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個人資訊被洩露可能產生嚴重後果的例子?

發布 社會 2024-03-22
2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敢冒公安局名義,報出你的個人資訊,然後說最近詐騙案件頻發,提醒你乙個賬戶不安全,讓你轉賬,還跟你說公安諮詢**,你一打那個**就會得到確認, 然後你相信它並轉移它。‍‍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有人購買你的個人資訊,拿到你的身份證,在網上騙取信用銀行,向銀行申請各種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然後銀行可能直接將欠款的繳款單發給身份證的所有者。 ‍‍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拿到你的身份證影印件,然後報失你的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賬戶,然後補發你的卡,然後設定密碼,如果你長時間不使用卡,裡面的錢可能已經消失了。 ‍‍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本來“好事不出去,壞事傳千里”,別人以你的名義所做的所有壞事都歸於你的名字,即使你最後費心清白,但無論如何,你的個人聲譽都受到了損害。 ‍‍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不法分子可能會利用你的個人資訊做一些壞事,如果你犯了罪或出事,公安機關或交管部門可能會根據身份資訊找到你的頭,你可能還以為這是該去的地方! ‍‍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本來只有朋友、同學或者親戚知道**,經常會被陌生人打電話,有的推銷保險,有的推銷裝修,有的推銷嬰兒用品。 如果你不去找他們,他們會自動上門。 ‍‍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個人資訊洩露後,同事的郵箱每天可以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這也主要是推銷手法,也是雜亂無章的廣告。 ‍‍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因為他們知道你的個人資訊,編造一些聳人聽聞的新聞,甚至知道你認識哪些朋友、同學或親戚,他們還可以舉報他們的名字和雇主,不法公司上門騙你。 ‍‍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兩年前,一位親戚丟了身份證,還沒來得及報失,過了一段時間,他接到銀行的催款,被借了10萬元。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我買房的時候,我的身份資訊被洩露了,十幾家裝修公司不停地給我打電話,我的手機快要炸了。 ‍‍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你的同事闖入你的筆記本,在你的個人日記中向你的老闆報告你的想法,1小時後你就被公司解雇了。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法律分析:源源不斷的垃圾簡訊。 2.騷擾接二連三。

    3.垃圾郵件猖獗。 4.欺詐性信用卡透支欠款。 5、事故從天而降。

    6.無良公司來詐騙。 7.冒充公安人員要求調職的。 8.陷阱和綁架趁勢進入。

    9. 賬戶中的錢不見了。 10.乙個人的名譽無緣無故地被毀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資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法律分析:個人資訊洩露的危害:1、垃圾簡訊; 2. 騷擾**; 3. 垃圾郵件; 4、以假名申請卡或透支拖欠款項的; 5.案件事故; 6. 欺詐。

    洩漏後,可以:1、更換; 2.更改重要密碼; 3、報案; 4、律師起訴; 5、收集證據; 6.不重要的資訊可以忽略。

    法律依據:《電信和網際網絡使用者個人資訊保護規定》

    第四條 本規定所稱使用者個人資訊,是指電信運營商、網際網絡資訊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的能夠單獨或者結合其他資訊識別使用者身份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位址、**號、密碼等資訊,以及使用者使用服務的時間、地點等資訊。

    第五條 電信運營者、網際網絡資訊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使用者個人資訊,應當遵循合法、適當、必要原則。

    第六條 電信運營商、網際網絡資訊服務提供者對使用者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的使用者個人資訊的安全負責。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法律分析:個人資訊洩露的後果是:1、垃圾簡訊。

    個人資訊洩露容易受到垃圾簡訊的影響。 2. 騷擾**; 3. 垃圾郵件;

    各種垃圾郵件都會給工作帶來很多麻煩,而這些垃圾郵件主要是促銷郵件。 4. 信用卡透支。 資訊洩露後,有人可能會利用這些資訊申請信用卡,然後惡意透支信用卡,這將導致當事人的信用低下,對未來的銀行貸款、住房貸款等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

    5.犯罪分子詐騙。 犯罪分子會利用這些資訊來欺騙當事人周圍的親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資訊的,應當依法獲取,確保資訊保安,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資訊,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披露他人個人資訊。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經常收到詐騙**,小心個人資訊被洩露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詐騙**,比如對方打來電話,說你中了大獎,需要你的個人資訊並支付一部分快遞費或定金才能收到,這樣的詐騙者是怎麼得到我們的資訊的,其實, 這並不難,有很多黑利益鏈,如果你不保護你的個人資訊,那就很容易了,我們的個人資訊會被竊取,其他人會以低價賣給騙子。

