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開啟窗戶通風,汞可以在 72 小時內在室內揮發。
汞是汞的俗稱,化學符號是元素週期表第80位的Hg,在室溫下是一種緻密的銀白色液態過渡金屬,是D區元素。 它通常用於製作溫度計。 汞的凝固點為°C,沸點為°C,汞在所有金屬元素中具有最小的液體溫度範圍。
汞化學性質穩定,不溶於酸或鹼。 汞在室溫下會蒸發,汞蒸氣和汞化合物通常具有劇毒(慢性)。
廣泛使用的溫度計、血壓計等裝置都造成了水銀容易汙染室內等環境問題,在室內打破水銀溫度計,不要驚慌失措,用一張紙就能立即看到肉眼看到的破碎的水銀珠(因為水銀的凝聚力非常大,用棉籤吸不住水銀, 這是極不科學、不負責任的說法)舉起來放進密封的水瓶裡,如果有小水銀珠可以用一張紙推到一起,水銀會自動聚集成乙個小球,然後收集起來。
為了安全起見,硝酸可用於擦拭受汞汙染的地板,以完全消除某些簡單化學品存在的汞汙染。 但是,絕對不可能用硫磺粉覆蓋該方法,因為汞在室溫下很難與硫化物結合,並且無法去除汞汙染。 為了徹底去除汞汙染,可以通過碘蒸氣燻蒸的方式對腔室進行多次燻蒸,直到碘化亞銅試紙不變色。
實驗證明,每天的汞洩漏可以用家庭常用的透明膠帶粘合收集,比紙片好,溫度計和血壓計的汞洩漏可以這樣處理。
-
一天之內就會消失,即使有殘留物也沒事,因為裡面的汞很少,通風一下就沒事了。
-
溫度計中的水銀碎了,大約需要10個小時才能蒸發。
一般情況下,如果溫度計壞了,要注意室內空氣的流通,開啟門窗,遠離水銀,防止水銀蒸氣被人體吸入而引起中毒。
溫度計的工作物質是水銀。 它的玻璃氣泡體積比上面的細管大得多。 由於體溫的影響,氣泡中的汞產生微小的變化,汞體積的膨脹使管內水的長度發生明顯變化。
體溫的變化在35到42之間,所以溫度計的刻度是35到42,每個度的範圍分為10個部分,所以溫度計可以精確到1 10度。
-
溫度計破碎的那一刻,它開始蒸發。
開啟窗戶通風,戴上手套,注意不要讓金屬手錶、戒指等接觸汞。
如果用量大,可以用一塊紙板什麼的直接颳到瓶子裡,用膠帶把小地方收起來,然後用濕紙擦拭,把加工過的東西放在瓶子裡,最好用水蓋住,以免揮發。
出門時,窗戶是開著的,汞積聚中毒,如果最近真的感覺不舒服,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血汞。
-
溫度計會破壞水銀,並在 2-3 個月內揮發。
如果水銀溫度計不小心壞了,玻璃杯內的水銀會流出,水銀在室溫下會揮發形成水銀蒸氣。
水銀溫度計:
水銀溫度計是一種溫度計,由玻璃製成,帶有一列隨著體溫公升高的水銀柱。 水銀溫度計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一些藥店有水銀溫度計。
第乙個溫度計是由伽利略在 16 世紀發明的。 但直到 300 年後,才設計出一種易於使用、可靠的溫度計。 水銀最後儲存在水銀球內。 當汞被加熱時,它會膨脹,沿著非常狹窄的玻璃管上公升。
因此,體溫的微小變化會導致玻璃管中的汞大幅增加。 測量體溫後,用力搖晃溫度計,將水銀放回球中。
1714年,加布里埃爾·瓦倫海特(Gabriel Wallenheitt)開發了一種水銀溫度計,該溫度計在水的冰點和人體溫度範圍內設定了乙個刻度。 一位荷蘭醫生用它來測量發燒患者的體溫,但溫度計仍然太大,大多數醫生都未能在短期內使用它。
1868年,德國教授溫德利希出版了《疾病與體溫》,其中他記錄了10000名病人的體溫變化,他使用的溫度計是阿爾伯特體溫計的兩倍大,一次記錄體溫需要20分鐘。
後來,在1867年,阿爾伯特設計了一種溫度計,可以快速準確地測量體溫,而且只有15厘公尺左右長。 不幸的是,阿爾伯特的溫度計出來得太晚了,無法幫助卡爾·溫德利希特。
1980年左右,會說話的溫度計被發明出來。 膜液晶溫度橙色口罩儀體溫正常時為綠色,低燒時為黃色,高燒時為紅色。 1988年,出現了一種電子呼吸脈搏溫度計,可以進行遙測。
-
不可以,當水銀溫度計(或溫度計)的頭部損壞時,裡面的水銀會溢位,但是當溫度高時,水銀會揮發,所以您不必擔心開啟窗戶通風。 汞有毒,洩漏後盡量避免接觸,減少蒸汽的吸入,切勿進入。
汞是唯一在室溫下呈液態的金屬,當含有汞的產品破碎時,汞就會蒸發。 而且,它具有特別好的吸附性。 汞蒸氣很容易被牆壁和衣服吸附,成為持續空氣汙染的來源。
雖然少量吸入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傷害,但長期大量吸入會引起汞中毒。
溫度計的一般用途是水銀溫度計,水銀溫度計需要旋轉到適當的位置才能清楚地看到水銀,從而讀取溫度,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More
您好,這就是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溫度計也被稱為“醫用溫度計”。 溫度計的工作物質是水銀。 它的液泡體積比上面的細管大得多。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