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次出岐山,江九次攻打中原,曹魏為什麼不主動與蜀國作戰?

發布 文化 2024-02-19
3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曹魏根本就不考慮蜀國,主動出擊的代價根本得不償失。

    我們主要考慮的是曹後的情況,因為曹操赤壁之戰後,很難集結足夠的活力進行大規模作戰。 而曹丕為什麼沒有對蜀漢採取軍事行動,其實是乙個多方面的考慮,這與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採取聯合封鎖的政治宣傳攻勢很相似:

    .前線強度

    這也是我們剛才提到的,赤壁之戰後,曹操的實力被大大削弱,直到劉備去世,曹操在西南戰線和中南戰線分別仍損失慘重,極大地制約了東南方向的兵力部署,整個面向蜀國的戰線都受到了影響, 而且花了很長時間才恢復。這是曹丕非常明智的選擇,在他統治期間,最主要的是選擇休養生息,備戰待敵,“戰爭就是燒錢”,這個糧兵馬曹丕算得很清楚。

    吳淑聯絡方式

    曹魏一向堅持先攻吳後蜀的政治決定,與蜀國相比,曹魏並不想看到南方的孫權做大做強。 孫權奪取荊州後,在不失主力的情況下,幾乎將劉備的精銳全軍覆沒,而真正的三分世界已經失衡,孫權反覆無常,絕對不值得信任,所以蜀國不在曹偉的注意之下。

    地理

    劉備失去南鈞之後,漢中只剩下一條路能真正攻打蜀軍了,而且關中沒有恢復,漢中幾乎被清空了,你們曹軍只能半路去搶糧食,你不是去送人頭嗎。

    綜上所述,曹魏之所以沒有主動攻打蜀國,是因為實際條件太差,環境有限。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去蜀國的路艱難,進四川也不容易。 唐代的李白寫道,蜀路難寫,去藍天難,可見在前輩眼中,進入四川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而對於江東東吳曹維來說,雖然有長江的天線, 這也很困難。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歷史上,曹操沒有攻打劉備,司馬懿、曹爽、鄧艾都與蜀國作戰。 《三國演義》說:“諸葛亮從岐山出來有六種方式”。 其實諸葛亮發動了5次北伐戰爭,六次岐山只是褯解。

    與劉備頻繁的北伐相比,曹操的南征就不那麼頻繁了。

    曹魏之所以沒有攻打蜀國,並不是因為蜀國有多強,事實上,蜀國是三國中最弱的。 曹魏之所以沒有攻打蜀國,主要是因為蜀國的地形險惡,李白有一首詩:蜀國難走,去藍天難,可見蜀國的地形險象環,進四川也不容易。

    由於巴蜀地形險惡,防守容易,攻難。 要想攻蜀,必須要有大規模的兵力部署,至少要十萬大軍,而且要損失大量的軍糧、草糧和軍械。 這樣一來,不僅會大大消耗魏國自身的實力,還會造成中原空無一人,為孫武創造機會。

    大量兵力物資的流失,必然會影響大魏自身的發展。

    尤其是曹操後期,魏國的策略是先對付孫武,再安撫劉備和蜀國,這個策略從曹操延伸到曹丕和曹睿。 最後,曹魏之所以先安撫蜀國,是因為江魏莽撞的軍事力量為司馬昭滅蜀創造了條件。

    另外,蜀國後期,國內資源匱乏,蜀國並沒有太多的油水和福利。

    因此,說曹操對蜀國的攻擊異常正確是完全正確的。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由於蜀國地勢險惡,地勢複雜,曹操知道不明,無法直接進攻。 因此,曹魏並沒有主動與蜀國交手。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諸葛亮採取攻守策略,曹操進攻較少,蜀國地形險惡,所以曹魏沒有主動與蜀國作戰。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曹操其實主動出擊了蜀國,但與諸葛亮的六次北伐相比,曹操進攻的次數較少,而且蜀國的地形很危險,所以主動進攻並不是乙個好的選擇。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劉備毀了家庭,蜀中階級矛盾加劇。 從長遠來看,魏國只會更加落後,兩者的結合需要蜀國通過戰爭來解決這些矛盾。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一是因為諸葛亮採取了攻守的策略,二是因為蜀國的地形危險,出了名的複雜,曹操知道的不夠,無法直接進攻。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曹魏之所以沒有攻蜀,主要是因為蜀國的地形危險,易守難攻。 要想攻蜀,就必須要有大規模的兵力部署。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主要是因為蜀國有天災作為屏障,地形易守難攻,諸葛亮攻難攻,所以主動攻打不划算。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因為曹操對蜀國的地形了解不夠,所以他不敢直接去,而且蜀國的地形是出了名的複雜曲折,很難攻打。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因為當時舒所在的地方,是乙個很危險的地方,容易防守,難攻,作為乙個外來者,我不了解那裡的地形,所以不敢貿然去。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當房東說進進出出時,他應該指的是道路。 看史書才知道,在《三國演義》中,孔明出岐山,江第九次攻打中原,進出的路就是金牛路。 那麼孔明和江偉走金牛路的原因是什麼呢? 俯。

