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草綱目》,《本草綱目》,52卷。 明朝李世珍(東璧)從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到萬曆六年(1578年)寫作,手稿改動了三次。 本書採用“大綱與大綱”的風格,故命名為“大綱”。
它基於“證據類本草”進行更改。 序言(卷)相當於一本通論,描述了本草的要點和藥用特性的理論。
2.第一卷《歷代本草》介紹了明朝之前的41種主要本草。 明代以前,藥味陰陽、五味應忌、標本陰陽、起伏、瀉藥、經典、各種禁忌症等論著,其中金元王朝居多。第3卷第4卷是“所有疾病的主要藥物”,它遵循了《綜合症本草》中“所有疾病的普通醫學”的舊例,並根據病原體列出了主要藥物的名稱和主要作用,相當於一本臨床用藥手冊。
第 5 卷 52 是一本專著,包含 1,892 種藥物和 1,109 種圖畫。 一般的例子是“不分三個產品,而是每個部門; 事物遵循類比,眼睛遵循輪廓。 其中,部門是“大綱”,類是“專案”,分為16個部分(水、火、土、金石、草、糧、菜、果、木、衣、蟲、鱗、媒、鳥、獸、人)60大類。
每個部委都分為“從微到大”和“從便宜到貴”,不僅易於搜尋,而且體現了生物進化和發展的思想。 該科下有60個組,每個類中經常排列著許多同一科和同一屬的生物。 每種藥物都“標明為綱要並列為目標”,即以下8項(即“事物”)以藥物名稱命名。
其中,“發布名稱”列出了別名並解釋了命名的含義; “集中講解”,介紹藥品生產、形態、收穫等; “鑑定”(或“對與錯”)是理論的集合,區分和糾正藥物疑慮; “修復”,描述大炮燃燒的方法; “嗅覺”、“適應症”、“發明”,闡述藥用理論,提出用藥要點,以及作者的個人觀點; “處方”,以疾病為主題,並附有相關處方。
-
《本草綱目》,本著,共52卷,明代李時珍,嘉靖三十一年東牆拱起。
-
“本草”是指使用草藥,總結治病經驗。
《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
生於明朝中期。 他來自湖北岐州。
人爺爺爺爺都是當地有名的醫生。 李時珍在科考失敗後,投身於醫學事業,成為當地名醫。
在長期的醫療生涯中,李詩珍意識到了用藥認可和用藥的重要性。 他認為,如果醫生有一本好的醫學書籍,可以清晰準確地介紹草藥和處方,那將對醫生有很大幫助。
從35歲開始,李時珍一邊在民間行醫,一邊開始寫這樣一本藥書。 後來,李時珍治好了楚王。
朱英劍視察兒子氣暈厥,被封為楚宮神殿。 之後,他被推薦到晶晶泰醫院。
約會。 豐富的藏書、秘方、稀有珍貴的藥材,為他的著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後來,李時珍深入人心,走遍全國,努力蒐集第一手資料,用於撰寫醫學書籍。 1578年,這本耗費李時珍27年時間和精力的藥書終於出稿了。 此時,他已經61歲了。
在這本書的結構和風格上,李時珍煞費苦心他翻閱了前輩們的很多作品,最後從紀事受編纂史書風格的啟發,確定了“綱要”的編纂風格。
所謂大綱正文,就是先把大綱和類別設定好,再在下面設定細節,大綱清晰整齊。 在藥品分類上,李世珍改變了傳統的上、中、下等級的分類方法,而是按材質分為礦物藥、植物藥和動物藥三大類。
在古代,草藥是最多的藥物,因此古代藥學著作被稱為“本草”。例如:《神農本草》。唐本草等。 於是,李時珍決定遵循傳統,按照書的風格,將自己的藥書命名為《本草綱目》。
摘要:《本草綱目》共52卷,收錄藥物1892種,約190萬字,分為16個部分,60個大類。 它包含 374 種新藥、11,096 種處方、1,110 種插圖和 11,096 種處方。
這部藥典科學分類,藥物豐富,文筆流利,可以說是對16世紀以前醫學界經驗的全面總結。 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死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民間出版,直到公元1603年,官方才認識到這本書的價值,並在江西刻字。 因為《本草綱目》非常實用,所以需求量極大。
1606年,《本草綱目》首先傳入日韓,隨後傳到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譽為“東方醫學大書”。
-
《本草綱目》是指用草藥治病的經驗總結,《本草綱目》是醫學的傑作。
-
《本草綱目》主要是指草藥,因為這本書的內容是寫一些草藥的功效,所以這本草就是草藥的意思,一本非常好的書,裡面記載了很多草藥。
-
意為用草藥治病的經驗,這本書記載了多種藥材,是中國古代的一本藥書。
-
在中國古代,藥理學和藥物書籍被稱為本草。 書中收錄了1892種藥物,其中植物藥1094種,其餘為礦物質等藥物,374種藥物是李世珍新新增的。 該書附有1109張藥物圖紙和11096張處方,其中8000多張是李親自收集或起草的。
每種藥物分為解釋、解釋、正確和錯誤、治療、氣味、適應症、發明和處方。 該書不僅解釋了以往本草學的諸多錯誤,綜合了大量的科學資料,還提出了一種比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特別是該書按照“從便宜到貴”的順序排列動物用藥,記錄了動物適應生活環境的重要資訊。
-
《本草綱目》中的“本草”是中醫的總稱。 它也指記錄中醫的書籍。
《神農本草》是古代名著的省名。 因為筆記中有很多草藥,所以被稱為“本草”。
“本草”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漢書平地記》中,而《漢書文藝編年史》則沒有記載。
到了南朝梁阮曉旭的《七記》開始記載《神農本草》,共計365種藥; 陶弘景又為“名醫”添了365種。
唐先清、蘇公、長孫無忌等人修訂了《本草綱目》,在《本草綱目》中增加了十四種藥材。
宋嘉友中張玉璽等複方藥82種,為“嘉友補本草”; 正中、曹孝忠等,修改為《正和重構本草》。
明代,李時珍集眾人說,審改謬誤,刪復補闕,撰寫了《本草綱目》52卷,收錄了1892種藥方11000餘條,是《本草綱目》的摘要。
神農《本草綱目》原著已遺失,有清代孫星炎的彙編。
本草]《神農本草》:青青衣江草——桑水養氣益人。
國平勤勤懇懇。
滋養腎臟,出汗背部。
汁液嫩,根和草滋潤了靜脈。
桃楊心菊補肺。
人參心公尺滋養胃。
善良的上帝氧氣教育人並喝醉了。
本草是中草藥的另一種說法。 古人有大量以本草命名的中藥著作,如:《神農本草本草》《吳樸本草本草》《本草新修訂本草》《食療本草本草》《海藥本草本草》《本草綱目》《滇南南本草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精華》《本草綱目》《孟謙本草綱目》, 本草、半本草、正姚本草、易讀本草、新本草、新本草、本草、神農本草、
《本草綱目》共52卷,收錄藥品1892種,其中新藥374種,收錄醫方11096條,書中還繪有精美插圖1160幅,處方11096條(其中8100多條由李世珍親自收集起草),約190萬字,分為16個部分, 60個類別。每種藥物分為以下幾項:解釋(確定名稱)、吉傑(描述原產地)、正確性(糾正以往文獻中的錯誤)、修復(加工方法)、氣味、適應症、發明(前三項是指對藥物功能的分析)和處方(收集在民間流傳的處方)。 書中收錄的植物藥有881種,附物61種,共942種,加上已命名的未使用植物153種,共1095種,佔藥物總數的5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