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的原則及其何時適用?

發布 社會 2024-02-29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一般原則和特殊原則。 (1) 一般原則:一般原則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在行政、民事和刑事訴訟中必須遵守的共同行為守則。

    司法獨立原則;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則; 合議、迴避、公開審判、二審終審原則;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2)特殊原則:特殊原則是行政訴訟所特有的、有別於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的特殊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有權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原則(即人民法院具體管轄原則); 被告對具體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原則; 訴訟不停止行政執行的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原則; 司法變更權有限原則。

    你明白這個解釋嗎?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一、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的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案件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行政訴訟法》的上述規定確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案件審判權的原則。

    這一規定也是《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四條有關規定在行政訴訟中的具體化,行政訴訟活動必須遵循。

    2.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據 行政訴訟法第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這一原則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應當查明案件事實真相,依法作出公正的判決。

    三、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由此確立了人民法院通過行政審判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的獨特原則,稱為合法性審查原則或司法審查原則。

    合法性審查包括程式意義上的審查和實質意義上的審查兩層含義。 程式合法性審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有權對被訴的具體行政審慎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理和判斷。 實質意義上的審查是指人民法院只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不審查抽象的行政行為,一般不審查具體的行政行為是否合理。

    也就是說,這是乙個有限的評論。 其實我們不應該以為,因為被告人是乙個行政單位,所以法院會來回踢球,雖然目前司法腐敗問題也比較嚴重,但對於國家的行政執法應該還是有一定的信心的,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司法環境正在逐漸好轉, 當然,行政訴訟仍然一如既往地困難。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行政行為證據確鑿,法律法規適用正確,符合法定程式,或者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繳納義務的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人。 被告人應當自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行政行為證據和作為依據的規範性檔案,並提交答辯。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交原告。

    被告人不答辯的,不影響人民法院的審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組成合議庭審判員,或者合議庭、陪審員合議庭。合議庭成員應為三人以上的奇數。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是貫穿行政訴訟的全過程,體現行政訴訟活動的內在要求,體現行政訴訟的特點,對行政訴訟活動具有指導意義,是解決和處理行政案件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規範。

    1.行政訴訟基本原則的一般性。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行政訴訟的基本特徵和精神精髓,高度抽象化、概括性地反映到整個行政訴訟制度的基本問題。

    它大致反映了拆除行政訴訟的基本行為準則。 凡是訴訟階段和具體制度問題具有指導意義的規範,都不能稱為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2.行政訴訟基本原則的普遍性。 行政訴訟基本原則對行政訴訟活動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貫穿於行政訴訟的全過程,既是行政訴訟主體開展訴訟活動的基本準則,也是司法機關辦理和解決行政案件,特別是法律法規未明確規定的重大疑難問題的基本依據。 並能按照行政訴訟的精神進行處理和解決。

    3.行政訴訟是以家庭原則的合法性為依據的。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以憲法和法律為基礎,以行政訴訟的法律規範為依據,體現行政訴訟立法的精神。

    它與行政訴訟的具體制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在行政訴訟中,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必須遵循這些原則,違反行政訴訟基本原則同樣違法無效。 行政訴訟要解決的物件是行政法律關係引起的行政糾紛,行政法律關係雙方當事人(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不平等,而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關係不平等。

    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作為行政訴訟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這就要求行政相對人在行政訴訟過程中的合法權益得到特別保護。 由於行政訴訟的當事人是行政相對人和代表公共利益的行政機關,訴訟的客體是特定的行政行為,因此行政訴訟必然是一種平衡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的訴訟,這客觀上要求在行政訴訟中, 既要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實現行政訴訟的基本目的,又要兼顧公共利益的保護。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活動。

    行政訴訟保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兼顧社會公共利益的作用,只有通過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地審理行政案件才能實現。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1、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法律地位平等”。 這一規定是社會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行政訴訟法律原則的具體體現。

    在行政訴訟的雙方當事人中,一方當事人是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處於管理者的支配地位; 另一方面,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其行政活動中處於被管理的地位。 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從屬管理關係。 但是,當雙方當事人依法進入行政訴訟程式後,發生行政糾紛時,雙方關係將由原來的從屬行政管理關係轉變為平等的行政訴訟關係,成為行政訴訟的當事人,原告和被告在整個訴訟過程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行政訴訟法》第八條規定:“各族公民有權用本國語言和行政訴訟書面語言進行行政訴訟。 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聚居地區,人民法院應當以當地民族常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判,發布法律文書。

    人民法院應當為不精通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我國三大程式法均規定使用民族語言文字作為基本原則。

    三、辯論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九條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享有辯論權。 “所謂辯論,是指當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就案件事實和爭議問題充分陳述各自的主張和意見,相互反駁對方的抗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辯論原則體現了行政訴訟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平等法律地位,是現代民主訴訟制度的象徵。

    《行政訴訟法》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終審制度。 《行政訴訟法》第七章將這一規定具體化,使其成為行政審判的四大基本制度之一。

    《行政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行政訴訟有法律監督權。 “人民檢察院對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主要體現在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錯誤,可以依法提出抗訴。

相關回答
3個回答2024-02-29

1.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More

4個回答2024-02-29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行政訴訟訴訟時效應分為以下兩種:一是一般訴訟時效。 行政機關在採取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權或者提起訴訟期限的,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起訴權或者提起訴訟期限之日起計算。 但不得超過自知悉或者應當知悉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2年。 >>>More

6個回答2024-02-29

法律分析:為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糾紛,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依法制定行政訴訟法。 >>>More

6個回答2024-02-29

新《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因特殊情況不能應訴的,還應當指定相應工作人員出庭應訴。 這裡的負責人是指主職和副職,這裡的指派本質應發給書面授權委託書,即以後的行政訴訟中不得出現只有**律師的情況。 >>>More

8個回答2024-02-29

行政處罰的主要原則包括:法定處罰原則、處罰公平原則、處罰公開原則、處罰教育相結合原則、處罰比例原則、一案不處罰原則、保護處罰相對人權利原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