    岐山在哪裡? 根據我查閱的資料,在蜀漢時代,岐山的大致位置在今甘肅東部歷縣岐山鎮附近孔明進出岐山的唯一通道是乙個叫金牛路的地方。 金牛路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是三國之前夏、商、周、秦、西漢、東漢時期開發和建造的,因為它是進出甘肅和四川最近的通道。

    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人應該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話,諸葛亮的“六出岐山”,就是因為報道了“始帝三次拜訪茅草屋的恩情,白帝城託付孤兒的重任”。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明六次出岐山,是為了報答劉備的恩情,三次到襄陽龍中探望的恩情和遺願茅草屋,又在白帝城,協助秦始皇的兒子劉禪完成重要任務。 從蜀漢228年到234年,孔明每年都要出祐山去協助劉禪,這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孔明六、出岐山的來歷及原因。

    江第九次遠征中原的開始發生在蜀漢227年左右。 當時,孔明在協助劉禪的同時,還有另外乙個意圖,那就是要利用江的北伐,達到攻守的局面。 因為蜀國是三國中最弱的,所以經常會面臨魏國和吳國的入侵,其中最具威脅性的就是曹操的魏國。

    魏和蜀被認為是一對死敵,兩國的邊界在秦嶺山脈和岐山地區,所以孔明在協助劉姍的時候,一直希望江魏跟著他攻魏。 江第九次入侵中原的時候,其實孔明也是統帥的,從蜀漢227年北伐中原到孔明去世,江一直跟著孔明去打曹魏。 孔明死後,江維並沒有停止進攻中原,而是一直堅持到蜀國淪陷。

    如果不是劉備三次到孔明的茅草屋裡,向他求點什麼,我想孔明不會為了報答劉備的賞意而離開岐山六次。 不過,孔明的做法是正確的,在離開岐山的過程中,他向劉禪報了乙份師傅名單,並建議將軍隊提公升到北伐中原,然後就有了江維九次遠征中原的故事。 我認為江衛九征服中原的勇氣和智慧是很值得稱讚的,但是在失去蜀國的軍事戰略家孔明之後,國力卻在日漸衰落,這可能與不斷的戰爭有關,否則蜀國也不會滅亡。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金牛道,這條路是他們進出此地的唯一通道,孔明和江偉是劉備的手下。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金牛路,這條路很重要,屬於交通要道,在古代地位很高。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金牛座路是乙個地理位置獨特的地方,是一條特別重要的道路。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我認為兩者兼而有之。 論實力,諸葛亮確實是超強。 但另一邊也有很多非常有能力的對手。 士兵也是強壯的士兵。 運氣並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諸葛亮六次出岐山,他並不是真的想收復中原。 其實他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因為實力和運氣。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實力不好,因為蜀漢的後勤已經打了多年仗,所以失敗是可以預見的。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蜀氏很弱,有幾次快要贏了,可是傻子劉禪又把諸葛亮叫了回來,他又不是神,能經得起折騰嗎? 難怪他不上吊。 江偉乙個人撐不住,也絕對無法滅掉魏國。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三國的蜀國是中國三國中最弱、人口最少、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所以從建國之初,東吳就對魏國進攻守,從歷史事實來看,蜀國沒有實力滅魏。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因為地形、經濟、軍事等諸多原因,其實根本就滅不了,頂多能打敗長安,就算恢復了漢朝,也就算真的滅了也做不到。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魏國的國力遠勝於蜀國、吳國。 岐山六徵,九次遠征中原,只是喝了最戰術上的勝利解渴,無法在戰略上擊敗北魏王朝。

  24.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蜀國的實力是三國中最弱的,魯迅燒毀了連營,燒毀了蜀國的精銳。

  25.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有政治和經濟原因,也有軍事原因......你可以看看《三國演義》。

  26. 匿名使用者2024-01-12

    諸葛亮五次遠征岐山(實際上是4個出口)和江偉九次遠征中原(實際上是8次遠征)都是攻守兼備。

    諸葛亮的名號不朽,因為曹家篡奪了漢朝,諸葛亮五出岐山為復漢,名正言順,雖然有很多次,但只有6年。 後來,江魏被稱為舒口,如何滅魏。

  27. 匿名使用者2024-01-11

    見魏強,舒寒無能為力。

  28. 匿名使用者2024-01-10

    倒不是劉備因為關羽死了,大軍攻打吳,榨乾了家人,劉備就睡不著覺。 留給諸葛亮的只是一團糟,就這樣,軍政師靠著他幾十年的守護能力,能力可見一斑,老劉在要為關二爺報仇的時候,並沒有帶著諸葛亮和諸葛亮一起去,和白帝城拓谷一起看得出來, 估計他也要去賭了,如果賭贏了,他就可以報仇了,回來給自己乙個紮實的解釋,如果賭輸了,他就跟哥哥一起去,蜀國給了孔明,老劉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兒子是什麼人, 諸葛亮為了面子,為了知情的恩典,竭誠協助,為了實現老劉的心願,實現他曾經吹噓的(龍忠),實在是無情,歲月不容許帶著遺憾死去!

