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下雨天,孤獨;
-
類別: 教育, 科學, >> 科學與技術.
分析:用於空調和冰箱的製冷劑氯氟烴的商品名是氟利昂。 氯氟烴在低層大氣中穩定,在平流層中徘徊約10年,直到它們穿過臭氧層。
氯氟烴穿透臭氧層後,在強紫外線的作用下,迅速分解,產生氯原子,氯原子極為活躍,特別分解臭氧分子,使臭氧層逐漸變薄,呈空心狀。
超過1500萬噸的氯氟烴(CFCs)被釋放到大氣中。 只有部分進入大氣層的氟氯烴與臭氧層的消耗有關,而且大部分仍在大氣中徘徊,因此,儘管許多地方已經停止了氟氯烴的生產和使用,但臭氧層將繼續被破壞。 更何況,除了氯氟烴外,工業廢氣、汽車和飛機尾氣、核產品、氨肥分解產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幾十種化學物質,都是破壞臭氧層的因素。
-
臭氧層消耗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產生的化學物質的排放,特別是氯氟烴。 這些化合物包括氯氟烴(CFCs)、滷那烷(halons)、氟碳化合物(HCFCS)等,主要用於製冷劑、溶劑、泡沫、滅火劑等工業應用。
這些化合物可以進入大氣並在高層大氣中發生反應,釋放出氯和氟原子。 這些自由基與臭氧分子發生反應,破壞它們並導致臭氧層的稀釋和變薄。 這種現象被稱為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的形成和變化還受到太陽輻射、氣候變化、季節變化等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影響。 然而,人類活動排放的化學品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因素。 為了保護臭氧層和地球環境,國際社會通過了《蒙特婁議定書》,禁止使用和生產消耗臭氧層物質,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臭氧層消耗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
臭氧層的破壞主要是由於人類向大氣中排放大量氯氟烴(CFO、冰箱、空調、氟利昂-22等)導致地球上空臭氧層變薄。
雖然地球的“三極”(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和青藏高原)由於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當地人民排放到大氣中的氯氟烴數量有限,人口稀少,但據觀察,臭氧呼喚層現在對該地區的破壞力更大。
這主要是由於該地區臭氧層海拔較低。
我們知道,地球的大氣層分為五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外層; 臭氧層位於平流層。 對流層是最低層,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有害氣體最先進入。 它的高度是該層空氣對流運動所能達到的頂部,其高度隨緯度和地形而變化; 由於太陽輻射高和空氣對流運動強,赤道地區的對流層很高。 極地地區的太陽輻射較少,空氣對流運動較弱,對流層較低。 南極比北極更冷,因此對流層較低; 青藏高原雖然緯度不是很高,但由於其作為“世界屋脊”的高地形,其地表溫度較低,空氣對流運動不夠強,因此對流層也很低。
正是因為“三極”上空的對流層也很低,所以相應的平流層高度也降低了。 排放到對流層大氣中的氯氟烴會隨著大氣的環流到達“三極”上方的天空,正是因為“三地”的平流層較低,所以氯氟烴才能到達平流層,破壞臭氧層,形成臭氧空洞。
實際觀測也是一樣的,北極地區的臭氧層消耗量小於南極地區,青藏高原的臭氧層消耗量也小於北極地區。
臭氧 (03) 是氧氣 (O2) 的異構體,在大氣中的含量僅為百萬分之一,其濃度因海拔高度而異。 臭氧層可以說是地球的保護層,它主要環繞地球外部,在離地面20-25公里的高度,起到吸收太陽紫外線有害部分的作用(UVB是紫外線的一種波長,為280-315nm)。 同時,由於紫外線是平流層**的熱能**,而臭氧分子是平流層大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臭氧層在平流層中的垂直分布對平流層的溫度結構和大氣運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氣候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
在北極和南極地區上空。
臭氧空洞於1985年首次被發現。 1984年,科學家發現,南極洲上空臭氧層的臭氧濃度比20世紀70年代中期低40%,無法充分阻擋過多的紫外線,導致這個特殊的生命圈出現了乙個“洞”。 2000年,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空洞覆蓋了創紀錄的28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四個澳大利亞。 >>>More
臭氧層的破壞與溫室效應有關。 人類汙染導致了臭名昭著的溫室效應,在地球北極和南極的臭氧層中造成了乙個巨大的空洞。 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從臭氧層的空洞湧入大氣,而數十億個氧分子每分鐘從空洞逃逸到太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