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時應該做些什麼來保護生物圈和生態平衡

發布 科學 2024-06-21
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開發資源可以為人類提供新的物質財富,避免未使用的資源造成的浪費。

    將廢物作為資源進行再開發,可以充分利用有效資源,減少廢氣量,減輕處理負擔; 可以保護不可再生資源,以便為子孫後代保留更多的生存手段。

    資源開發戰略是合理開發不可再生資源; 應努力開發可再生資源,但在開發植物性可再生資源時應特別注意植被保護和生物物種保護。

    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高度重視資源節約,改變以大量資源消耗為特徵的粗放式經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著力建立以草原水源涵養為核心的農業生產體系; 以節能節材為中心的工業生產體系。 緩解資源短缺。

    秉承國家對節能減排的倡導。

    要大力發展迴圈經濟。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肆意破壞森林植被。

    2.牲畜的過度放牧使草原植被不堪重負。

    3.建立汙染工廠,排放大量汙染氣體,造成空氣汙染。

    4.對野生動物的濫殺,導致了無數野生動物的滅絕和衰落。

    5.不斷開發新元素,生產大量汙染產品,汙染自然環境。

    6.耕地的大規模開發導致林地和濕地的不斷減少,動物生態遭到破壞。

    7.大量旅遊區被開發,破壞了自然環境,擾亂了動物的生活習性。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生態平衡。 它是一種動態均衡,即它的指標,如生產量、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是固定在一定水平上,而是在一定範圍內來回變化。 它還表示生態系統。

    具有自我調節和維持平衡狀態的能力。 當生態系統的某個元素無法發揮作用時,其影響會被系統的調整所抵消。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迴圈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如果乙個渠道被阻塞,其他渠道將起到補償作用。

    對於汙染物的入侵,生態系統表現出一定的自淨化能力,這也是系統調節的結果。 生態系統的結構越複雜,能量流動和物質迴圈的途徑就越多,調節或抵抗外力影響的能力就越強。 相反,結構越簡單,生態系統維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

    農田和果園生態系統是脆弱生態系統的例子。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聯絡,各種生物種群之間的聯絡是客觀的,人們可以根據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絡。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只提供10分的獎勵,並要求一篇800字的文章?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關於“從人類生物與文化生態適應兩個層面出發,人類如何與生態和諧共處? “如下:

    人類是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生物,其生存和繁衍需要依靠環境資源和生態系統的支援。 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發展,人類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越來越大,導致環境汙染和資源枯竭。

    為了實現人類與生態的和諧共生,我們需要從人類生物與文化生態適應兩個層面進行思考和發展。

    從生物生態適應的角度來看,人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遵循自然法則。 自然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如果人類長期違反這些規律,將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因此,人類既要尊重自然規律,保護和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又要利用科技手段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但同時也要認識到資源的有限性,實現可持續利用和發展。

    二是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 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碳排放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類應倡導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採用可再生能源、環保的交通工具和回收物品,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三是加強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環境管理、治理、監測和評價,促進環保理念在全社會的普及,實現節約資源的目標, 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從文化和生態適應的角度來看,人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注重文化傳承。 人類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和歷史,這些文化資源是人類與生態和諧共生的關鍵之一。 因此,人們要重視文化傳承,保護和發揚優秀的人文資源,融入到現代社會的探索中去。

    第二,平衡經濟與環境。 經濟發展是人類創造富裕生活的動力,但必須認識到,經濟發展不平衡可能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因此需要增加環境成本,考慮生態問題。

    第三,倡導低消費的生活方式。 現代社會奉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不僅造成資源和能源的浪費,而且增加了對環境的負擔。 因此,人們應該倡導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盡可能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人與生態的和諧共生是乙個綜合性問題,需要企業、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共贏發展,努力構建人與自然持久和諧的關係,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繼續享受良好的生態。

相關回答
4個回答2024-06-21

1.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能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區域,是地表生物的總稱,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的環境,是地球獨特的圈體。它也是人類出生和生活的空間。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More

2個回答2024-06-21

科學家稱地球的生物圈為“生物圈1”。 為了更好地研究生態失衡現象,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斥巨資建造了乙個完全封閉的模擬地球生物圈的實驗基地,這就是著名的“生物圈2號”。 >>>More

7個回答2024-06-21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的所有生物區,包括所有生物體(人類、動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體賴以生存和發育的生物體(空氣、水、土壤、岩石)的總和。 生物圈的範圍限制在海洋深度不超過11公里,陸地深度不超過9公里,大氣層中離地面不超過12公里。 >>>More

4個回答2024-06-21

單球是地球上生命活躍的區域,主要在海平面以下 12 公里到海拔 10 公里的高度範圍內。 世界上幾乎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都包括在這個範圍內。 >>>More

7個回答2024-06-21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一位名叫埃德巴斯的美國億萬富翁決定大膽嘗試和探索人類未來將定居在外太空甚至外星球的太空殖民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