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枯萎病和枯萎病非常相似,如何區分番茄枯萎病和枯萎病?

發布 三農 2024-07-07
1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這兩種疾病會使番茄植株枯萎甚至死亡。 識別莖的最簡單方法是縱向切割莖並將其放入裝滿水的透明玻璃杯中。 如果有粘液溢位,則為細菌性枯萎病,如果沒有粘液溢位,則為枯萎病。

    Rosotanacy 最初是一種細菌性疾病,葉子有不同程度的乾燥,植物基部有不定根,莖空心,西紅柿枯萎。 如果切開莖的基部,可以清楚地看到維管束的顏色已經變成了棕色。 正是因為這些維管束被破壞,養分和水分不能正確地向上運輸,導致西紅柿枯萎。

    蔬菜藥網專家提醒大家,如果不定時出現番茄菌性枯萎病,就會多次枯萎死亡,給菜農帶來巨大損失。

    鐮刀菌枯萎病通常在種植後開始出現。 病害初期,靠近地面的葉子變黃,最後變成褐色而死,枯葉留在莖上不脫落; 有些莖的一側有黃色的葉子,另一側有正常顏色。 也有一些枝條有一半黃葉和一半正常葉子。

    病害嚴重時,病葉自下而上,最後只剩下頂葉,其餘的都死了。 病情較輕,只有靠近地面的黃葉,其餘均正常。 病株根部為褐腐病或區域性壞死,莖基部解剖時維管束呈黃褐色。

    蔬菜醫學網的專家認為,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與細菌性枯萎病不同,是植物的葉子在患上這種疾病後會變黃,潮濕時,莖的基部往往會長出粉紅色的黴菌。 此外,細菌性枯萎病對根系的危害較小。

    控制這兩種疾病的有效方法是用化學物質澆灌根部,但要採取預防措施。 在選擇藥物時,最好選擇內吸性較強的藥物,如氯溴異氰尿酸、銅松香酸等。 對於無病的西紅柿,可以使用含有鏈黴素、間生黴素和殺雄激素的保護性噴霧劑來預防細菌性枯萎病。

    對於鐮刀菌枯萎病的防治,多菌靈+甲嘧啶+噁嗪可作為根部灌溉,效果顯著。 死於該病的番茄植株不應丟棄在溫室中,而應在土壤消毒的同時深埋在溫室外。 茄枯萎病和枯萎鐮刀菌可以通過自來水傳播,洪水可導致病原體迅速傳播。

    因此,專家提醒大家,嚴禁在有死樹症狀的溫室內進行水淹灌溉。 並注意澆水前灌溉根部。

    在施肥時,要注意氮肥的合理使用,多施用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植物的抗病性。 同時,注意培育強根。 鐮刀菌枯萎病和細菌性枯萎病是感染維管束、阻斷血管運輸並影響水和養分運輸的疾病。

    如果患病番茄植株的莖皮粗糙,有氣生根,則為細菌性枯萎病。 鐮刀菌枯萎病沒有氣生根。 此外,莖也可以在清水中切割和擠壓。

    如果存在細菌膿液,也可以診斷為番茄細菌性枯萎病。 細菌性膿液是細菌性病害的特有症狀,細菌性枯萎病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很短,在高溫乾燥的土壤下死亡時間為2-3天,在低溫土壤濕度高的情況下死亡時間約為7天。 鐮刀菌枯萎病的病程較長,從發病到死亡,可長達 20 天至 1 個月。

    這也可以作為診斷的參考。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番茄細菌性枯萎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影響莖葉,一般在成蟲期,先是頂葉枯萎下垂,然後是下部葉萎蔫,最後是中葉枯萎,還有一側葉片先萎蔫或全株葉片同時枯萎。 病害初期,患病植株白天枯萎,傍晚恢復,病葉呈淺綠色。 如果發病後土壤乾燥,溫度高,整株植物在2 3天內枯萎,如果溫度低,連續下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患病植物可以持續5 7天然後死亡,但葉子仍保持綠色或淺綠色, 所以它被稱為細菌性枯萎病。

