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雨天,為什麼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發布 科學 2024-04-24
30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閃電是雲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電荷在放電時放電時產生的電火花,它既是光又是聲。 只不過,雷電中的光和聲音,比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電火花還要強大。

    之所以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是因為在空氣中,光傳播得很快,到達地面很快,而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緩慢,過了一會兒就到達地球。 所以你會先聽到閃電,然後再聽到雷聲。 事實上,閃電和雷聲是同時出現的。

    到達地面所需時間存在如此差異的原因是光每秒傳播 3,000,000 公里,而聲音在空中傳播僅一公里。 聲速只有光速的九十萬分之一。

    有的閃電很長,有的很短,有的響亮,有的很安靜。 您可以根據聲音到達地面所需的時間粗略判斷雲層到地面的高度。 光到達地面不需要太多時間,可以認為是0,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間隔多少秒,乘以340公尺,就是閃電到你的距離。

    當雷聲遇到雲層或高樓時,雷聲會被反射,因此閃電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消失。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分析]光在空中的速度約為3 108 m s,在空氣中的聲速為340 m s,因此當閃電發生時,首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答案】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但是光速遠大於聲速,根據公式v=s t可以看出,在相同距離的情況下,光所花費的時間比聲音所花費的時間要小得多,所以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聲速快得多,並且光首先傳播到觀察者那裡,因此首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因為光速是 3*10 的八次方。

    聲音在空中的速度是340m s!

    光速比音速快,所以你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因為光速比聲速快。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因為眼睛在耳朵前面。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前言:在雷雨天氣裡,我們總是先看到天空中的閃電,然後聽到雷聲,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先有雷電,然後才有雷聲。 事實上,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但它們在大氣層中傳播的速度差異很大。 <>

    閃電的光每秒可以傳播30萬公里左右,但雷聲只能傳播340公尺,所以很多人會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如果我們看到閃電的時候沒有聽到雷聲,可能是因為放電雲離我們太遠了,雷聲不夠響亮,在傳播過程中會消耗掉,聲音會越來越小,所以很多人看到閃電的時候根本聽不到雷聲。 光在空氣中傳播得非常快,到達地面的速度非常快,但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得非常慢。

    閃電可長可短,雷聲可大可小。 <>

    雲層到地面的高度可以通過閃電到達地面所需的時間來判斷,並且光到達地面不需要太多時間,因為速度非常快。 如果你想知道閃電離你有多遠,你可以計算出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所需的時間,並將其乘以 340 公尺,計算出閃電到你的距離。 在下雨天。

    如果天空中的閃電特別強,一定要記得遠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閃電擊中。 <>

    畢竟新聞上類似的事件很多,下雨天一定不能躲在樹下,這樣如果遇到雷雨天氣,可能會觸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雨特別大,並伴有雷電,一定要及時避開,以免誤傷。 大自然在自然災害中是最無情的。

    在他們面前,人也是很弱的,所以能避免的就一定要避免,不要以為自己很幸運,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幸運,如果被雷擊中,後果是難以想象的。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下雨時,首先看到閃電,這是因為聲音的傳播速度比光慢,所以我們首先看到閃電。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所以下雨時,我們首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先看閃電。 因為光速較快,聲音傳播較慢,最先看到閃電。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這是因為聲音的傳播速度比光慢,所以當我們遇到雷暴時,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閃電。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我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一種物理現象,所以我們必須理性地看待它。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雷電是雷暴雲的放電現象,由於水蒸氣和劇烈的空氣對流運動而使雲層產生正負電荷,當帶正電的雲和帶負電的雲相遇時,就會發生閃電現象,引起空氣**型振動,這就是雷電。

    因此,雷電在雷暴期間同時發生。 但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非常快。 光在空氣中傳播,雖然比真空慢,但也接近每秒30公里。

    聲音的傳播速度要慢得多。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每秒 340 公尺。 因此,即使雷聲打得很遠,閃電發出的光也會瞬間進入我們的眼睛,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傳播所需的時間。

    另一方面,雷聲的傳播速度要慢得多,從遠處到達我們的耳朵需要很長時間。

    看到閃電時啟動計時器,測量聽到雷聲的時間,並根據公式 s v 聲音 t 估計到閃電發生地點的距離。 同理,炮火開火後,從看到閃光到聽到炮彈寫下來**聲的時間,可以估算出從開槍地點到開槍地點的距離。 但這種方法在太空中是行不通的,你可能已經看過地球守護者在太空中與外星入侵者戰鬥的科幻片,當宇宙飛船被擊中時,也是第乙個看到閃光然後聽到聲音的人,這純粹是幻想。

