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這場戰爭的勝利者屬於蘇聯,而其他人是失敗者?

發布 歷史 2024-02-09
1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二戰後,美蘇爭奪霸權,韓戰的爆發無疑是對美國的挑戰,而美國的參戰至少影響了美國的國際布局,而中國參戰可以說是讓美國陷入了騎虎難關的局面。 而蘇聯在整個戰爭期間暗中支援中美兩國的決鬥,極大地損害了美國。就美國而言,至少在很多年內,它將無法在整個國際舞台上再打一場戰爭,蘇聯將趁機發展,當然會從漁夫中受益。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蘇聯沒費什麼力氣就讓中國解決了這個問題、、。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 “為什麼蘇聯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蘇聯之所以能夠力挽狂瀾並最終贏得戰爭,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是蘇聯共產黨的強有力領導。 1941年6月30日,蘇聯成立了以史達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 一切都是為了傻洞的戰爭!

    口號。 為了使指揮關係合理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於8月8日成立。 為了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蘇共派出150萬黨員和350萬共青團員到前線。

    在戰爭期間,蘇共吸收了 10,000 名黨員。

    二是蘇聯人民的戰鬥精神。 為祖國而戰,每乙個蘇聯人都勇敢地殺敵,出現了一批以馬特洛索夫和卓婭為代表的英雄典範。 據統計,戰爭期間,有1萬多名蘇聯軍人和平民成為“蘇聯英雄”,700萬蘇聯軍人被授予各種勳章和獎章。

    三是人力物力充裕。 1941年,蘇聯人口約為1億。 戰爭爆發後,蘇聯共動員了3450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聯軍隊的總兵力達到1280萬。 戰爭期間,蘇聯生產了 10,000 架飛機、10,000 輛坦克和 10,000 門火炮和迫擊炮。

    四是具有先進的操作理論。 蘇聯軍隊的軍事理論家早就提出了大縱深作戰理論。 在戰爭期間,蘇軍成功地解決了一系列軍事問題,如組織和實施戰線寬、縱深的戰略進攻,確保了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

    此外,蘇軍中還湧現了一批以朱可夫元帥為代表的優秀統帥和將領。

    第五,廣袤的領土為蘇聯抵抗德國的侵略提供了戰略縱深。 蘇聯國土面積10,000平方公里,橫跨11個時區。 二戰初期,德軍雖然迅速占領了歐洲國家,但卻無法一口吞下龐大的蘇聯。

    當德國人接近莫斯科時,蘇聯仍然控制著該國的2 3以上。 此外,嚴寒的天氣幫助了蘇聯。 莫斯科的嚴寒使德軍在莫斯科市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就像拿破崙的軍隊在1812年入侵沙皇俄國一樣。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 “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蘇軍在蘇德戰爭開始時的失敗是 30 世紀 20 年代大清洗的嚴重後果。 在艱苦的國內革命戰爭中,蘇聯紅軍磨礪和培養了一批具有堅定政治信念和優秀軍事素質的優秀指揮員和戰士。 史達林上台後,為了加強個人權利,在20世紀三十年代發動了一場大清洗。

    在這場戰役中,紅軍五位元帥中有三位被處決,政治部負責人被處決,基輔軍區和白俄羅斯軍區的指揮官被處決,空軍和裝甲兵團的指揮官也被處決,一些軍事幹部被殺。

    這嚴重削弱了蘇聯紅軍的戰鬥力,特別是在戰略決策領域。

    在1939年底蘇聯爆發的蘇芬戰爭中,蘇聯甚至無法打倒乙個小芬蘭,其後果已經感受到了,更不用說抵抗德國人了。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負面影響。 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為了各自的利益在莫斯科簽署了該條約。 條約簽署後,蘇聯和德國避免了兩條戰線作戰的危險。

    然而,當德國肆意踐踏歐洲時,蘇聯並沒有約束德國,最終使德國變大,調轉槍口,撕毀條約,發動戰爭。

    東線的擴張不受歡迎。 面對德國對歐洲的咄咄逼人的姿態,蘇聯決定向西擴張領土,建立針對德國的戰略緩衝區。 波蘭分治後,蘇聯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芬蘭的漢克半島和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今摩爾多瓦),建立了東線。

    蘇聯將邊界線向西擴大了300-400公里,增加了2200多萬人口,增加了4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東線看似為蘇聯提供了戰略緩衝區,但蘇聯在建設過程中明顯存在帝國主義派別和侵略性,這讓當地民眾對蘇聯沒有好感。 蘇德戰爭結束後,當地居民基本轉向德國,這導致了蘇聯軍隊一路潰敗。

    戰術滯後。 德國早期立於不敗之地的乙個重要原因是它對閃電戰的出色運用。 是通過空軍在短時間內摧毀對方兄弟的通訊網路,癱瘓指揮部,然後利用機械化部隊快速推進,戰術上分敵再包圍的戰術。

    蘇聯紅軍被閃電戰打了個措手不及,通訊網路迅速崩潰。 此外,軍官缺乏戰鬥經驗,經常在野戰指揮中犯錯誤。 紅軍雖然在人數上佔優勢,但大部分被分割包圍,損失極為慘重。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內訌太多,這是最根本的。 如果沒有一顆對外界的心,很容易受到攻擊,再加上盲目的傲慢和缺乏進取。

  6.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失去就是失去你的靈魂。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高爾基曾經說過:勝利者是勇氣,而不是力量。

    解釋:如果乙個人連施展力量的勇氣都沒有怎麼辦?那麼他再有力氣,也都是徒勞的! 即使你沒有實力,但有勇氣去戰鬥,那麼機會就會出現!

