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 (KN) 曾經被船員用來測量船速,每走 1 海浬,船員就會在降低的繩索上打乙個結。 將來,節將用作船速的單位。
1 節 (kN) = 1 海浬小時 = (1852 3600) m s 是速度的單位。
1 海浬 (n 英里) = 1852m 是長度單位。
陸地車輛和空中飛機以及內河船隻的速度測量單位大多以公里(公里)小時為單位,而海船(包括**)的速度單位稱為“節”。
早在16世紀,海上航行就相當發達,但沒有時鐘,也沒有航行記錄儀,因此很難確定船隻的速度。 然而,乙個聰明的水手想出了乙個聰明的伎倆,在船航行時用繩子拖到海面上丟擲乙個浮子,然後根據在一定時間內拉出的繩子的長度來計算船的速度。 當時,流沙計時器仍在使用。
為了更準確地計算出船速,有時鬆開的繩子很長,所以在繩子的相等距離處打了很多結,這樣整個速度繩就分成了幾個部分,只要在同乙個單位時間內拉動繩子的節數, 自然測量相應的速度。結果,“結”成為海船速度的計量單位; 相應地,海水速度、海風風速、魚雷等水下武器的測速單位也是世界通用的
海浬是海洋長度的單位。 它原來是指地球子午線上緯度1分的長度,由於地球略呈橢球形,因此不同緯度處1分的弧度略有不同。 在赤道,1 海浬約等於 1,843 公尺; 在北緯 45° 處,它大約等於公尺,極點大約等於公尺。
1929 年國際水文學會議採用平均長度為 1852 公尺的 1 點作為 1 海浬; 1948 年,國際生命安全會議承認 1,852 公尺或英呎是 1 海浬,因此 1,852 公尺被用作國際標準海浬長度。 中國承認這一標準,該標準由程式碼“M”表示。
現代海船的車速表已經非常先進,有的可以隨時數位化顯示,“拋繩結”早已成為歷史,但“繩結”仍被用作海船的速度單位。 通常看帆。 還有乙個特殊的衡量標準,即有多少節氣。
-
經常出海的人一般都是看帆的,還有一種專屬的樂器,在京東上賣。
-
看看帆。 或者用其他東西代替它。
-
海上風力等級根據海上風速進行分類,常用的風力等級根據Befort風力等級確定。 根據這個**,海上4級風的相應風速範圍為每小時13至17節(約每秒1公尺)。
元宵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乙個漫長的過程,它植根於古老的開燈祈福習俗。 開燈祈福 通常在農曆正月十四夜啟動“試燈”,十五夜是“主燈”,民間點燈,又稱“送燈”,以祈福活動。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