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教你乙個新方法。 首先,列出如圖所示的表格。 然後根據你的取樣脈衝值的正負值,判斷極性碼,正值為1,負值為0,其次,根據取樣脈衝值落在哪個區間,然後得到段碼,例如,在圖中,脈衝值落在512-1024的範圍內, 這是在第七段中,所以段落程式碼是 110。
最後將脈衝值減去區間的最小值,除以相應的量化區間,去掉小數點後,再轉換為BCD碼,最後得到編碼器。
的輸出程式碼集。
-
首先,根據取樣脈衝值的正負值確定極性程式碼。 正值為 1,負值為 0。 然後,根據取樣脈衝值所處的間隔,獲得段落程式碼。
例如,如果脈衝值落在 512-1024 的範圍內,則它在第七段,因此段落程式碼為 110。 最後,從區間的最小值中減去脈衝值,除以相應的量化區間,去掉小數點後,再轉換為BCD碼,最後得到編碼器的輸出碼集。
-
第一步是根據樣品值的極性確定第乙個符號程式碼。
第二步,根據樣本值確定該值位於8個段落中的哪乙個,即確定段落程式碼。
第三步是根據樣本值的大小確定段落中的哪個區間(共16個區間),即確定段落內程式碼。
要求:記住 13 行程式碼中段落程式碼的開頭,以及每個段落的量化間隔。
示例:使用 13 折線 A 定律編譯基數 mu 的正碼,將歸一化的 1 劃分為 2048 個定量單位。 設定輸入輸出訊號x的取樣值為+1270,找到程式碼組。
取樣脈衝值×1270已知,程式碼集的8位程式碼為c1c2c3c4c5c6c7c8
因為 x>0, c1 1
因為 x>1024 和 x
-
A定律13折線編碼器編碼的立橋位數越大,誤差越小,通道利用率越低。
擴充套件:A定律13折線編碼器的原理是,在正8段和負8段中,正1和2段以及負巨集擾頻器1和2段具有相同的斜率,並合併為乙個部分。 因此,原來的16段線變成了13段線,所以也叫A律13段線。
13 位線性編碼是一種 PCM 編碼規則,對應於 ITU 標準推薦的 A 定律掩碼。
A-law 是由 ITU-T(ITU 電信標準局)CCITT 定義的用於脈衝編碼的壓縮和解壓縮演算法。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 A 律壓縮演算法。 在美國,MU定律演算法用於脈衝編碼。
如果量化器過載電壓為 1,相當於對輸入訊號進行歸一化,則 a 定律的對數壓縮 I 定義為 0 <=x <=1 a, f(x)=(ax) (1+lna) f(x)=(1+lna) 當 1 a <=x <=1, f(x)=(1+lnax) (1+lna)。
-
根據你的取樣脈衝值的正負值,判斷極性碼,正值為1,負值為0,其次,根據取樣脈衝值落在哪個區間,然後得到段碼,例如,在圖中,脈衝值落在512-1024的範圍內, 這是在第七段中,所以段落程式碼是 110。最後,從量程前方的最小值中減去脈衝值,除以相應的量化區間,去掉小數點後,再將倍氏純碼轉換為BCD碼,最終得到編碼器的輸出碼集。 我希望我能幫助你。
-
A-law 是由 ITU-T(ITU 電信標準局)CCITT 定義的用於脈衝編碼的壓縮和解壓縮演算法。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 A 律壓縮演算法。 在美國,MU定律演算法用於脈衝編碼。
如果量化器過載電壓為 1,相當於對輸入訊號進行歸一化,則 a 定律的對數壓縮 I 定義為 0 <=x <=1 a, f(x)=(ax) (1+lna) f(x)=(1+lna) 當 1 a <=x <=1, f(x)=(1+lnax) (1+lna)。
-
a 定律是用 13 倍線近似對數。
-
互補特性是通過折線實現的,折線既不同於均勻量化的直線,也不同於具有對數壓縮特性的平滑曲線。 雖然一般使用折線進行壓縮膨脹是非均勻定量的,但它既有非均勻(不同的折線有不同的斜率)量化,也有均勻定量(在同一折線的小範圍內)。 常用的數字壓縮技術有兩種,一種是13倍線A律壓縮,類似於A=的A定律壓縮特性。
另乙個是 15 倍線性壓縮,其特性約為 =255。 下面將主要介紹13倍線A定律壓縮技術,簡稱13倍線法。 關於15倍線法則的壓縮,請讀者閱讀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