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灰質炎預防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避免與患者接觸,患者需要隔離至少40天,可以在醫院隔離,也可以在家隔離,避免去公共場所,當在家中或周圍發現類似患者時,應及時向當地醫院報告。
其次,為避免呼吸道感染,可以戴口罩預防,避免息肉患者的飛沫,避免消化道感染,與患者接觸需要充分消毒。
第三,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不要過度勞累,適當運動以增強抵抗力,對於兒童,可以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或注射滅活疫苗進行預防。 這些是預防脊髓灰質炎的主要措施,謝謝。
-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疾病。 脊髓灰質炎病毒具有高度傳播性。 乙個人感染脊髓灰質炎後,有一定的幾率出現癱瘓症狀,即脊髓灰質炎,甚至呼吸肌麻痺導致死亡。
目前還沒有預防脊髓灰質炎的好方法,基本上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多年的經驗證明,疫苗在預防脊髓灰質炎方面非常有效。 中國目前有兩種脊髓灰質炎疫苗,一種是糖丸,一種是免費疫苗。
每個孩子在出生後乙個月大時被帶走。 另一種是滅活疫苗,它提供了一種更安全的預防形式,但需要付費
-
每年春天分發的藥丸,俗稱糖丸。
這種疾病只適用於兒童,當他們長大後,他們不會受到影響。
-
答案]:1 流行病學史 (1)與脊髓灰質炎確診患者有接觸史或近期去過脊髓灰質炎流行區。(2)潛伏期3 35天後(一般為5 14天)。
2 臨床表現 (1)早期有發熱、咽部不適、煩躁、腹瀉、便秘、出汗過多、噁心、肌肉痠痛等症狀。 (2)不對稱性弛緩性麻痺發生在發熱消退後(少數可在發熱期間發生)。 神經系統檢查顯示四肢弛緩性麻痺和/或不對稱(單側或雙側)、軀體或肢體肌張力下降、肌力下降、深部腱反射減弱或消失,但無感覺障礙。
3)癱瘓60天後殘餘癱瘓,未發現其他**(後期可能出現肌肉萎縮)。3 實驗室檢查 (1)發病後,可從糞便、咽部、腦脊液、腦或脊髓組織中分離出病毒,並鑑定為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 (2)發病前6週未接種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PV),發病後未接種OPV或接觸過疫苗病毒者,癱瘓後1個月內在腦脊液或血液中發現抗脊髓灰質炎病毒IgM抗體者,或恢復期中和抗體或特異性IgG抗體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階段。
診斷原則 脊髓灰質炎的診斷必須基於對病史、臨床症狀、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的綜合分析。 診斷標準1 疑似病例**任何急性弛緩性麻痺 (AFP) 未知,包括臨床初步診斷為吉蘭-巴雷症候群的 15 歲以下病例2 臨床診斷病例 (1) 有流行病學史的疑似病例。 (2)疑似病例及伴隨臨床表現。
3)疑似病例和伴隨的實驗室檢查(2)。3 確診病例:經實驗室檢測的疑似病例(1例)。
4 病例排除:(1)其他經實驗室和臨床證據診斷為非脊髓灰質炎的疑似病例。 (2)疑似病例糞便、糞便標本未從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中分離出,或癱瘓後1個月內腦脊液或血液特異性IgM抗體陰性,或恢復期血清中和抗體或特異性IgG抗體滴度不比急性期高4倍。 5 與口服脊髓灰質炎病毒相關的其他病例 (1) 疫苗接種者中與疫苗相關的麻痺性脊髓灰質炎病例:
疑似病例近期有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接種史,服用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後4-35天內發熱,6-40天出現急性弛緩閉合嬰兒伴緩慢麻痺,無感覺障礙,臨床診斷與脊髓灰質炎一致。 癱瘓後,王某沒有接種脊髓灰質炎活疫苗,只從糞便樣本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疫苗株病毒,與原始病毒相比,該病毒在VP1基因序列上存在變異。
-
1.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腸道感染。 建議患者避免感冒,並在天氣變化時及時新增衣物。
2.過勞。 在日常生活中,應將工作和休息結合起來,避免過度勞累。 當疲勞發生時,您應該適當休息。
3.情緒因素。 情緒低落時,還可能誘發脊髓炎,這可能與機體免疫力下降有關。
多做有氧運動,如長跑或騎自行車,可以提高抗病能力。 還需要均衡飲食,加強營養,如雞蛋、豆漿和瘦肉,以及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菠菜、西紅柿和獼猴桃,以幫助提高免疫力和預防脊髓炎。
-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預防傳染病無非就是控制感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高危人群這三種方法。 為了預防小兒麻痺症,我個人總結了以下經驗:
第一部分:控制感染源。
脊髓灰質炎患者自發病起至少隔離40天,密切接觸者應接受醫學觀察20天,病毒攜帶者應根據患者要求進行隔離。
第 2 部分:切斷傳播途徑。
脊髓灰質炎通過糞口傳播。 急性期患者的糞便可用20%含氯石灰乳液浸泡消毒(時間1-2h)排出,其他含氯消毒劑(如次氯酸鈉)也可在出院前浸泡消毒。 沾有糞便的尿布、衣服和褲子應煮沸消毒,衣服應暴露在陽光下。
第三部分:保護易感人群。
1.人工主動免疫。