    1934年,高爾基主持了第一次蘇聯作家代表大會,並當選為蘇聯作家協會第一任主席。 1936年6月18日凌晨2時30分,高爾基去世,享年68歲。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戰爭關乎總實力,包括物質資源、人力和意志力。 不可能不承認德軍的作戰能力,僅在基輔戰役中,蘇軍就損失了數百萬士兵,據西方統計,僅俘虜人數就達到了65萬以上。

    然而,當時德國的總人口剛剛超過6000萬,而蘇聯則有2億多; 德國人約有 800 萬,而蘇聯人超過 1000 萬; 軍隊很多,更不用說物質資源了,蘇聯比德國大得多。 在我心裡,兩軍的意志力是平等的,但蘇軍的高層指揮是錯誤的。

    希特拉誤判了蘇聯的實力,認為蘇聯是“一腳就能倒塌的破房子”。

    10,000 名敵人被殺,3,000 人自殘,德國的最終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在他的回憶錄中所說:所有錯誤中最大的錯誤是首先攻擊國家。

    當然,從政治觀點來看,蘇聯人民打了一場正義的反侵略戰爭,蘇聯人民和蘇聯紅軍的英勇抵抗,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以及國際反法西斯陣營的聯合抵抗,是蘇聯軍隊最後勝利的最大原因。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主要有幾點。 首先,蘇聯是乙個社會主義國家,專心做大事,動員戰爭的速度非常快,能夠在一夜之間招募數十萬軍隊或生產數百輛坦克和數百架飛機,當然,這可能有點誇張,但這種潛力的優勢肯定是存在的。

    其次,希特拉對蘇聯的進攻是立竿見影的,因為當時已經接近冬天,德國人不習慣寒冷的季節。 因此,一旦冬天開始,很大一部分人在戰鬥開始前就被凍死並遭受凍傷,並進行了非戰鬥消耗。 還有乙個事實是,德國坦克和卡車在冬天無法應對它,這與防寒的蘇聯坦克不同。

    三是德軍戰線拉得太長,兵馬不動,糧草先走,但德軍的後勤補給跟不上大部隊,後期完全沒有糧食,根本無法繼續戰鬥。

    第四,在蘇德戰爭中後期,德國已經在多條戰線上作戰,沒有辦法集中兵力,只好派兵支援倒霉的義大利。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你好! 戰爭的結果取決於戰爭的目的是否達到。 德國人最終一無所獲,而蘇聯人則堅守陣地。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蘇聯的戰略縱深是德國無法比擬的,蘇聯的人口資源、工業能力、美國的支援都是德國無法比擬的,試想一下,即使人員與戰爭損失的比例是1比3,但德國只能武裝200萬軍隊,蘇聯卻可以輕鬆武裝1000萬軍隊, 戰鬥結束後誰會贏?

    還有工業產能,德國不錯,但是產能太低,你生產乙個虎王,可以單槍匹馬生產四架T34,但你生產乙個的人生產七八架,誰會贏?

    這是事實,蘇聯是一場消耗戰和勝利之戰!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蘇聯的戰爭是正義的,肯定會贏得勝利。

    蘇聯是一場偉大的衛國戰爭,如果不能打敗,它就會滅亡,但德國軍隊是一場侵略戰爭,不會那麼絕望。 雖然德國在蘇德戰爭初期取得了連續的勝利,但這種勝利是短暫的,蘇聯一旦反應過來,就會拼命反擊。

    蘇聯人不怕死,裝備不如德國,所以他們用人來彌補這方面的差距。

    蘇聯軍隊將軍的正確指揮,以及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及其制度的優勢。

    德軍的入侵計畫並不周密,沒想到蘇聯會遭遇嚴寒,後期軍隊的能源也跟不上。

    戰爭後期,由於長期征服和盟軍圍困的力度不足,蘇軍頑強地堅持了下來,失敗的傾向越來越明顯。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戰爭是有損失的,要看損失能不能養起來,損失過後能不能彌補。

    在資源和人口方面,蘇聯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而德國是四面八方的敵人,多條戰線作戰,每條戰線每天花費數千美元,但蘇聯卻把整個國家的力量傾注到那條戰線上。 當然,德國負擔不起。

