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資產變動。
1)增加了一些報告項。
舊準則中的非流動資產包括長期股權投資(不包括報表中的合計和合計專案)等14項,而新準則為17項,新準則中增加了7個報表專案:“可利用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長期應收款”、“長期應收賬款”、“生產性生物資產”、“汽油資產”、 “發展支出”和“商譽”。
2)部分報告專案已減少。
舊準則中的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等13項,而新準則中有11項,刪除了“應收補貼”和“攤銷費用”等專案。
3)部分專案名稱變了,內容也變了。
乙個。舊準則中的“遞延所得稅借方”反映了尚未轉售的會計與稅法之間的時間差異,並由企業按照損益表負債法的要求確定。在新準則中,將該專案改為“遞延所得稅資產”,以反映尚未轉售的會計和稅法之間的暫時性差異,並按照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要求進行計算。
灣。新準則中,“短期投資”改為“交易金融資產”,不僅改變了報表專案的名稱,也改變了其計量方法。在舊準則中,“短期投資”按成本和市場價值的較低者計量,而在新準則中,“交易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
三.舊準則中的“長期債務投資”專案,反映的是企業一年內不準備變現的各種債務投資的可收回金額。由於《金融工具準則》的出台,與長期債務投資的確認、計量和披露相關的會計問題由《金融工具準則》規範,長期債務投資按照金融工具分類準則重新分類為交易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利用的中首2金融資產。 因此,新準則中,舊準則中的“長期債務投資”專案分別變更為“交易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用**金融資產”。
可以看出,不僅宣告專案的名稱發生了變化,而且其公開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
d.舊準則中的“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務投資”專案,在新準則中改為“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中包括長期應收賬款、持有至到期投資、一年內到期或攤銷的長期攤銷費用等部分資產。
-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將同一交易或事項的會計政策從原會計政策變更為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 會計政策的變化包括已發行存貨成本的計量、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無形資產的確認等?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將同一交易或事項的會計政策從原會計政策變更為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 會計政策的變化包括已發行存貨成本的計量、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無形資產的確認、投資房地產的後續計量、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計量、收入的確認、借款成本的處理和合併政策。
會計政策變更的特徵是什麼?
1. 對於同一交易或事件;
2. 在指南允許的情況下指定或選擇的更改。
會計估計變更的含義是什麼?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企業資產負債的現狀、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的變化,定期調整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消耗的資產金額的行為。 會計估計變更的依據應當真實可靠。
如何應對會計政策的變化?
會計政策的變動採用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處理。 在選擇方面,如有國家規定,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如果程式碼的調整可以追溯,則應採用追溯調整方法處理延誤和處理事項,並可追溯追溯最早的可追溯階段; 如果不能追溯調整,則由以後的申請方法處理。
追溯調整法是變更交易或事項的會計政策,並適用變更後的會計政策,並據此調整財務報表相關專案的方法; 未來適用方法是指將變更後的會計政策應用於變更之日或之後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或確認會計估計變更對會計估計變更的當前和未來期間的影響的方法。
新會計準則又稱《企業會計準則》,主要內容如下:
1、基本準則:規範財務會計報表的會計目標、基本會計假設、會計資訊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原則、總體要求。
具體準則:根據基本準則,明確了各行業經濟執行的具體會計處理原則,主要分為一般經營準則、特殊行業具體經營準則和報告準則三大類。
3、財務與非財務會計科目及報表制度:規範新準則體系下會計科目的設定、財務處理、報表制度構成、報表專案內容、報表風格等內容。
4、《企業會計準則》解讀:說明企業的特殊情況和待遇。
-
1.重新界定了“估計淨剩餘價值”的概念,並引入了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概念。 舊準則中的估計淨殘值為最終值,新準則預計淨殘值為現值。
此外,還規定了處置費的會計處理,即將固定資產的估計處置成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取消了原規定下後續費用的確認原則。
2.明確了資產減值測試的前提。 該準則規定,企業在會計期末是否必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取決於是否有資產減值的跡象,如果沒有資產減值的跡象,則無需估計資產金額或確認減值損失。
只有當有減值跡象時,才需要對資產金額進行估計。
3.更具可操作性。 該準則規定,資產的允許金額應根據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處置成本與資產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中的較高者確定。
該準則對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處置成本和資產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計量提供了更詳細的應用指南。
-
法律分析: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上市企業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允許企業提前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二條 人民幣作為會計標準貨幣。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擇其中一種貨幣作為會計基礎貨幣,但編制和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
法律分析: 1.教學大綱的順序進行了調整,因此教科書的章節順序會有一些小的變化。
2、教學大綱內容只有一處變化,即“負債的確認與計量(包括借款成本的範圍、確認、初次及後期計量、會計處理原則和方法)”,原為“負債的確認與計量(包括借款成本的範圍、確認、初次及後期計量、處理)”, 可以看出,原來要求的處理方式已經改為考核原則和方法。
3、大部分考核能力要求保持不變,變化如下:
1、要求從3級綜合題(綜合應用能力)降低到2級計算分析要求(基本應用能力)。
1)套期保值會計。
2) 聯合安排(包括與聯合安排相關的概念、承認和衡量原則)。
3)初始計量時處置費用的處置。
2、要求有所提高,從2級計算分析題(基本應用能力)要求提高到3級綜合題(綜合應用能力)。
1)成本法。
2) ** 補貼。
3)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根據近幾年的考試趨勢,上述變化的分數本來就比較低,可能出現在選擇題的選項中,也可能在計算分析題或綜合題中結合其他知識點進行簡單的考試。
3、綜合能力要求全部公升級為3級綜合題,需“租賃”標準。
在2020年考核中,新租賃標準已經出現在綜合性問題中,因此此次教學大綱調整意味著新租賃標準在2021年考核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確定,因為新租賃標準將在2021年在國內企業全面實施。 在2021年教學大綱的整體變化中,這一變化應該是乙個重要的訊號,學生在複習和備考時也要重點學習租賃指南。
法律依據:《企業會計準則》
第一條 為規範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工作,保證會計資訊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含下同公司)適用本標準。
第三條 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具體準則的制定應當按照本準則執行。
第四條 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 財務會計報表的目的是為財務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會計資訊,反映企業管理層的受託責任履行情況,幫助財務會計報表的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
財務會計報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及其相關部門和公眾。
第五條 企業應當對自己的交易、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六條 企業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第七條 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資產遞減是指當一類資產減少時,其貸方不是減少,而是由相應的遞減賬戶進行核算和反映。 固定資產的遞減賬戶必須是累計折舊; 臨時設施的遞減賬戶是臨時設施攤銷等。
某企業在月末採用加權平均法。
核算原材料,月初庫存100件材料,每件80元,月中採購兩批,一次150件,每件75元,一次250件,每件85元,那麼月末材料加權平均單價為( )元。 a.81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