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心會燃燒? 那不是沒有氧氣的地方嗎?

發布 科學 2024-03-07
2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燃燒這個詞只是用來想象地核內部的高溫(內部約4500),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燃燒。 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最初是乙個熱的液體,然後慢慢冷卻形成乙個固體地殼,而核心則保持熱液態。

    普遍的觀點是,地球是由固體物質組成的,其溫度不超過1000°C。 由於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熱量,同時地球原有物質在重力作用下收縮,導致重力能量釋放,導致地球區域性溫度公升高。 當溫度超過鐵的熔點(1534年)後,液態鐵因其高密度而流向地心,從而形成地球的熱核。

    人們認為,地核的外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核心的主要物質是鐵。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地核中仍有放射性物質在衰變,並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地核的高溫狀態。

    但是當放射性物質耗盡時,地球會像月球和火星一樣慢慢冷卻。 當地內外熱量平衡時,就不能帶動板塊的運動,也不能引起地核內外核的差動自轉,磁場就會消失。 磁場是行星的脈搏,沒有磁場,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行星就接近死亡。

    地球將變成乙個沒有生命的星球。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首先,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氯氣和氫氣混合在一起,可以在不需要氧氣的情況下燃燒。 其次,土壤中還含有大量的氧氣。 因此,燃燒地核是不夠的。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半熟時不會像雞蛋的蛋黃那樣燃燒。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岩漿是由巨大的擠壓形成的。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燃燒是什麼意思? 火山噴發?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地球的大氣層最初是無氧的。 原始大氣是還原性的,充滿了甲烷、氨等氣體。 自從綠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現以來,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了大量的氧氣,使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大大增加;

    大氣中氧氣的出現源於兩個作用,一種是非生物參與的水的光解作用,另一種是生物參與的光合作用。

    生物體的光合作用對大氣有巨大的影響。 它使大氣從還原氣氛變為氧化氣氛。 水光解產生的氫氣可以重新氧化成水並返回地球,而不會擴散到外層空間,從而防止地球水的流失。

    含氧量的增加改善了生物體的生存環境,進而促進了包括植物在內的生物體的繁榮,形成良性迴圈,最終使地球上的氧氣成為含量僅次於氮的氣體。

    地球在27億年前出現在淺水中,產生氧氣的光合微生物。 一段時間後,它們會用氧氣填充大氣。 資料記錄了此轉換。

    其他星球上也有氧氣,只是多少的問題。 因為氧是宇宙中除氫、氦、碳等元素外含量高的元素之一。 在太陽系中,氧氣存在於各種行星上,包括它們的衛星。

    例如,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上面有氧氣。 水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是地球大氣層的千萬分之一。 成分為42%的氦氣,42%的鈉,15%的氧氣,其餘的是一些微量氣體。

    由於水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人們普遍認為水星沒有大氣層。

    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濃密大氣層的衛星,其表面大氣壓力約為地球的兩倍。 土衛六的大氣層是氮氣,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唯一富含氮的恆星,並且有大量不同種類的碳氫化合物(包括甲烷、乙烷、乙炔、丙烷等)的殘留物,以及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哪裡有水蒸氣,哪裡就會有氧氣。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氧氣在地球上的起源是乙個長期的化學反應過程,早期的地球(之前沒有動物)空氣中的人類無法生存,後來出現了消耗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微生物,比如海藻,它們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海底火山附近的海底有生物靠硫化物生存, 這逐漸改變了地球大氣的組成,恐龍時代的氧氣濃度比現在的21%氧氣濃度還要大,當時蜻蜓的氧氣濃度超過一公尺。動物**的能量是由氧氣和糖的反應產生的。 事實上,空氣的成分也在發生變化。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在各種行星形成之初,並不缺氧,但是由於氧相對活躍,其他行星上的氧在20億年之後基本變成了化合物,因此元素氧在其他行星上逐漸消失。 地球20億年的時候,生命誕生了,植物也產生了,植物是天然的還原氧大工廠,它像車輪一樣不斷迴圈二氧化碳中的氧氣,一直保持在維持文明所需的氧氣比例。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因為地球上有進行光合作用並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植物,!其他行星並非沒有氧氣,但很少!幾乎不!而且其他星球上沒有植物,所以它們不能產生氧氣!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其他行星也有或曾經有過氧氣。 例如,在火星上,對地球表面氧化物的探測表明,過去存在氧氣,過去也存在液態水。 然而,由於其他因素(可能是恆星碰撞),大氣的成分發生了變化,大氣的分子狀態電離並逃逸。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其他行星也有,但比較罕見,比如月球,它有一滴氧氣,所以人類不能直接呼吸。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24億年前,可以說是生命史上最動盪的時期。 生命在地球上已經繁衍生息了十多億年,但出現了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 它們可以利用太陽能,但在此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的副產品,即氧氣。

    這種單細胞生物在原始海洋中迅速繁殖,數量驚人,大氣的成分也因此發生了變化。

    參見:24億年前,毒害地球生命的氧氣從何而來?