    可以看看,最後德國戰爭的士兵筋疲力盡,物資短缺,前線到處都是外國士兵和兒童兵,戰車成了裝飾品,飛機不得不用木頭做,命運不言而喻。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在蘇德戰爭中,蘇聯幾乎在每一次戰役中都損失了德國,這只能說明蘇聯在每次戰役中都遭受了很大的損失,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聯無力消耗。 蘇聯的戰爭潛力很大,盟軍的實力也很大,最初的損失還是可以承受的。 後來,蘇聯在強大的組織下,在部隊的數量和質量上都占有優勢,隨後的戰役損失大於德國。

    此時,義大利沒什麼用處,英美開闢了第二戰場,德國處於絕對劣勢,蘇聯怎麼可能不贏。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蘇聯幅員遼闊,人口稀少,可以打仗和撤退,撤退時,燒毀了所有的房屋和設施,讓德國幾乎沒有什麼可用的。 德軍攻勢,夏天地泥濘,行軍困難,冬天極冷卻沒有取暖的地方,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軍隊本身的生存成問題,大陸又那麼遠,補給也很難跟上, 這幾乎抵消了德軍的所有優勢。而蘇聯相對短的補給線,加上新型**(如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勝利的天平越來越向蘇聯傾斜。

    總之,後期時間、地點有利,蘇聯占領了。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哪些戰役是蘇德戰爭的重要轉折點。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這是不可能的,只是更難。 美國等國很精明,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蘇聯,所以只能出兵,直到能摘桃子,不是在最關鍵的時候--- 其實,當初美國出兵的時候,蘇聯就已經是肯定的了。 ——兩年前,史達林一直叫囂著要他們出兵,但一再拒絕。

    蘇聯獨自熬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美國見敗不了,到了摘桃子的時候了,於是出兵了。 至於那些物資,咳咳,恐怕就像蔣介石給八路軍的口糧一樣,不管配不配,都得抗日。

    其實美蘇對待中國,也採用了這種精明的虎鬥,讓你感激他這個救世主,他也會在你很消耗和虛脫的時候摘取勝利的果實,戰後保持對你的壓力和控制,讓你連做夢都做夢都想不到強---雖然 戰爭的勝利,以巨大的鮮血和犧牲為代價,其實是你決定了勝利!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二戰期間,美國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物質援助,特別是從史達林格勒戰役到1994年,美國向蘇聯提供了鋁、銅、汽車、運輸車輛、電單車、石油、汽車輪胎、戰鬥機、罐頭等,幫助蘇聯度過了最關鍵的時期。

    當時,蘇聯的工業和主要城市幾乎被德國完全摧毀,**的生產不足以滿足前線蘇聯軍隊的需要。

    盟軍參與的諾曼第登陸,減輕了蘇聯軍隊的壓力。

    另一方面,日本和德國是軸心國的成員,如果美國沒有消滅日本聯合艦隊,日本將能夠夷平太平洋並可能進入歐洲,這將對蘇聯構成致命威脅。

    可以說,沒有美國的援助,二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放,蘇聯也不可能單槍匹馬打敗德國,失敗的概率極高。

    蘇聯在最困難的時期幾乎瀕臨滅亡,如果不是美國和英國的遏制和物質援助,蘇聯早就滅亡了。 稍微有一點資歷的軍迷都會這麼想,可以馬上去軍驛吧問問,如果美英不援助蘇聯,蘇聯就能打敗德國,我不配做軍迷。

    即使在美英的大量物質援助和戰爭的遏制下,蘇聯的死亡率仍然高得可怕,如果是美英兩國,蘇聯早在1941年就滅亡了。

    戰爭期間,用於戰鬥的蘇聯製造的鋁幾乎完全由美國和英國以及運輸商提供。

相關回答
10個回答2024-02-09

是的,因為如果那個女人傷害了他的心。

你現在和他關係很好。 >>>More

7個回答2024-02-09

為什麼婚姻被稱為洞府? 傳說在原始社會時期,男性原始人看到自己喜歡的女性原始人,就會用木棍將她打昏,然後把她帶到自己的山洞裡,這是最早的山洞房,婚的字是一。

8個回答2024-02-09

思想是基於有形世界,(解釋一下,除了我們聽到的、看到的、感覺到的、聞到的和嚐到的之外,我們的思想還剩下什麼? 宇宙構成了我們現有的有形世界,所以心靈無法超越宇宙。 宇宙根據思想的慾望而增加或減少,例如,過去科學家使用分子作為物質的基本粒子,而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More

109個回答2024-02-09

愛不分高低。 可能是你身邊有家庭的男人比較多,他們往往喜歡更成熟的女人,你需要拓展感情,拓展視野,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男人!

24個回答2024-02-09

首先,從性格的角度來看藝術。 張國榮先生的性格在娛樂圈沒有受到質疑,正如《九型人格》一書中提到的,大叔和第乙個顏色:“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