    可能會發現患病的莖被水浸泡,然後出現褐色斑塊。 病莖橫截面顯示維管束呈褐色,嫩莖用手按壓,可見白色細菌液從切片上的維管束溢位,是細菌性枯萎病的典型症狀。

    鐮刀菌枯萎病又稱枯萎病,是一種土傳細菌性病害,主要影響根莖。 一般開花期開始,初植株中下部葉片在中午左右枯萎下垂,早晚恢復正常,葉色略淺,像缺水的症狀,最後枯死,但葉子不脫落。 有時只有植物的一側受到影響,另一側正常生長。

    莖的基部在靠近地面的地方被水浸泡,潮濕時會產生粉紅色的黴菌,即分子孢子體和分生孢子。 病莖的橫截顯示維管束呈棕色,無菌液通過手擠壓滲出,這是與細菌性枯萎病的主要區別。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細菌性枯萎病和枯萎病都是茄屬植物的重要病害。 從表面上看,這兩種病害相似:都是土傳病害,連作病害嚴重; 病害發作後,植株出現地上枯萎。 在疾病開始時開始枯萎的葉子遲早會恢復; 雨後低窪地和晴天天氣嚴重; 患病植物的維管束都變成了棕色。

    然而,這兩種疾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細菌性枯萎病是一種細菌性疾病,而枯萎病是一種真菌性疾病。 此外,從發病機制來看,兩種疾病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

    病害初期,枯萎植株莖基部皮質浸水逐漸變褐,植株自下而上逐漸變黃枯萎。 但是,細菌性枯萎病沒有這種氾濫,植株的上部先萎蔫,其次是下部,最後是中間的枯萎。

    鐮刀菌枯萎病植物通常一側枯萎,另一側正常,或者至少是田間的一些植物,但細菌性枯萎病幾乎不存在。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番茄細菌性枯萎病是一種由茄假單胞菌感染引起的細菌性疾病。 一般來說,當番茄植株長到30厘公尺左右時,細菌性枯萎病植株開始出現症狀。 首先,頂部的葉子枯萎下垂,然後下部的葉子枯萎而不變黃,中間的葉子最後枯萎,還有一側葉子先萎蔫或整個葉子同時萎蔫。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番茄枯萎病的含義:

    番茄枯萎病又稱細菌性枯萎病。 在幼苗階段不存在症狀。 該病始於番茄坐果初期。

    首先,頂部的葉子枯萎和下垂,然後下部葉子枯萎,中間的葉子最晚枯萎。 患病植株在白天中午開始明顯萎蔫,晚上恢復正常。 這時,如果土壤乾燥,溫度高,整株植物會在慶祝2或3天後枯萎,直到死亡。

    如果溫度低,連續降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患病植物在死亡前可以持續一周左右,植物死後仍保持綠色。 病株莖基部的表皮粗糙,常產生大量不同長度的根。 當天氣潮濕時,患病的莖上可能會出現 1 2 厘公尺的斑塊,這些斑塊被水漬,然後呈褐色。

    細菌性枯萎病是由茄假單胞菌感染引起的細菌性疾病。 該病主要與病株在土壤中的殘骸一起存活1 6年。

    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

    1.輪作。 病原體與菌絲體或厚壁孢子一起在土壤中越冬,並在第二年從西紅柿幼根或傷口侵入宿主,導致疾病發生。 因此,與非茄科作物輪作應實施3年以上。

    2.床土的消毒。 使用新土,每平方公尺床面摻入8 10 g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4 5 kg細土與4 5 kg細土混合,播種時用藥用土墊床並覆蓋種子。

    3.種子消毒。 將種子在52度的溫水中浸泡30分鐘,或將種子浸泡在500倍的500倍多菌靈可濕性粉中1小時,洗淨後發芽播種。

    4.藥物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或用10%雙效液灌溉根部200次,每7-10天一次,連續灌溉2-3次。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番茄枯萎病的症狀:葉子,莖。

    1. 刀片

    雖然在幼苗階段有感染,但不會出現症狀。 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頂、下、中葉相繼枯萎,一側葉片先萎蔫或整葉同時萎蔫,中午明顯,傍晚後恢復正常。

