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的,在武漢大學。
-
珞珈山和普陀山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珞珈山位於普陀山的東南部,與普陀珈珈山隔海相望,與普陀珞珈在歷史上相通。 相傳當年的觀音僧人先在羅珈山修煉,然後去普陀山開闢觀音道場,所以在昔日,凡是來普陀拜觀音的善男善女,都要到羅珈山去上香。
從普陀山向東望去,羅珈山孤零零地矗立在大海中,就像蓮花海中躺著的一尊臥佛。 山上的森林鬱鬱蔥蔥,風整天呼嘯,四季鳥鳴花香,有一種不一樣的世界。 從普陀山到珞珈山,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專船前往珞珈山。
雖然兩島相距不遠,但蓮海中的波濤洶湧,所以有句話說“要穿過二十四朵蓮花浪才能渡過彼岸”。 在山上崎嶇的礁石上,南、西、北三個不同的港口,船隻可以根據風向選擇停靠。
-
1、珞珈山,原名珞珈山,又稱珞珈山。 珞珈山現名由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首任院長溫一多先生改名。 羅,意思是石頭是堅硬的; 賈是古代女性佩戴的頭飾。
“珞珈”和“珞珈”這兩個詞的諧音暗示了在珞珈山建學校的困難。
2、珞珈山位於湖北武昌東郊。 橫向高聳,丘陵連綿起,花草樹木翠綠,建築明亮,位於東湖畔,山川相映成趣,成為一組風景名勝,傳聞遠近。 海拔93公尺。
東邊的山腳起伏不定,吞嚥曲折,湖水拍打,珠子濺起玉石; 山腰很美,房子很優雅; 每年櫻花盛開的時候,花團錦簇,令人陶醉。 從山腰到山頂,森林深邃密密,震天飛綠,遮陽月,深邃幽靜。 羅家山上下,出現巨大的岩層,奇石陡峭屹立,步道蜿蜒,不時傳來不同的鳥鳴。
-
珞珈山又稱珞珈山,又稱珞珈山。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曾於東湖南岸一座美麗的山丘上安營紮寨,指揮鎮壓叛亂。 據江夏縣記載,這座山又稱羅珈山,是因唐朝開國元勳魏遲公在紅山讀書時羅成來訪而得名。
珞珈山又稱珞珈山,又稱珞珈山。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曾於東湖南岸一座美麗的山丘上安營紮寨,指揮鎮壓叛亂。 據江夏縣記載,這座山又稱羅珈山,是因唐朝開國元勳魏遲公在紅山讀書時羅成來訪而得名。
-
起源:
到了四、五世紀,還有這個地名,明代楊時殿行到東湖(原稱沙湖),紅山從此山而過,有松林,溪流清澈,山名不提。
1929年,武漢大學勘察洛珈山新址,開國領袖之一溫一多,鑑於雄偉的山巒和岩石,美麗的山脈,如仙女的項鍊,將“珞珈”字改為“珞珈”,而“珞珈”象徵著堅硬的寶玉,從而表明武漢大學是當時兩湖中最高的大學, 所以珞珈山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植物資源
珞珈山植樹成蔭。 大部分植物種類是在國立武漢大學成立後引進的。
1933年9月,武漢大學植物園開工建設,種植針葉樹19種,闊葉樹215種,美國哈佛大學阿霍爾德植物園、英國皇家植物園捐贈木本植物800餘種, 以及日本農林省的林業試驗田。
由於抗戰形勢,武漢大學於1938年西遷至四川樂山,大量果樹和林場荒廢。 直到1946年,它搬回羅珈山,再次從湖北神農架、安徽黃山、江西廬山、雲貴地區大量引進苗木並進行栽培。
據不完全統計,種子植物有120科558屬800餘種,其中11科17種為珍稀瀕危植物。 此外,還有大量的小灌木、野生草本植物、藥用植物和石生植物。
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是舟山群島中的乙個小島,地處舟山群島東部,與舟山主島隔海相望,距世界著名的漁港深家門數公里"海天佛國"美譽為我國四大名山之一,是全國首批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與五台山、峨眉山、九花山並列,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古人稱其為“海天佛之國”。 慶康有一首很有前途的詩,讚美: >>>More
1.海灣的春日黎明。
海灣中的春曙光是指普陀山的早春風光,也叫梅前山,也叫前灣,因為西山灣是梅灣。 據傳,這裡野梅很多,尼姑庵和帳篷裡還有很多僧人和僧侶。 每當初春時節,春歸人間,遍布山野梅、芬芳的山谷、青山綠樹,在點點紅點的映襯下,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曾被譽為“海上羅浮”。 >>>More
浙江普陀山,形似龍躺在海中,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地”之稱,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區。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景迷人,奇幻獨特,被譽為“天下第一純淨之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