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氮 (1909) 固氮是將分子氮還原為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過程,其最重要的應用是合成氨。 由於1909年人工合成氨的方法的發明,化學之父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於191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氨是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可直接用作肥料的氨外,農業中使用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銨、磷酸銨、氯化銨和各種含氮複合肥,都是由氨製成的。 但硬幣有兩面,氨也是軍工所需的硝酸和炸藥的原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外國國家元首和軍事專家是**:
由於含氨化合物的短缺,戰爭將在一年內結束。 但當時德國壟斷了合成氨技術,使其在含氮化合物上自給自足,從而延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哈伯的成功也給老百姓帶來了災難、戰爭和死亡,這大概是他沒有預料到的。
-
蒸汽機 (1712) 早期的工業蒸汽機由托馬斯·塞維亞於 1698 年、托馬斯·紐科門於 1712 年和詹姆斯·瓦特於 1769 年建造。 蒸汽機的出現導致了 18 世紀的工業革命。 蒸汽機的發展在20世紀初達到頂峰,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
它具有恆轉矩、變速、可逆、執行可靠、製造維修方便等優點,因此在電站、工廠、機車、船舶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當時率先成為唯一的原動機。 後來,它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蒸汽輪機。
-
青黴素(Penicillin) (1928) 青黴素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卓·弗萊明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 1941年前後,牛津大學物理學家霍華德·弗洛里(Howard Flory)和生物化學家莫尼(Money)實現了青黴素的分離純化,並發現了其對傳染病的療效,弗萊明、弗洛里和秦共同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獎。
然而,儘管抗生素於 1928 年首次被發現,但直到二戰後才被廣泛使用。 當時,它們成為第乙個以前被認為是絕症的靈丹妙藥。
-
內燃機(19世紀末)內燃機將液體或氣體燃料與空氣混合,直接送入氣缸內的高壓燃燒室,混合物燃燒發電。 內燃機的出現,使蒸汽機成為歷史的代名詞。
-
排版(15 世紀和 30 年代) 12 位專家中有 10 位提到了印刷,其中 5 位將印刷排在前三位。 有人稱印刷機的發明是乙個轉折點,當時知識開始被自由複製並迅速顯示出其生命力。
-
印刷機加速了思想的傳播; 火藥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的意識形態枷鎖。 指南針使歐洲有可能發現美洲並環遊世界。 紙張有助於文字的記錄和閱讀,並加快思想的傳播。
-
它在促進文化的傳播、交流和發展方面發揮著作用。
為資產階級摧毀封建堡壘提供物質支援。
為開闢新的航線和環球航行奠定物質基礎。
簡而言之,它加速了現代社會的到來。
-
造紙、指南針、火藥、印刷。
有關詳細資訊,請參閱參考資料。
-
四大發明對世界的影響:
1、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方便的書寫材料,掀起了人類書寫載體的革命。
2.雕刻印刷術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3.指南針的發明:它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4、火藥的發明:火藥的使用改變了戰爭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程序。
四大發明評價。
恩格斯在《德國農民戰爭》中明確指出:“一系列發明都有其或多或少的重要意義,其中具有光榮歷史意義的是火藥。 現在已經毫無疑問地確定,火藥是從中國通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的,從阿拉伯人通過西班牙傳到歐洲的,還有火藥**。
英國漢學家馬多克斯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早已體現在許多方面。 中國人的三大發明(航海羅盤(思南)、印刷術、火藥)為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了非凡的推動力。 ”
-
在古代,除了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印刷和炸藥。 同鑑還有四項公認的發明:瓷器、中藥、判輪和爭論麻將牌和足球。
在現代,有U盤、防火牆和健康挖掘程式碼。
-
1.紙蔡倫,東漢太監。 利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麻等原料製作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 他被和帝封為龍亭侯,被稱為蔡侯紙。
2.活字印刷畢晟,北宋湖北英山布衣。 據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載,刻在泥板上,印上乙個字,經苦燒後變成活字。 可印在油墨和紙上,烘烤後可去除活字,可重複使用。
3.織機 黃道婆,南宋末年上海人,生兒媳婦。 他在海南亞縣師從李敏學習紡織技術,回到家鄉改造棉紡工具,包括播種攪動、棉椎拱、三錠腳踏紡車等。
4.液壓鼓風機杜施,東漢南陽太守。 排水管以水為動力,通過軋制機不斷開啟和關閉皮革鼓風機袋,將空氣送入冶鐵爐,該爐被稱為“杜石排水器”,是世界上最早的液壓鼓風機。
5.麻將很難測試。 一幅是宦官鄭和,豐富了出國水手的生活; 其次,它解釋了萬秉基的開始,隱喻了梁山的英雄; 三人表示,它起源於江蘇太倉,並獲得了多張卡牌的獎勵。 麻將最早的記載是宋代楊大年的《麻將經》,清朝陳詩門財大氣粗發達。
6、搭配北齊宮丫鬟。 據陶穀的《清怡錄》記載,公元577年,北齊朝兩面遭到攻勢,缺火做飯取暖,一群窮困潦倒的宮女神奇地發明了火柴,用硫磺做成火柴。
7.算盤難測,一開始就是算計計畫。 一種說法是東漢天文學家劉洪創制了《幹象歷》,並親自傳授給徐嶽,徐氏的《數學實錄》首次記載了算盤的風格; 二是劉洪師從道士天木先生,傳授算盤法; 算盤三人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元代學者劉寅的《景秀先生文集》中。
8.小孔成像墨子,宋大夫,前秦墨家族的代表。 墨子論述了槓桿的平衡,並做了世界上第乙個關於小孔倒像形成的實驗,解釋了小孔倒像的原因,並指出了光的線性程序的本質。 這是對光線性傳播的第乙個科學解釋。
9.指南針沈括,宋代科學家。 思南是在戰國時期發明的,沈括的《孟溪筆談》進一步解釋了用鐵針磁化來製作指南針的方法。
-
蘇頌(1020 1101)是泉州(今福建)南安人。 北宋著名科學家。 他主持創造了當時最先進的天文鐘之一———水運儀器大象平台,它可以代表天體現象並保持時間。
蘇頌的《新禮象法》詳細介紹了運水儀器象臺的結構,歐洲人認為他是現代天文鐘的始祖。
北宋數學家賈賢創立了“嘉賢三角”。 他最著名的數學成就是建立了乙個數值圖式,即“處方法原點圖”,它實際上是乙個以指數為正整數的二項式定理係數表,稱為中國帕斯卡三角形
-
張恒發明了地球動力球和渾天儀。
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郭守敬發明了簡儀,並制定了時間日曆。
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華拓發明了大麻煮沸。