    因為光傳播不需要介質,而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而真空是無法傳輸聲音的,所以,它真的發生在太空中,你只能看到閃光,但你聽不到聲音。 如你所知,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也需要通過對講機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人類說話的聲音無法傳輸。

    我們可以通過閃電和雷聲之間的時差來判斷雷聲離我們所在的位置有多遠。 假設我們在看到閃電 5 秒後聽到隆隆的雷聲,閃電發生在 1,700 公尺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雷暴期間的大氣放電現象,閃電是非常危險的。 夏季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呆在外面,也不要躲在大樹下,以免雷擊。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在你到達之前一定有閃電,所以你可以先看到閃電,慢慢地你可以聽到一些聲音,僅此而已。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實際上,它們是同時發生的,但閃電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而閃電不需要物理傳播,所以人們會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因為光速的傳播速度比聲速快得多,所以首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主要原因是光速比聲速快,所以可以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能聽到雷聲。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所以只有在下雨天看到閃電然後聽到聲音時才會出現。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不是每個下雨天都會有閃電和雷聲,一般都會發生閃電和雷聲春夏下雨時在一些冬季下雪的日子裡,也會發生閃電和雷聲。

    在溫暖潮濕的時期,空氣被加熱並上公升和冷凝,雲層堆積得越來越多,最終形成雨水。 在大氣中移動雲的過程中各種粒子相互碰撞和摩擦,將導致正負電荷的量不斷累積,並增加空氣介質的電壓也會增加,以某種方式在這些條件下,費用將被釋放這種放電行為會產生強烈的閃電,其中一些是閃電當前非常大且可實現數萬安培。

    當閃電穿過空氣時,它會空氣急劇公升溫因此空氣迅速膨脹,產生雷聲聲音;從實用的角度來看,閃電和雷電幾乎同時發生。

    人們為什麼會首先看到閃電,聽到雷聲那是因為閃電是光傳播的速度雷聲是聲音傳播的速度它在自然環境中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在地球大氣環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 300,000 公里聲音在大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每秒 332 公尺兩者之間的傳播速度差異很大,即使在非常近的距離上也能感覺到這兩種現象之間存在時間滯後。

    強閃電會對人造成傷害,我們需要在下雨天,盡量避開雷暴地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來估計雷暴區與自己的距離,一般只看到雷電,而聽不到雷聲,說明雷暴區離你很遠; 如果閃電和雷聲幾乎同時到達,您可能處於雷暴中或附近,需要找到乙個安全的地方避難。

    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估計距離,那就是將閃電和雷聲之間的秒速除以 3,如果你在閃電後 6 秒聽到雷聲,雷暴中心距離您 2 公里這裡基本上是安全的。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因為光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我們可以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能聽到聲音,光無處不在。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因為光速比音速快,我們會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24.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

    在夏季的下午或傍晚,地面上的熱空氣攜帶大量的水蒸氣,不斷上公升到天空,形成大範圍的積雨雲,大量的正電荷或負電荷聚集在積雨雲的不同部位,形成雷暴雲。

    當雲中的電荷達到一定強度時,它會分解空氣並開啟乙個狹窄的通道來強行放電。 當雲層放電時,由於雲層中的強電流,通道上的空氣瞬間被燒熱,發出耀眼的強光,這就是閃電,由此引起的高溫會導致空氣和水滴急劇膨脹,從而產生衝擊波,而這種強烈的衝擊波活動產生雷聲。

    可以看出,在雷雲中,閃電和雷聲同時發生。 但因為光比聲音跑得快。 光在空中每秒傳播30萬公里,聲音在空中只能每秒傳播340公尺,聲速幾乎是光速的1/90萬。

  25.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但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得多。

    所以當雷聲來襲時,你首先看到閃電,然後你聽到雷聲。

    夏季雷暴頻發,下雨時雷電雷鳴驚天動地。我們知道,當雷雲中正負電荷區之間的電場足夠大到一定程度時,兩個電荷就會被中和,就會產生火花,火花放電時會產生強光,這就是閃電。

    當光的路徑產生高溫時,周圍的空氣會因強烈的加熱而突然膨脹,而雲滴也會因高溫而突然蒸發膨脹,從而產生巨大的噪音,這被稱為雷聲。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再聽到雷聲呢? 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得多。

