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心理學的功能是什麼,什麼是群體,它的作用是什麼?

發布 社會 2024-08-04
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在陽光下向前看。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群體是個人的對立面,是個人的共同體。 不同的個體根據某些特徵組合在一起,進行共同的活動,並相互影響。

    個體往往通過群體活動達到參與社會生活、成為社會成員的目的,在群體中獲得安全感、責任感、親情、友情、關懷感和支援感。

    組型別:

    1.根據群體成員互動的目的和性質,可以將群體分為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這是心理學家E.Mayo首先描述的Mayo,1931)在霍桑實驗中。

    2、根據群組大小和溝通方式,可分為大群和小群。 邊界是模糊的,因為組的大小是相對的。

    3、根據群體成員對群體的心理嚮往,可將群體分為成員群體和參照群體。

    1、完成組織任務,實現組織目標,組織即組織之群。 作為乙個群體,它只能在活動中生存,它的活動是為了完成組織的任務。

    小組是由多人組成的有機組合,具有開展活動時乙個人所不具備的優勢,成員們為了共同的目標相互配合,發展彼此的長處,補短,使小組產生巨大的動力,推動活動順利進行,圓滿完成任務。

    2、滿足小組成員的各種需求。 群體的這種功能是指群體對個人。 一旦乙個團體形成,其成員的各種需求就會通過依靠它來滿足。 而組本身恰恰具有此功能。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群體心理包括畢州從眾、競爭、合作。

    群體是一群人,其成員為了達到一定的共同目標而具有一定的心理聯絡、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的群體,是人們在特定的生活和交流條件下形成的社群。

    種群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小組成員有共同的需求和目標;

    2、小組具有一定的結構形式,使成員處於一定的關係中,經常相互接觸、影響和互動,完成共同的任務;

    3.群體有自己的規範,群體成員有一定的心理傾向或態度,對他們產生影響和制約。

    Swarm 功能:

    1.群體的社會功能。 在完成某項目標任務的過程中,群體比個體有更大的優勢。

    2.小組的個別職能。 小組成員需要感到安全、親和力和歸屬感、成就感和自尊。

    正式團體和非正式團體:根據團體組成原則,可分為正式團體和非正式團體。 正式團體是在正式檔案中明確規定的團體,其成員有固定的編制和明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分工。

    非正式團體在官方檔案中沒有定義,其成員基於一些共同的興趣、觀點、愛好,並受到感情的束縛。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以上大致是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定義的群體,下面我將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心理群體的定義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具有共同心理目標或心理訴求的人。 擁有共同的心理目標或訴求的前提是他們的目標或訴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他們會有這些心理目標或訴求。 導致這種不令人滿意的外部條件是上面定義的事件或演講。

    也就是說,當外部因素導致某一群人無法達到或威脅到他們的預期目標時,他們就會形成乙個群體。

    同時,這種心理訴求往往是無意識的。 而這個事件真的觸發了這種無意識狀態。 例如,網際網絡上有乙個例子,火車站的人群不屬於心理群體。

    但是當車站發生恐怖事件時,這群逃跑的人可以組成乙個群體,也就是這個時候,這群人的生存需求因為恐怖事件而被無限放大,所以在這段時間裡,這群人有乙個共同的心理訴求,那就是“活下去”, 於是形成了乙個小組。

    那麼,為什麼在公司裡一起工作的人不能被稱為乙個團體呢? 因為在工作中,雖然大家的共同目標是在團隊內把專案做好,但這個傳統意義上的群體是由分工完全細化的個人組成的,每個人的目標其實都和群體的目標不同。 就像眼前火車站的人群一樣,他們把坐火車當成去不同地方的手段,甚至只是享受坐火車的感覺,所以每個人的目標都不一樣。

    同理,工作中的工作只是一種手段,他的目標是賺錢生存,人們在正常工作時會得到相應的報酬,他的目標可以得到滿足,所以這種心理吸引力極小,被每個人生活中的其他需求所取代。 但是,當這種真正的心理訴求,即“獲得足夠的錢來生存”的目標被摧毀時,他最低的心理訴求就會被激發出來。 這個時候,這群人就叫乙個群體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家公司處於破產或裁員階段時,員工有時會自主結合,因為此時他們的生存目標受到挑戰,因此也激發了他們的心理吸引力。

    所以我個人認為,判斷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是不是一群人? 或者,即使人們通過虛擬國家網路聚集在一起,他們是否構成乙個群體? 他們是否具有最基本的心理訴求,這種心理訴求目前能否得到滿足?

    當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時,這樣一群通過真實場所或虛擬世界聚集在一起的人,就是乙個心理群體。

  5.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有乙個分支叫做群體心理學,是一門主要研究群體心理學的現象和特徵的科學。

    關於群體心理學的特徵問題,我推薦一本名為《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研究》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古斯塔。 勒龐的書在群體心理學領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因此,如果你真的對群體心理學感興趣,我建議你閱讀《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研究》。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下我對群體心理特徵的理解和看法,以及群體心理學與個體心理學的區別。

  6.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常見的群體心理效應有:1、羊群效應反映櫻花帶是人們的從眾心態,在羊群中,羊群追隨領頭羊的腳步。社會上也是一樣,乙個領袖一出現,人們就會追隨他的腳步,模仿他的行為。

    2.第一因果也稱為第一印象效應,當我們與他人交流時,我們會對他人產生第一印象,這將影響我們未來的互動。 第一印象是主觀的、片面的,很容易形成認知偏差。 3.近似效應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最近的印象會強烈影響我們對這個人的看法。

    4.刻板印象:人們會忽略人、脊梁、事物的差異,而概括到整體,認為整體與個體具有相同的特徵。 5.觀眾效應當有其他人觀看時,個人行為的效率會得到提高。 6.社會慣性在與其他人一起從事某項工作時,個人行為的效率會降低。

相關回答
4個回答2024-08-04

社會心理學研究群體問題由來已久,早期的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民族、群眾等一些大群體問題。 1859年,他們創辦了《民族心理學與語言學》雜誌,發表了《民族心理學序言》一文,認為社會心理學的任務是從心理方面理解民族精神的本質,揭示民族精神活動的規律。 馮特發展了民族心理學的思想,提出民族心理學應該採用一種不同於生理心理學的方法作為一門實驗科學,即通過分析文化產品——語言、神話、習俗、藝術等來研究民族心理學的問題,並於1900年出版了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學》合集。 >>>More

5個回答2024-08-04

有一首歌說:一分錢,難渡海; 人們划船並啟動了大帆船。 什麼是集體? >>>More

4個回答2024-08-04

團隊和團體之間的區別。

組的概念: >>>More

15個回答2024-08-04

弱勢群體,又稱社會弱勢群體和社會弱勢群體,在英語中被稱為社會弱勢群體。 它主要是用來分析現代社會經濟利益和社會權力分配不均,以及社會結構不協調、不合理的概念。 它是社會學、政治學和社會政策研究等領域的核心概念。 >>>More

6個回答2024-08-04

群體感應是最近越來越受到關注的一種機制,許多細菌都具有這種能力,即分泌一種或多種自誘導劑,細菌可以感應這些自誘導劑來判斷微生物群落的密度和周圍環境的變化,當菌落數達到一定閾值(菌落數或菌落數), 啟動相應系列基因的調控表達。調節細菌的群體行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