李時珍編纂了《本草綱目》。
蘇頌發明了天文鐘和輸水儀器影象表。
-
張恒,地球動力學儀器,渾天儀。
蔡倫,改進造紙。
畢生,活字印刷。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成就和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首先,指南針在開闢新的藍色航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其次,造紙業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和資訊的傳播。 此外,火藥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此外,印刷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並為文藝復興運動做出了貢獻。
在四大發明中,指南針是用來辨別方向的,古時候叫思南,以前是用來占卜的,用來看春天的風水,確定方向。 指南針的發明促進了人類的進步,也促進了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 指南針在開闢新的航線,即偉大的地理發現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四大發明中,造紙也是中國古代人對世界的一大貢獻。 而且,蔡倫的造紙工藝更加精細化,從此成為了乙個獨立的工藝。 早期,資訊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造紙術發明後,紙張成為人們傳播資訊的主要材料,造紙業為歐洲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火藥是中國古代鍊金術士發明和創造的,後來被廣泛用於軍事生活和藝術,後來通過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傳播到歐洲,促進了歐洲火藥的發展,促進了資產階級的勝利。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 雕版印刷發明於唐代,在唐代中後期被廣泛使用。 宋仁宗皇帝在位時,畢生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雖然活字印刷術出現在宋代,但並未得到廣泛應用,但仍普遍使用木版印刷。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資訊主要是手工傳播的,但是在印刷術發明之後,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提高了印刷質量,也有利於文化知識的傳承。 同時,對於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印刷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成就和影響。
-
1.指南針。
中國被公認為發明指南針的世界。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對物體磁性的認識的結果。 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到磁鐵礦並開始了解磁鐵礦的性質。
人們首先發現了磁鐵吸引鐵的特性,後來又發現了磁鐵的方向性。
2.造紙。
造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傑出發明。 中國是世界上第乙個養蠶織絲的國家。 在中國古代,上等蠶繭的勞動人民是用絲織絲織絲,剩下的惡繭和病繭是用絲棉經漂白法制成的。
漂白完成後,墊子上會留下一些殘留物。
3.火藥。 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術士在1000多年前隋唐時期發明的。 火藥的研究始於古代道教煉丹術,古人為了求生不老而煉製丹藥,煉丹的目的和動機都走在了前面,但其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的,最終導致了火藥的發明。
4.列印。
發現的最早的版畫是用印度梵文書寫的單頁版《陀羅尼經》,印在亞麻紙上,出版於 650 年至 670 年之間,於 1974 年在習附近的唐朝陵墓中出土。 1966年,考古學家在南韓發現了一本微型的《萬能陀羅尼經》,其中包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705)所印的則天文字。
5、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是古代藥理學的最高成就。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52卷。 明朝李世珍(東璧)從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到萬曆六年(1578年)寫作,手稿改動了三次。 本書採用“大綱與大綱”的風格,故命名為“大綱”。
它基於“證據類本草”進行更改。 序言(卷)相當於一本通論,描述了本草的主要書籍和藥用特性。 第一卷《歷代本草》介紹了明朝以前的41種主要本草。
-
中國作為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創造了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明,不僅為當時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世界其他國家的科技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下是中國的一些偉大發明:
指南針:指南針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最早出現在中國漢代。 它使人們更容易確定航行和旅行的方向,對人類海洋**的促進和文明交流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火藥: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最早出現在唐代。 火藥的發明和應用徹底改變了戰爭和防禦的方式,同時也為烟花和煙火表演等文化活動提供了基礎。
造紙:造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最早出現在漢代。 它使寫作和閱讀更加流行,促進了文化和教育的發展,也對世界紙張的生產和使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印刷術: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最早出現在唐代。 它使書籍的印刷更容易、更快捷、更規範,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教育的發展。
手指周圍柔軟的絲綢:絲綢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之一,最早出現在商代。 它是一種柔軟、有光澤、堅韌、透氣的面料,受到全世界的喜愛和欽佩。
這些發明不僅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世界各國的科技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
其實有:餃子、豆腐、陶瓷等。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遼、西夏......)、南宋(晉...)、袁明、清。
在漢字文化圈中,中國和朝鮮在初次接觸美國時都被稱為“美國”,簡稱“美國”,又稱“花旗集團”。 但是,由於日本和中國的影響較小,因此被稱為“Amiliga Country”,簡稱“Rice Country”。 但中國還是有人稱其為稻公尺之鄉,比如曾國藩說: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