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專利侵權以及如何認定專利侵權

發布 社會 2024-03-16
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如何判定專利侵權,專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受法律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 如何判定專利侵權? 認定間接專利侵權,應當統一以下四點:

    1)通過實施專利核心技術獲得的特殊產品是間接專利侵權的物件。法律行為的客體是指該行為所針對的客體。 要確定間接專利侵權,首先應確定行為的客體。

    (2)謀取不正當利益是間接侵犯專利權的目的,(3)銷售專利核心技術產品應當是間接侵犯專利權的客觀表現。 **在間接侵犯專利權的種類上,學者們一般將專利間接侵權分為兩類,一類是間接侵犯提供相關商品(包括間接侵犯提供相關方法和步驟的專利),另一類是誘導或教唆他人實施專利侵權。 (4)間接專利侵權與直接侵權的相關性 學術界對間接專利侵權與直接侵權的相關性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是從屬理論,認為間接侵權和直接侵權專利是共同侵權關係,間接侵權應以直接侵權成立為前提。 二是獨立理論,認為間接專利侵權獨立於直接侵權而存在,不以直接侵權成立為前提; 三是妥協理論,以從屬為原則,以獨立為補充。 以上內容是關於如何判定專利侵權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請致電八戒智財權**客服。

    常規智財權、涉外智財權、智財權交易。 網際網絡+智財權行業的黑馬企業。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關閉。 為您解答:

    首先,舉個例子,A公司和B公司是彼此的競爭對手,兩者在智財權領域的爭奪戰非常激烈。 近日,A公司拿著自己的專利授權書,對B公司的產品進行了思考:

    呃,如果B公司的產品看起來像我的專利產品,它是否侵犯了我的專利權?

    根據《專利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

    根據《專利法》的有關規定,在判斷B企業的產品是否侵犯A企業專利權的過程中,應將B企業的產品與A企業專利授權文字中的權利要求進行比較。但實質功能與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相同,兩者可以視為等同的技術特徵,B企業的產品侵犯了A企業的專利權是毫無疑問的。

    希望我的能幫到你!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法律分析: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直接按照專利法獲得的產品;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屬於專利侵權。外觀設計專利權授予後,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構成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專利,即不得製造、使用、許諾銷售; 銷售或進口其專利產品,或使用其專利工藝,或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直接根據專利工藝獲得的產品,用於生產經營。外觀設計專利權授予後,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實施專利權,即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製造、要約銷售、銷售或者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1. 利用他人專利;

    2.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4. 不符合法定豁免的情形。

    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專利權,即不得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其專利產品; 或使用其專利工藝,或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使用、要約銷售、銷售或進口直接按照專利工藝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授予後,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擅自實施專利,即不得製造、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用於生產經營目的。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2.確定專利權的保護範圍。

    [法律依據]。專利法第11條。

    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專利權,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不得使用其專利工藝; 或使用、要約銷售、銷售或進口根據專利工藝直接獲得的產品。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1、侵權客體為有效專利。 專利侵權必須以有效專利的存在為前提,在授予專利權之前實施技術,被宣告無效的專利,被專利權人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期限屆滿的技術不構成侵權。 《專利法》規定了臨時保護制度,即在專利申請公布後至授予專利權之前,對發明專利的使用支付適當的使用費。

    專利權人在專利申請公布後、授予專利權前發生使用爭議的,專利權人應當在專利權授予後,向專利工作主管部門申請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必須存在侵權行為,即行為人客觀實施了侵犯他人專利的行為。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非生產經營目的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4.違反法律規定,即行為人實施專利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沒有法律依據。

    1、如何確定專利侵權賠償金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侵犯專利權人的專利權; 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係人可以請求專利行政部門辦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專利行政部門在辦理案件時,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賠償損失; 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逾期不起訴且不履行的,專利行政部門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法律。

    1、關於專利侵權賠償,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2月9日公布的《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明確指出,專利侵權損害賠償應當貫徹公平原則,使專利權人因侵權而遭受的實際損失得到合理賠償。 專利侵權的損害賠償金額可以按以下方式計算:

    1)專利權人因侵權行為遭受的實際經濟損失,應當為損害賠償金額。計算方法:如果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產品(包括使用他人專利工藝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銷售而減少銷售量,則銷售總量減少乘以每個專利產品的利潤,即為專利權人的實際經濟損失。

    2)損失賠償金額為侵權人因侵權而獲得的利潤總額。計算方法:侵權人從每件侵權產品(包括使用他人專利工藝生產的產品)中獲得的利潤乘以市場上銷售的產品總數的乘積,即為侵權人獲得的總利潤。

    3)賠償低於專利許可費的合理金額的損害賠償。

    對於上述三種計算方法,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選擇適用。 當事人約定採用其他計算方法計算損害賠償金額的,人民法院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可以准許。 人民法院在辦理專利侵權賠償時,將遵循上述原則。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1、未經許可製造專利產品的行為;

    2、故意使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

    3. 銷售或承諾銷售未經許可的專利產品;

    4. 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或許諾銷售直接獲得的專利方法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5、進口專利產品或直接按照專利工藝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6、假冒他人專利;

    7.假冒專利。

    1. 專利侵權的責任是什麼?

    1)行政責任。

    在專利侵權案件中,專利工作主管部門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責令改正、處以罰款等,專利工作主管部門也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調解專利侵權賠償金額。

    2)民事責任。

    1. 停止侵權。

    2.損失賠償。

    專利侵權賠償的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侵權行為遭受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 難以確定被侵權人遭受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的,可以參照專利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

    當侵權人因侵權行為造成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受損時,侵權人應當承擔以適當方式消除影響並承認其侵權的法律責任,從而消除對專利產品的不利影響。

    3)刑事責任。

    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追究刑事責任。

    2、哪些情形不屬於專利侵權?

    (一)專利產品或者按照專利方法直接取得的產品,在產品因不作為銷售後,被專利權人或者專利權人授權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要約銷售、銷售或者進口的;

    2)在專利申請日之前已經製造過相同的產品,使用過相同的方法,或者已經做好了製造或者使用所需的準備工作,並且僅在原有範圍內繼續製造或者使用;

    (三)根據所屬國與中國簽訂的協定或者其締約的國際條約,或者根據互惠原則,在臨時通過中國領海、領海或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的裝置和裝置中使用相關專利; 為了運輸工具本身的需要;

    (四)為科學研究和實驗目的而使用相關專利;

    (五)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資料而製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專利醫療器械,以及製造、進口專門用於專利藥品或專利醫療器械的。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3-16

全國10多個省市的市場監管和公安機關通力合作。 >>>More

6個回答2024-03-16

有下列侵權行為之一的,應根據情況承擔制止侵權、消除影響、正式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或者銷毀侵權複製品,並可以處以罰款; 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複製品的材料、工具、裝置等;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More

4個回答2024-03-16

專利權是受法律規範保護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申請專利後,依法通過審查後,在規定的期限內享有專利申請人的專有權。 >>>More

6個回答2024-03-16

因此,在您的案件中,專利局應要求法院強制侵權人停止侵權。 至於賠償,您仍然需要向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當然,你的搜查報告不是白做的,你去中級法院立案一般需要提供搜查報告。 >>>More

30個回答2024-03-16

您可以找到專業的法律律師來幫助您解決專利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