高危人群可以通過接種疫苗獲得主動免疫力。 有兩種型別的疫苗:減毒活疫苗(OPV)和滅活疫苗(IPV)。 減毒活疫苗使用方便,95%以上接種疫苗者可獲得長期特異性免疫,但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和接受免疫抑制劑者不宜使用**。
滅活疫苗是安全的,可用於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和接受免疫抑制劑**的人,但它們價格昂貴且免疫持續時間短,需要反覆注射。
2.被動免疫。
未接種疫苗的幼兒、孕婦、醫護人員、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接受過扁桃體等區域性手術的人,如果與患者密切接觸,應盡快接受丙種球蛋白治療。
3.其他。 疫情期間,高危人群應避免前往人多處,避免過度疲勞和感冒,推遲各種預防性注射和不必要的手術。
-
脊髓灰質炎主要通過糞口傳播,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很重要,最重要的是服用口服糖丸。
-
對於脊髓灰質炎的預防,第一步是注意感染源的管理。 及早發現患者,及時報告疫情,並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 患者應自發病之日起至少隔離 40 天。
一般在前1周左右,要同時強調呼吸道和胃腸道的隔離,密切接觸者應至少接受20天的醫學觀察。 對於感染病毒的人,應根據患者的要求進行隔離。 第二步是切斷傳播途徑。
急性期患者的糞便可浸泡在含氯的石灰乳液中,然後用消毒劑消毒後再出院。 沾有糞便的衣物應煮沸消毒,加強水、食、糞的衛生管理。 第三步是保護易感人群。
疫情期間,兒童應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過度疲勞和感冒,推遲各種不必要的注射和手術。 同時,主動免疫也是預防該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通常使用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可以達到較好的控制效果。
由於這些治療,我國沒有報告新的病例。
-
脊髓灰質炎的主要傳播途徑。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由脊髓灰質炎病毒侵入迴圈系統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由於大多數脊髓灰質炎患者是 1 至 6 歲的嬰幼兒,並且由於脊髓灰質炎有引起腦癱的風險,因此脊髓灰質炎也被稱為“脊髓灰質炎”。
脊髓灰質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直接接觸糞口感染。 如果接觸含有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物品,很容易傳播,而被糞便汙染的手和食物是脊髓灰質炎的主要傳播媒介。 此外,不良的衛生習慣也有助於脊髓灰質炎的傳播。
因為人類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只要感染了病毒的人或物體就會引起脊髓灰質炎的傳播,而口對口感染也是脊髓灰質炎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即通過飛沫也可以傳播脊髓灰質炎病毒。 因此,脊髓灰質炎傳播迅速,如果您家中或周圍有人感染了脊髓灰質炎病毒,請務必隔離和觀察。
專家們想強調的是,任何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的人,無論他們是否出現症狀,都是脊髓灰質炎傳播的來源。 因此,脊髓灰質炎高發地區必須隔離,每個人都應該隔離觀察。
綜上所述,脊髓灰質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病毒進入口腔後,開始自我複製,侵入血液,甚至可能侵入中樞神經系統,並能通過咽部分泌物和糞便排出脊髓灰質炎病毒,造成大規模脊髓灰質炎傳播。
-
當脊髓灰質炎達到恢復階段時,患者四肢肌肉在神經損傷後萎縮,自然導致功能障礙或癱瘓。 但是,在此過程中,應根據醫生的指示進行藥物治療或訓練,這可以促進許多患者症狀的不同程度的改善,並且大多數患者沒有癱瘓。 因此,如果你想改善脊髓灰質炎的問題,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1.功能練習。 如果孩子嚴重到無法移動四肢,按摩可以促進血液迴圈並調節身體的神經系統。
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有效緩解小兒麻痺症問題。 2.物理治療方法。
兒童可以通過水療、電療、蠟療和光療來改善微迴圈,可有效促進區域性血液吸收和炎症。
-
嚴禁血管內注射該疫苗:確保針頭不進入血管。 在以下情況下應謹慎使用該疫苗:
有血小板減少症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肌內注射本品後可能引起出血; 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對該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會減弱。 疫苗接種應推遲到**結束或確保其得到很好的保護。 本產品推薦用於慢性免疫缺陷患者,如HIV感染,即使基礎疾病可能導致有限的免疫反應。
與任何疫苗一樣,疫苗接種可能無法保護 100% 的人。 一旦出現霧狀,請勿使用這種疫苗。 對於多劑量包裝,開封後立即使用。
脊髓灰質炎主要通過糞口傳播,病毒在感染開始時通過患者的鼻咽排洩,然後隨著疾病的進展通過糞便排出體外。 一般來說,病毒可以在糞便中攜帶數月,並可以通過汙染水、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傳播。 此外,口服減毒活疫苗在糞便排洩後,有可能在外部環境中恢復毒力並感染其他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