    其中很多都是病毒,所以我們在網上填寫個人資訊時一定要更加小心,畢竟手段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被盜,有些資訊被盜,銀行卡裡的錢會丟失,所以一定要更加小心。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手機經常收到各種騷擾簡訊,經常收到陌生人的**銷售商品等,可能已經洩露了個人資訊。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我經常收到詐騙或推銷,並且有源源不斷的垃圾郵件和廣告簡訊,這意味著個人資訊已被洩露。 因為在回答不熟悉的推銷時,對方可以準確地說出自己的資訊。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以下現象表明個人資訊已經洩露:1.有人打你,你不認識他,但他知道你的所有資訊,這意味著你的個人資訊已經洩露。 2. 我經常因為賣東西而受到騷擾**。

    3.收到銀行發來的異常交易簡訊,非本人行為。 4.郵件每天會收到十幾封基於銷售額的垃圾郵件。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我經常接到陌生人的電話,不是賣房還是買保險,就是去上學,而且電話的頻率很高,所以有可能是個人資訊洩露了。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奇怪的簡訊,奇怪的**等。 有時我會收到莫名其妙的簡訊,我也會收到詐騙**,這就是資訊洩露。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隨著網路技術資訊的快速發展,各種證件、身份證影印件、社交網路、網路調查(公共WiFi)、個人簡歷、手機應用程式等都存在個人資訊洩露的情況。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經常有不知名的人給你打電話,也知道你的一些個人資訊,比如姓名、家庭住址等。 對於這些未知數,我們必須警惕,不要被欺騙。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手機總是收到來自未知號碼的簡訊和廣告。 我經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推銷。 您的銀行卡被盜,您的通訊軟體被他人竊取等。

  24.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對方的行為是敲詐勒索行為。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進行威脅或者脅迫,強行索要公私財物。

    敲詐勒索罪數額的確定標準如下:

    1、敲詐公私財物“較大”,2000元以上至5000元不等;

    2、敲詐公私財物“鉅額”,從3萬元到10萬元不等;

    3.“勒索公私財物的數額特別大”,從30萬元到50萬元不等。

    本罪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這是刑事犯罪。

    問我,如果我不給她錢,她會不會弄亂我的私隱,他能保守我的私隱多久。

    問,那我就沒給他錢,我在QQ上和她聊天,他把我刪了,我現在怎麼辦,怕他弄亂我的私隱。

    該行為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屬於公安機關的管轄範圍。

  25.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如此一來,個人身份資訊、個人財產資訊、個人常用裝置資訊、個人教育和工作資訊、面部特徵、個人位置資訊等,都暴露出來,使用者成了“透明人”。

    2. 資訊被出售,容易受到非法侵權。

    洩漏後還沒有結束。 或許,乙個個人資訊交易產業鏈已經形成:賣家和網路公司借助軟體將其收集並打包給銷售公司。

    然後,各種房地產封閉中介、貸款中介等**銷售開始不分青紅皂白地轟炸你。

    3、存在被“大資料殺死”的風險。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3月27日發布的大資料“成熟度”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大資料“殺傷力”普遍,半數受訪者表示遇到過“成熟度”,網購平台、國家敏感度**旅遊、網約車等消費平台是“重災區”。

    調查發現,2位體驗者同時通過飛豬預訂了一家酒店,發現老使用者較高,未享受折扣。 “大資料殺戮”的背後,是使用者“裸奔”的私隱。

  26.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個人資訊洩露的後果是嚴重的。 主要危害是:

    1.垃圾簡訊。

    2. 騷擾**;

    3. 垃圾郵件;

    4、信用王牌偉卡透支。

    5. 打官司。

    6.誘捕訓練犯罪分子詐騙。

    7. 該帳戶被網路釣魚竊取**。

    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資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提供公民在履行職責、提供服務過程中取得的個人資訊或者向他人提供個人資訊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該款的規定處罰。

相關回答
10個回答2024-03-22

我確實看到很多漂亮的女孩,她們不僅漂亮,而且非常可愛。

26個回答2024-03-22

隨著動漫和遊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二次元的角色。 早些年,很多人都喜歡玩cosplay,但當時的角色們用世俗的偏見來看待它,很多人說他們看不懂這些cosplay的人,認為他們很奇怪,很奇怪。 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此也越來越寬容,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欣賞cosplay。 >>>More

13個回答2024-03-22

去年春節,上幼兒園的侄子向全家人吹噓自己的大算術:只要把問題解決,我就能想辦法。 我們說了十句加減法,小傢伙都答對了,然後擺出一副無敵的樣子,他爸爸為了挫敗他的囂張氣焰,給了他乙個麻煩。 >>>More

16個回答2024-03-22

我的朋友確實遇到了一件比較超自然的事情,那就是他喝醉了,居然講了一些關於死人和其他生命的故事。

14個回答2024-03-22

在烘烤時,將牛奶盒泡打粉與麵粉混合,或將醋和小蘇打混合,然後發生“火山效應”,該過程發生雙置換或復分解反應。 醋和小蘇打的反應過程大致如下:HC2H3O2(AQ)+NaHCO3(AQ)NAC2H3O2(AQ)+H2O(AQ)+CO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