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面的狀態是第一次冥想的狀態嗎? 謝謝 20

發布 健康 2024-07-28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它離第乙個禪宗的境界還很遠。 你所處的境界和我差不多。 坐了一會兒,感覺身體被一層氣體包圍著,連呼吸都感覺不到。 我聽得很清楚周圍的聲音,但我不想聽,我莫名的高興。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用你的整個身體呼吸!? 沒有呼吸這回事,但他們都用肺呼吸,有一種叫做胎兒呼吸的東西。

    禪修的更高境界是根本沒有心,也就是說,它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變得虛無,只有乙個意識。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北阿哈瑪經》和《巴利文大藏經》中都有關於禪那的教義,如《大念經》和《沙芒經》的《長經》的南傳、《雜七》的《阿毗達摩法》和《阿毗達摩佛法註解》等。 一般來說,禪修有五個分支,即尋求喜樂和幸福的狀態,需要通過比較經文和個人的禪修經驗來判斷。 另一方面,“對於楚禪來說,聲音是一根刺。 從確認的角度來看,可以區分出與禪宗五支相對應的特徵、功能、發生和近因,在達到禪宗的五種自足,即轉向、進入、住住、離開和觀摩之後,可以一一辨別它們。 從終極觀點來看,初禪的目的是業力條件之一,屬於概念層面,即十重、十無、十自發念、慈悲喜四無量、厭食念、四界分,最常見的是阿那境界的思想, 也就是說,收入和呼吸的想法。

    跟我說說一些個人的經歷,看到樹葉搖曳,秋天落葉,冬天下雪,感覺像一部無聲電影,或者想象佛陀涅槃時,像花朵從天而降,很安靜,遠離悲傷、憤怒和對聲音的追尋,僅供參考。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瑜伽士論地論》第十一卷,《三摩地與佛法》地方分部的第六卷,“第二次的第一次禪修”。 說你很高興出生。 五法因目睹此而斷絕。

    據說慾望會帶來快樂。 渴望引起擔憂。 壞就是不好。

    不友善引起的擔憂。 壞是領先。 ”

    這大概是關於第一次禪修的境界,為什麼第一次禪修叫“離開生命的喜悅”,而“離開”的意思是離開,留下什麼? “我想高興。 渴望引起擔憂。

    壞就是不好。 不友善引起的擔憂。 壞是領先。

    就是要離開這些東西,而這五樣東西就像我們眾生在慾望領域中的病毒,它們是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源。

    打個比方,有的人很有錢,有的人很窮,有的人不僅窮,還欠了很多債,當然債是很痛苦的,現在債主終於還清了債,所以對他來說,雖然還是沒錢,但是比欠別人的時候要幸福多了。

    “離去的喜悅”的“喜悅”是指與此類似的感覺。 離開慾望的領域,“慾望被誘導”。 渴望引起擔憂。

    壞就是不好。 不友善引起的擔憂。 壞是領先。

    這五種煩惱,是一種類似於病醫的快樂。

    首先是“沒有來自岩石的嫉妒”,然後是“生活”,“生活”是什麼? “他還完成了五法的修持。 據說是幸福和幸福的。 和三摩地。 同樣是五種,“離開”就是離開五種情況,上面已經說過了,現在是“出生”。

    “Away”是減法,“raw”是加法,等於乙個水桶,“away”相當於乙個比較流行的詞叫“空杯心態”,桶的容量恢復,桶裡的東西可以倒出來,這樣其他東西就可以裝了。 扔掉你不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慾望和快樂”。 渴望引起擔憂。

    壞就是不好。 不友善引起的擔憂。 壞是領先。

    這五種方法,這叫做“分離”法。 然後把你需要的東西放進去,那就是“喜樂和喜樂”。 和三摩地。

    這五種方法,這叫做“出生”法。

    就這樣,一減一加,一與生活分離,總和就是第一次禪修——離開生命的喜悅。 所以禪宗怎麼說是固定的,不是粗獷的那麼簡單,說是搞禪,坐禪,打禪,都是咒語,原因不明,就是妄談禪和視堂,那一定是禪宗和禪宗, 而且它不是固定的,它不叫冥想,它幾乎和進入夢境一樣。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7-28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速度,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這是正確的。 在科學中,物體速度的變化和運動方向的變化統稱為運動狀態的變化。 可以看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More

23個回答2024-07-28

姑娘,你聽說過“七年之癢”嗎? 我希望你此時的問題不是七年之癢的消極方面。 但我還是想提醒你冷靜下來。 >>>More

38個回答2024-07-28

這確實是乙個好情況。 如今,有很多人的足部健康狀況很差,患有甲溝炎。 有必要找一些更專業的修腳店進行修腳。 目前,這樣的門店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未來的發展也不錯。

6個回答2024-07-28

光線不足:榕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如果長時間放在陰涼處,植物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這會導致生長不良,從而導致葉子脫落。 通常把它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全天接受光照,但在夏天,它應該適當遮蔭,以免葉子曬傷。 >>>More

6個回答2024-07-28

就像,現實中不乏這樣的人。 例如,我。 路上的感覺不是“憤世嫉俗”,只是“不羈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