    如果土壤乾燥,溫度高,幾天後就會死亡。 病植株枯萎的死亡時間很短,植株死亡時仍保持綠色,只有葉子的顏色稍淺,故稱為細菌性枯萎病。

    2. 莖

    病莖的表皮粗糙,在莖的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在濕度高時,在病莖上可以看到1 2 cm的斑塊,這些斑塊最初是水浸泡的,然後變成褐色。 病莖的維管束變成褐色,病莖被水平切割,用手擠壓或滋潤,維管束在切面上溢位白色細菌溶液。 區分細菌性枯萎病和枯萎病的乙個重要特徵是它起病迅速,嚴重的疾病在 7 至 8 天後死亡。

    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

    1、農業防控

    2、加強田穗管理:選高旱地,及時早播種,提倡養分碗苗,減少根害,高溝深溝,合理密植,雨後及時排水溝渠,防止積水,適當增加氮肥和鉀肥,注重耕作技術,調節土壤酸度, 及時清除病老葉,增加田間通風透氣和透光性。

    3、清掃花園:及時拔出病株,倒入病洞內20石灰水消毒。 收割後,將病渣清除,將田地從田地中取出掩埋或焚燒,將土壤翻得很深,以加速病渣的腐爛和分解。

    2.生物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3 600-800倍的中生黴素,或72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加4000倍液體噴霧,或3000億克螢光假芽孢桿菌粉劑6500克公頃根灌溉,或10億EFU克多菌,每畝稀釋根部後製劑680克。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 - 番茄枯萎病。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主要是由於植物高溫高濕環境中病蟲害的發生。 溫度應保持在25度左右。 土壤濕潤,不宜澆水過多。 在發生疾病時,應及時使用植物專用驅蟲劑。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有症狀的番茄枯萎病已成為一種毀滅性的疾病,可以在幼苗階段感染,通常在開花和結果階段。 患病的植物死亡時仍然是綠色的,它們的葉子變得蒼白和枯萎。 病莖的中下皮層粗糙,常生長不定根和不定芽。

    病莖的維管束呈黑褐色,用手在高濕度下擠壓,白色細菌溢位。 病因和規律 病原體通過雨水、灌溉水、害蟲和農具傳播,主要來自根或莖根部的面板孔和傷口。 當條件合適時,病原體在維管束內迅速繁殖,並沿導管向上擴張,阻塞導管並阻礙水的向上輸送,導致枯萎。

    在高溫、高濕、酸性條件下易發病害,根系損傷、排水不良、種植溝低可加重病害。 番茄細菌性枯萎病的症狀、原因和防治措施有哪些? 預防措施:選擇抗病品種或抗病砧木,種植嫁接苗; 適當施用石灰調節土壤pH值; 高犁的種植不宜太深; 經常用少量水灌溉,及時清除田間積水; 早犁早鋤,避免根部受傷; 立即清除患病菌株並用石灰消毒; 病害初期,用20%非考唑可濕性粉劑或3%間黴素可濕性粉劑灌溉根系。

    細菌性枯萎病是由病原體感染引起的傳導功能受損。 常見的化學物質只能殺死土壤和毛根中的細菌,但很難到達維管束內部進行消毒。

    生病時,應迅速消毒修復受損細胞,恢復傳導功能。 傳統醫學不具備修復受損細胞的能力。 茄紅芪具有急性和重症的特點,需要繼續使用藥物來減少細菌來源的數量,控制細菌的繁殖率。

    常用的耐藥藥物太多了,如果重了,就擔心造成藥物損傷,導致藥物少。 傳統醫學常用藥灌溉根系,但當病害高時,土壤含水量高甚至飽和,很難用藥灌溉根系,殺死土壤和根系中的細菌。

    上述原因使得細菌性枯萎病的發生率難以利用。 中藥製劑青古力因其獨特的優勢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青谷是由20多種中藥材螯合發酵而成。

