對不是佛法的初衷,在達到最終目的之前,它永遠無法領悟佛心中留下的酒肉串燒留下的境界,反而成為一些人放縱自己的美好標誌。 這很難,要真正理解這一點並不容易。

    不過,雖然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但能夠在凡間到處領悟因果的道理,也是一大功德。 善良者如平原上的草,在漫長的日子裡看不到自己的成長,邪惡的人就像磨刀石,在失去的日子裡看不到自己的損失。 我一直相信這句話。

    與大家分享。

  30. 匿名使用者2024-01-09

    你也可以一邊做事一邊練習。

  31. 匿名使用者2024-01-08

    寺院一般使用“早晚講集”:

    上午班:《冷嚴真言》《大悲真言》《十小真言》《心經》。

    晚間班:“伴阿彌陀佛經”。

    按照命運去做,你不必執著於它。 佛陀的改變答案是打破自我把握!

    任何經典都是讓人領悟宇宙生命真相的經典。

    看看你背誦哪一部分,心裡歡喜,用一顆清淨的心背誦。

    這也取決於時間的長短。 如:《心經》《佛陀說阿彌陀經》《佛陀說大乘無量壽經》《佛說無量壽經》《蒲仙核菩薩願》《金剛經》《冷嚴經》《六祖壇經》等都很好,隨心所欲。

    念誦咒語、念佛聖名,都是為了心淨,不妄想,見識本性。

    誦經是專注和智慧的雙重修煉。 心中有佛陀的智慧,你隨時可以看它。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