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德的角度來看,人們最缺乏的是什麼?

發布 體育 2024-06-12
19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人最缺乏的就是同理心,因為很多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會缺乏同理心,引發很多衝突。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人最缺乏的,我認為,應該是善良和誠實! 人活在世上,不管走多遠? 首先,你必須有一顆善良的心,對某事誠實。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人們缺少的是無法從道德角度購買的言語,人們缺乏。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恕、相互支援、相互幫助的印象。 而這種寬容是最像所缺乏的。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人們最缺乏的是誠實守信。 如果人們都是誠實守信的,那就更好了。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人們缺少的是對老年人的尊重,他們愛年輕人。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好吧,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它的人最缺乏的應該是缺乏愛,或者應該有更多的愛。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從道的角度來看,人缺的是品質。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善待他人!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現在的人很自私,很自以為是,有一點是沒有責任感。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其實人有時候最缺乏的就是這種對他人的尊重,同時又有真誠。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總結。 目前,人們缺乏的是人文素養。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人們目前缺少的主要東西是什麼?

    目前,人們缺乏的是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指乙個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態度,包括按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自己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甚至個人與自然的關係。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1.首先,道德規範的執行和約束機制被削弱。 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人口的流動性很小,形成了相對穩定的人際關係網路,有利於道德行為的監督和道德規範的實施。 然而,市場經濟增加了人口的流動性,每個人都逐漸變得“原子化”,難以形成相對穩定的人際關係。

    這樣一來,過去自然的道德監督機制逐漸失去了效力,社會基本道德規範的實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二是市場經濟對傳統道德觀念的強烈衝擊。 市場經濟對人們道德主體意識的發展有很多積極作用,但市場經濟的逐利等價交換原則對人們的道德觀念造成了強烈的衝擊,“外面的奇妙世界”給人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感覺,傳統道德受到不同方面的影響,具有不同價值取向的人生新追求悄然湧現, 社會不同成員的道德取向混雜在一起,各種道德標準之間的差異、碰撞和衝突日益明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處處都要面對道德評判和選擇,但由於道德評價尺度的多樣性,有些人顛倒了是非,混淆了美醜,產生了不知所措的感覺,規範道德的能力越來越弱

    3、三是德育脫離實際。 傳統的道德教育只用一種模式,弱化了“做人”的問題,遠離了“做人”這個中心話題。 道德是人際關係行為規範的總和,這些規範體現在日常生活和許多對待他人的小事中。

    如果道德脫離了日常生活,成為超越生活的“政治口號”,就成了空洞的東西,勢必會削弱道德社會控制的功能。 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的培養和重塑,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社會環境、興趣愛好、家庭教育。

    也可能是遺傳的!!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馬克思主義道德起源理論:道德是人類所特有的。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並非一直存在。 社會勞動是道德起源的基礎。

    1)社會關係的形成是道德出現的客觀條件。人的社會關係首先是一種勞動關係,是勞動活動促進了人們社會關係的形成和發展。 正是勞動將原本孤立的個體連線起來,形成相互依存和合作的關係。

    這是原始的社會關係。 孤立的個人不是道德問題。 (2)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出現的主觀條件。

    當個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利益,也意識到他人和整體的存在和利益時,道德就會產生。 (3)勞動是道德生產所需要的主觀和客觀統一的社會條件在勞動過程中,人們建立了各種相對規律和固定的社會關係,實現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與人的關係,從而產生了包括道德意識在內的各種意識。 (4)社會分工是道德出現的關鍵條件。

    隨著生產和勞動分工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及其相互作用變得更加複雜。 產生。

    每個人的個人利益與他所交往的人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就產生了從道德意識中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各種利益的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的必要性。 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形成了一些最簡單的行為規範和準則,這些規範和準則是原始的道德原則。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簡而言之,如下所示。

    1.道德是為人服務的。

    2.道德通常是人們外在行為的規範,但很難約束人的內心。

    3.道德規範通常侷限於某個歷史時期。

    第四,道德往往難以突破地域、民俗、風俗的範疇。

    第五,真正的道德認同往往是社會的公民。

    6. 道德受法律管轄。

    7.道德侷限於人類的思想。

    有不少,你自己想想,呵呵。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1-個人犧牲。

    2-意外事件。

    3-持續時間和物件。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關於道德的本質,以下哪一種觀點是正確的?

    a.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

    b.道是一種制度化的規範。

    c.道德是某些社會經濟關係受到干擾的緩慢反映。

    正確答案:交流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準確。 事實上,乙個過於不道德的社會會導致許多負面影響,例如人們變得自私、冷漠和疏遠,社會變得不穩定、不公正和不和諧。 因此,促進道德對於社會的穩定和繁榮至關重要。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道德是乙個無所不能的虛空,也不意味著道德沒有爭議和挑戰。 在實踐中,在倫理的標準和實施方法上也會存在分歧和爭議,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權衡和調整。

    此外,過分強調道德也會導致另乙個極端,道德綁架和虛偽。 有些人可能會利用道德壓力迫使他人做出不符合其個人價值觀或利益的選擇,或者某些政治勢力可能會利用道德來壓制異議或控制社會。

    因此,在弘揚道德的同時,需要注意保持道德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尊重個人的自由和權利,避免因過分強調道德而導致的極端現象。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應該提倡道德。 自私雖然可以保護自己,但當遇到集體災難的凳子埋葬時,卻是無法避免的毀滅。 弘揚道德,孔子一直是中國人的道德楷模,有人批評孔子是攻擊道德,不崇尚道德的社會就是缺乏道德的社會。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6-12

總結。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豎起大拇指(左下角),我期待你的點讚,你的努力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你的支援也是我進步的動力。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還是滿意的,可以點選我的頭像進行一對一的諮詢。 >>>More

14個回答2024-06-12

人類社會發展以來,優秀的發明很多,但說到最偉大的發明,電燈絕對是其中之一。 在電燈發明之前,人類社會除了白天有陽光外,夜晚總是一片漆黑,後來雖然有了煤油燈、火把等可以代替陽光的照明工具,但人類社會大部分時間還是一片黑暗。 沒有辦法用這些照明工具完全取代陽光。 >>>More

4個回答2024-06-12

你不是說和腎有關嗎,中醫《內經》裡有“腎人、強官、本事”,意思是人的智慧在手。 而且,也與心有關,“心是君官,神明出天”,這也與人類的智慧有關。

11個回答2024-06-12

其實自己想想情感文章比較好,別人的情緒永遠是別人的情緒。 >>>More

36個回答2024-06-12

當然,從乙個眼神、一件小事、一句話、乙個態度中可以看出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