    聲音在空中只有每秒340公尺,光在空中每秒傳播30萬公里,是音速的90萬倍! 光從閃電發生的地方傳播到地面所需的時間一般只有幾十萬分之一秒,但聲音傳播這個距離需要很長時間。 所以,你會先看到閃電,然後你會聽到雷聲。

    基於這個常識,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看到閃電的時間和聽到雷聲之間的時間來計算放電的雲離我們有多遠。

    有時我們只看到閃電而聽不到雷聲,因為放電雲離我們太遠,或者雷聲不夠響亮。 隨著它的擴散,它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小。

  26.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所以在雷雨期間,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27.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閃電是光,光的傳播速度比雷聲快。

  28. 匿名使用者2024-01-12

    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得多。

  29. 匿名使用者2024-01-11

    因為眼睛在前面,耳朵在後面,所以他們先看,然後聽。

  30. 匿名使用者2024-01-10

    在夏季,經常發生閃電和雷電,當雷暴中正負電荷區之間的電場足夠大到一定程度時,兩種電荷會被中和並產生火花,這種現象稱為火花放電。 當火花放電時,它會發出強烈的光,並在光的路徑中產生高溫,導致周圍的空氣因強烈加熱而突然膨脹,雲滴也會因高溫而突然膨脹,發出巨大的噪音。 強光是閃電,聲音是雷聲。

    既然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為什麼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再聽到雷聲呢? 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 光在空中的傳播速度幾乎每秒30萬公里,以這樣的速度,它可以在一秒鐘內繞地球赤道七圈半。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 340 公尺,幾乎是光速的 1/900,000。 光從閃電發生的地方傳播到地面所需的時間通常只有幾十萬分之一秒,但聲音傳播相同的距離需要很長時間。 基於這個常識,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看到閃電的時間和聽到雷聲之間的時間來計算我們離放電的地方有多遠。

    有時我們只看到閃電而聽不到雷聲,因為放電雲離我們太遠,或者因為聲音不夠響亮。 因為隨著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它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小,最終聲音再也聽不到了。

    既然有閃電的時候天空裡有雷聲,為什麼我們有時只看到閃電,聽到隆的雷聲,長時間響起呢?

    這是因為天空中的閃電一般都很長,有些線狀閃電長達2 3公里,甚至10公里左右。 因為閃電部分與我們不同,所以雷聲在不同的時間到達我們的耳朵。 另一方面,閃電往往不會一發生就停止,而是經常在一閃中連續閃爍數次,所以當第一次放電的雷聲還沒有被切斷,聽到第二次和第三次放電的雷聲時,連續雷聲混合在一起, 它變成了隆隆的雷聲。

    此外,當雷聲擊中地面、建築物、山脈或天空中的雲層時,會發生反射,產生回聲。 這些回聲到達我們耳朵的時間也不一致,因此雷聲隆隆。 有時,幾個原因會結合在一起,隆隆的雷聲甚至可以在停止之前響起一分鐘左右。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4-24

在夏天,我們經常會遇到雷雨,你有沒有注意過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你可能會認為先有閃電,然後再打雷; 也可以認為,雷聲的地方離我們很遠,閃電的地方離我們很近。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先來看看閃電是如何產生的。 閃電和雷聲是自然界中的一種現象。 >>>More

23個回答2024-04-24

在樹下避雨是不安全的,容易受到雷擊。

為什麼? 因為從物理角度來看,電有“尖端放電”的現象。 那麼如何理解“尖端放電”呢? >>>More

34個回答2024-04-24

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得多。 光在空中的傳播速度幾乎每秒30萬公里,以這樣的速度,它可以在一秒鐘內繞地球赤道七圈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 340 公尺,幾乎是光速的 1/900,000。 >>>More

12個回答2024-04-24

在雷雨天氣中,當高層建築上空有帶電雲時,避雷針和高層建築的頂部會感應出大量的電荷,因為避雷針是尖的,而靜電感應時,導體的尖端總是聚集最多的電荷,這樣,避雷針聚集了大部分電荷,避雷針與這些帶電雲形成電容器, 因為它比較鋒利,也就是說,這種電容器的兩極面積很小,電容很小,也就是說,它可以容納很少的電荷,並且它聚集了大部分電荷,所以,當雲層上的電荷較多時,避雷針和雲層之間的空氣很容易被擊穿,成為導體,這樣, 帶電的雲層與避雷針形成通道,避雷針接地,避雷針可以將雲上的電荷引導到耳朵 >>>More

16個回答2024-04-24

你得分多少並不重要,只要它能解決你的問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