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五味中辛、甜、酸、苦、鹹的效果是什麼?

發布 健康 2024-04-06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即有辛、甜、酸、苦、鹹五種。 還有一種淡淡的味道,因為它的味道不明顯,所以還是叫五味,其實是六味。 味道不同,效果也不同。

    辛辣味可散去,如荊芥驅風散寒,沙核促氣,川雄能活血。 甜味能補氣慢,如黃芪補氣,阿膠補血,甘草解痙攣。 酸味可收斂,如山茱萸收斂出汗,金櫻桃籽止精子,五倍子收斂腸止瀉。

    苦味可為通便和乾燥,如黃連瀉藥、大黃瀉藥和蒼朮乾燥潮濕。 鹹味可軟可硬,如海苔、牡蠣醃治癟皰疹、硝酸芒草潤幹便等。 清淡的口感能滲透水分,便於排尿,如桐草、茯苓等。

    人們認為,藥物味道的差異與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如辛味中的揮發油、酸味中的有機酸、甜味中的醣類以及苦味中的生物鹼、甜味或苦味物質。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答案] B. 三月分析:中醫認為,鹹、甜、酸、苦、辛分別對應人體的腎、脾、肝、心、肺,適量五味對五臟腑有滋補作用,其中酸進肝、苦進心、甜進脾、辛進肺, 而鹹味進入腎臟,即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甜,肺欲苦,腎欲鹹。

    因此,B項是正確的。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它對身體有不同的影響。

    酸味進入肝臟。 適量攝入酸能補肝,過量攝入會導致肝氣、肝木、土壤多動,導致脾氣減弱,或肝氣不足。 脾虛者少吃酸,酸味傷肌腱。

    苦到心。 適量食用苦味可以補心,但過量消耗會損害心氣,引起心悸和無聊,甚至心火失散,腎會溢位,臉色變黑,胸口會滿氣喘吁吁。 患有骨病的人不應該食用太多苦味食物。 如果吃更多的苦味,面板就會被拔毛。

    對脾臟有甜味。 甜食有補脾補胃的作用,但過量的食物會讓它變暖內生,肚子和腹部會飽腹。

    刺鼻的味道進入肺部。 適量食用辛辣食物可補充肺氣。 暴飲暴食會導致肺部使肝臟繁殖,影響情緒,阻礙肺、肝和心臟功能的協調。 氣虛的人會吃過辣的味道,會消散氣,加重氣虛。 如果你吃得太多,你的脈搏會很快,你的爪子會枯萎。

    鹹味進入腎臟。 適鹹的食物可以滋養腎臟,但過量食用會使腎氣亢奮,腎水侵害土壤,水氣擾亂心臟,引起心情不好,肌肉萎縮,或腎臟本身受損或腰骨枯萎。 血液較少的人吃的鹹味較少,因為鹹味會滲入液體並傷害血液,導致血液凝固和口渴。

    高血壓、心臟病、產後、手術時不宜多吃鹹食。

    根據你的體質進食。 人群常見的體質有:平和型、氣虛型、陽虛型、陰虛型、痰濕型、濕熱型、血瘀型等。 在飲食療法中,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多吃一些“性別”和“口味”相近的食物,以達到平衡陰陽的效果。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1.辛辣藥。

    能分散作用,具有發散、氣血等功能。 一般來說,解毒劑、氣藥和活血藥大多有刺激性的味道。 如紫蘇葉和薄荷中的解毒劑; 氣藥中的木香; 傳雄在活血藥等。

    一些有香味的刺激性藥物,還能祛汙、祛濕、醒脾、開胃。

    2.甜藥。

    能補、緩、調和,具有滋補、止痛、止痛、調和藥性、調和作用。一般來說,滋補藥大多具有甜味。 比如大大補充活力的人參; 滋養精血的熟地黃;焦糖用於緩解疼痛等。

    一些甜草藥還具有解毒作用,例如甘草和綠豆。 清淡的藥味能滲透和受益,並具有滲濕透水的作用。 一般來說,祛濕水的藥物味道清淡,如薏苡仁、茯苓、澤元等。

    3.酸藥。

    可收斂收斂,具有收斂收斂的效果。 一般來說,收斂藥多有酸味。 如五味子,凝固表面,吸收汗液; 山茱萸具有收斂的香精; 五倍子用於收斂性腸道止瀉藥; 用肺緩解咳嗽的鳥梅; 固體塌陷區中的紅石脂等。 收斂劑的作用類似於酸奶。

    4.苦藥。

    可排、幹、緊,具有清清熱、排氣反、排便、乾濕強陰(清火儲陰)等功能。 一般來說,清熱解火、幹濕熱、止氣、止氣、止倒吐、促便的藥物有苦味。 比如清熱驅火的梔子花; 黃芩和黃芩,可清除熱量和濕氣; 基數可減少呼吸和緩解哮喘; 減少倒置和緩解嘔吐的半夏; 大黃等

    5.鹹藥。

    可軟,可降,有軟化分散結和瀉藥的作用。 一般來說,瀉藥和松結大多有鹹味,一些補腎藥也有鹹味。 如瀉藥錳; 分散的海藻。

    牡蠣; 補腎的蛤蜊等。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