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麗·居里。
他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並發現了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鐳和釙(pō),一生中兩次獲得諾貝爾獎。
他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二屆諾貝爾化學獎)。在幾年研究鐳的過程中,居里夫人產生了普通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 特別是因為她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榜樣激勵了很多人。
中文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外文名: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居里別名:居里夫人。
國籍:法國。
出生地:波蘭華沙。
出生日期:1867年11月7日。
逝世日期:1934年7月4日。
職業: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
畢業於:索邦大學。
主要成就: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沒收。
-
瑪麗亞·斯克洛多斯卡-居里(1867 年 11 月 7 日 - 1934 年 7 月 4 日),俗稱居里夫人或居里夫人,是波蘭裔法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物理和化學獎)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在不同科學領域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 她是巴黎大學的第一位女教授。 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一起搬到了先賢祠,成為第一位因自己的成就而被埋葬在先賢祠的女性。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她用英語創造的放射性理論,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並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居里夫人用她發明的移動X光機協助外科醫生。 他於 1934 年在法國上薩瓦省的一家療養院去世,享年 66 歲。
-
我相信你聽說過居里夫人這個名字,我在暑假期間讀了一本關於居里夫人生平的書。 讀完後,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庫里夫有很多啟示,我永遠不會忘記。
居里夫人是乙個貧窮的波蘭女孩,後來成為兩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她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科學的渴望使她成為我最欽佩的人。 書中最感人的是他在巴黎的時光,當時他生活在貧困中,早起晚睡,以免打擾他從姐姐家搬到乙個寒冷的小閣樓。 巴黎的冬風刺骨,薄薄的被子根本抵不住寒冷,於是他把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被子上,以增加一點保暖。
夏天,他穿著打補丁的裙子和紙板鞋。 就這樣,他在索爾本大學度過了自己的時光。
經過她和丈夫多年的研究,終於從含鈾礦物中發現了鐳和釙。 大部分獎金都捐給了窮人。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她是乙個謙虛無私的人,乙個關心人民的人。 她更是乙個愛國的人,小時候就知道國恥,有遠大抱負,長大後一定會洗去自己的恥辱。
居里夫人給我的啟示是:熱愛祖國,一生報效祖國,活得簡單,靠自己的力量生活,獨立自主,有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自信,堅強,勇敢,樂觀生活。 我們必須牢記這一點,值得學習。
-
說起居里夫人,大家可能都不陌生。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壯舉——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分離它們——不僅是通過大膽的直覺,而且是通過在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條件下工作的熱情和堅韌來實現的,這在實驗科學史上是罕見的。 不妥協的居里夫人成功了。
這讓我想起了生活中有些人,他們因為小小的挫折而陷入困境,尋找生活。 正因為如此,他們屈服於命運和妥協。 現實生活是殘酷的,沒有它的地方就很難生存。
適者生存,這是不變的法則。 只有不妥協於嚴酷的現實,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才能迎來光明的未來。
居里夫人和貴族卡西公尺爾相愛了。 然而,由於家系的差異,男孩的父母堅決反對,卡西公尺爾最終屈服於父母。 馬利亞非常痛苦。
憑著頑強的意志,她最終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前往巴黎求學,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憑藉她不妥協的性格,居里實現了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壯舉。 也迎來了她的一段美好的婚姻。
居里夫人和她未來的丈夫非常恩愛,一起努力完成偉大的事情,兩次獲得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生活在被占領和蹂躪的波蘭,失去了自由。 但她並沒有在這一生妥協,她依靠的是她對工作的熱情和奉獻精神,以及她對夢想的渴望。 她走上了正確的道路——一種獻身於科學和科學研究的偉大精神。
居里夫人在科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並獲得了財富。 但居里只為研究而研究,為工作而工作,為理想而研究工作,根本沒有物質利益的概念,所以居里夫人放棄了這筆可觀的財富。 她在物質利益上毫不妥協,這是現實的人很難做到的。
誠然,人類需要現實的人,他們的工作報酬很高。 雖然也有人為科學殿堂做出了貢獻,但品格低下,而創立熱傳導學說的鮑利埃,在嚴酷的權力鬥爭中,時而效忠拿破崙,時而效忠路易十八,拿破崙捲土重來,他再次宣誓跪拜在自己的腳下。 這讓我們想到:
乙個具有高尚個性的科學家是真正偉大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不妥協的精神造就了她非凡的一生,這是我欽佩的。
-
颱風吹強風,颱風吹,人們掙扎。
居里夫人,出生於波蘭華沙,畢業於巴黎大學,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放射性研究的先驅,素有“居里夫人”之稱。他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和鐳,並成為世界上第乙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