    它與植物相容,安全性高,不產生電阻,可連續使用。 它含有魚腥草和紫草,可修復受損細胞並促進傷口癒合。 上述特點與細菌性枯萎病的病因相對應,因此中藥在防治番茄菌性枯萎病等疑難病害方面具有優勢。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究其原因,其實就是裡面有毒素,當土壤特別乾燥的時候,就會產生這樣的毒素,第一點最好的解決辦法其實就是進行全方位的澆水,第二點要全面光照,第三點要注意施肥,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細菌性枯萎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是一種細菌性病害。 合理施用氮肥,增加施用鉀肥、中微量元素,必要時施用完全分解的有機肥或植物灰作為根部追肥;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如果西紅柿枯萎怎麼辦? 告訴你1個更容易解決的“秘密”。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細菌性枯萎病的原因:

    細菌性枯萎病是一種細菌性疾病,是一種土壤傳播的疾病。 多年來,該病在連作地塊嚴重,如雲南紅河地區,許多溫室種植10年,細菌性枯萎病發生嚴重。 已經存在多年的病原體經常潛伏在土壤中並大量繁殖。

    植株生長弱,抗病性差,易死,易死。

    發病機制:

    細菌從根或莖的傷口和氣孔侵入,並在維管組織中擴散,造成導管堵塞,維管束損傷,當中午光線較強時,需要更多的水,但實際上輸送的水較少,葉子自然枯萎。

    枯萎病防治措施:

    1.將患病的番茄植株連根拔起,在病洞中撒上適量的生石灰或植物灰或20%的石灰水,以防止病害傳播。

    2.注重水肥管理,做到氮、磷、鉀的合理組合; 雨後及時排水,避免洪水氾濫,可能導致膨脹。

    3.對於未感染病害的植物,可施用葉面噴施或根部灌溉微生物劑,增強番茄植株的抗病性,從而防止番茄細菌性枯萎病。

    4.細菌性枯萎植物根部或莖基部的傷口侵入,成蟲可造成植物傷口,因此在成蟲損害嚴重的地塊應施用殺蟲劑。

    害蟲防治。

    5.當番茄細菌性枯萎病的最初症狀出現時,用600倍4%嘧啶核苷抗生素,或4000倍72%農用鏈黴素硫酸鹽可溶性粉劑,或4000倍新植物黴素灌溉根部,每株灌溉一次,8-10天,2-3次。 或嘧菌酯-苯醚甲環唑混懸液1500倍+40%多菌靈-五氯硝基苯800倍+2%春利黴素可濕性粉根灌溉處理。

    當細菌性枯萎病發作嚴重時,可以嘗試施用醋酸辛胺進行根部灌溉,每株植物用一公升農藥溶液灌溉,每7-10天灌溉一次,連續使用2-3次,可以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7-07

1)隔離。首先,檢疫部門應嚴格控制線蟲的引入和傳播。 種植者應檢查果園是否有線蟲,並採取嚴格措施防止線蟲進入乾淨的土壤。 種植時應採用根無虫的幼苗,最好是經過檢疫的幼苗。 >>>More

8個回答2024-07-07

番茄細菌性枯萎病是一種細菌性疾病。 建議用銅或喹啉銅或噻黴素銅等銅製劑灌溉根部,同時噴施細菌性農藥如美生黴素或鏈黴素或鋅噻唑或春黴素等,加葉面肥。 (嚴重的葡萄藤症狀也可與高濃度的上述產品合用,用於葡萄病或注射)。 >>>More

7個回答2024-07-07

去農資公司問問,農藥在哪裡賣。

7個回答2024-07-07

今天我們去瓜田的時候,發現我們種的西瓜感染了病菌和壞死,所以我們準備使用殺蟲劑!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些關於西瓜種植預防病菌的常識。

11個回答2024-07-07

藤枯病主要表現在莖葉上,莖和藤在病害部位有白褐色條紋,嚴重時有縱向裂縫,濕度高時流出紅色粘稠物,莖內木質部腐爛並逐漸變成絲狀。 藤枯病發生在葉片上,最初的病斑是圓形或不規則的綠色斑點,逐漸變成黑色或褐色,主要特徵有三:一是葉斑較大; 二是葉斑上有輪條紋和小黑點; 第三,空氣濕度小,容易開裂和穿孔。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