  29. 匿名使用者2024-01-09

    首先,戰爭關乎經濟實力。 蜀漢的人口一直不到一百萬(投降時為96萬),士兵約10萬(投降時為10萬和400),官員超過4萬。 也就是說,每十個人就有一名士兵,每一百人有四名士兵。

    可見,人民的負擔是沉重的。 在同一時期,魏國的人口約為300萬。 此外,屯田的政策也帶動了經濟發展。

    然後,就有了指揮的問題,諸葛亮雖然是政治家,但是卻是軍人硬漢。 所謂六出岐山,主動進攻五次,防守一次。 除了殷王爽、伏擊張鶴外,一無所獲。

    就曹魏而言,自魏明曹睿帝以來,司馬懿、張和、郭懷都是“威武大軍,準備充分”的名將。 而魏軍的靜態剎車政策非常準確。

    最後,還有人們的心靈和思想問題。 蜀漢王朝的北伐打著復興的旗號,但漢朝長期處於衰落狀態,號召力並不強。 曹魏大力振興屯田,與百姓同休,發展生產,讓流離失所的百姓安定下來。

    Shu的挑戰是重新擾亂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沒有得到回應。

  30. 匿名使用者2024-01-08

    孩子,翻翻三國演義,什麼,三國演義是**。

  31. 匿名使用者2024-01-07

    對於蜀國來說,這些戰役並沒有取得多少大的成果,反而付出了人有錢的代價,但諸葛亮的主動進攻策略是正確的,避免了處於被動的境地,獲得了發動戰爭的主動權。 對於魏國來說,這種無痛的戰鬥方式並不能對它構成太大的威脅,它完全消耗了蜀國的國力,為蜀國的滅亡奠定了基礎。

  32. 匿名使用者2024-01-06

    如果只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諸葛亮之所以不去岐山,大部分人要麼跟不上後方的糧草供應,要麼就像前面的馬一樣,似乎和諸葛亮沒有關係, 這其實又是給他開脫了,三國演義已經把諸葛亮寫成了神。建議大家去看看《三國演義》,它連空城圖都沒有,說明歷史上沒有空城圖這回事。 這就是**和歷史書的區別。

    至於江偉,其實是朱的延續,甚至還有諸葛亮沒有的功夫。

  33. 匿名使用者2024-01-05

    劉備毀了家庭,蜀中階級矛盾加劇。 長遠的發展只會進一步落後於魏國,而兩者的結合,需要蜀國通過戰爭來解決這些矛盾,比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這樣一場扭轉世界局勢的勝利......可惜我每次都失敗了,知道我做不到。

  34. 匿名使用者2024-01-04

    恩情:離開北伐,中原可定是諸葛孔明報答劉玄德恩情和託付的重要任務(躬盡瘁,臨終); 軍事:諸葛亮很清楚,長期生活在世界的一隅,獨立於內政,無異於坐以待斃。

    只有主動出擊,集中進攻,才有可能收復中原,復興漢朝; 天師:司馬的復出給了諸葛亮很多。

相關回答
3個回答2024-02-19

1 諸葛亮筆下人物孔明,三國蜀漢(今山東省沂水縣)琅琊縣陽都人。 十幾歲時,父母相繼去世,他跟著舅舅避荊州亂,隱居在南陽龍中,號稱臥龍。 娶了黃成燕的女兒。 >>>More

15個回答2024-02-19

沒有可比性,要說後世的形象,當然還是商英。

5個回答2024-02-19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吳侯墓,也就是諸葛亮墓,在綿縣定軍山腳下。 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孔明字,琅琊陽都(今山東宜南)人,東漢末年隱居於鄧縣龍中(今湖北襄陽),關注世外,被稱為“臥龍”。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三次到茅草屋,請他幫忙。 >>>More

7個回答2024-02-19

很多人都對諸葛亮感興趣。

應該不會太陌生,諸葛亮在歷史上的成就非常高,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也是乙個特別有才華的人。 對於諸葛亮來說,其實最大的成就就是幫助了劉備。 >>>More

7個回答2024-02-19

諸葛亮很聰明,劉備死在白帝城時對諸葛亮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