    至於其他星球上是否有氧氣,只能說目前還沒有被發現,不代表沒有。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其實地球本來是沒有氧氣的,但是地球有可以產生氧氣的綠色植物,而其他星球卻沒有,所以還是和以前一樣。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因為地球有臭氧層。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因為產生氧氣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如果你這樣想,那就簡單多了。 為什麼氧氣在地球上而不是在其他星球上?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這種問題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大多數時候都不清楚!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氧氣誕生於恆星的核聚變反應,在太空中無處不在。 特別是在地球、金星和月球等固體行星上,氧氣是主要的建築元素。

    在其他行星上,氧氣以金屬或非金屬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沒有元素氧或游離氧。 這是因為氧是一種反應性元素,非常容易與其他元素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化合物。 因此,在其他行星或太空中,沒有或幾乎沒有游離氧。

    例如,在金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是主要成分。

    氧氣也是地球形成時的主要成分,但地球上的氧氣與其他行星一樣,以與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形式存在,並且沒有游離氧。 地球上的氧氣是生物進化光合作用後,通過光合作用,由植物或光合藻類與二氧化碳完全分離的。

    沒有生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就沒有氧氣。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答:當然不是,其他有大氣層的行星有或多或少的氧氣,但它們的氧氣遠低於地球大氣層(21%),例如,火星大氣層的氧氣含量約為乙個。

    至於太陽系。

    其他有大氣層的行星和衛星的含氧量較低; 地球含氧量高,主要由地球上的生物利用,尤其是植物,有些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微生物。 至於太陽系,其他有大氣層的行星和衛星的氧氣含量較低; 地球含氧量高,這主要是由於地球生物的主導作用,尤其是植物和一些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在化學物質中,氧氣是一種化學上非常活躍的明柴氣體,除了金、鉑、銀等極少數金屬和稀有氣體。

    此外,大多數元素可以與氧發生反應,我們稱之為氧化反應。

    氧氣的這種特性決定了氧氣不可能在許多星球上大量存在,因為如果沒有氧氣補充,地球上的氧氣就會逐漸消耗殆盡,最終行星上的氧氣含量將接近於零。

    在各種化學反應中。

    產生氧氣的條件是惡劣的,只有在生物光合作用的幫助下,太陽的能量才能部分儲存在氧氣的化學鍵中。

    中間。 在各種化學反應中,產生氧氣的條件是苛刻的,只有在生物光合作用的幫助下,太陽的能量才能部分儲存在氧氣的化學鍵中。

    如果地球上的耗氧量與光合作用的輸出相平衡,那麼地球上的含氧量就可以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也可以看出,高氧含量可能預示著生命的存在,比如30多億年前地球上的藍藻首次大幅增加氧氣。

    出現。 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含氧量高的外星行星。

    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含氧量高的外星行星。

    好吧! 我的答案。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雖然我們對系外行星,尤其是系外行星和衛星的觀測很少,但我們有理由說氧氣並不是地球獨有的。

    別的不說,火星這個人類調查最多的星球,大氣層中大約有氧氣,這難道不說明氧氣不僅僅是地球的專利嗎?

    其實,氧氣在宇宙中是很常見的,據說我們地球的組成也是第一位的。 只是氧氣有一種奇怪的性質,使得它很難以單一的形式存在,那就是氧化。

    因為氧氣在自然界中是相對反應性的(只是相對而言,比氧氣多的東西),所以在其他沒有氧迴圈的星球上,絕大多數的氧氣只能以化合物或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例如,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水實際上是氧化氫。 因此,正常情況下,除非有乙個行星的氧氣佔據了絕大多數,否則其中的氧氣會很快發生化學反應。

    但這並不是一件完美的事情,火星就是乙個例子。

    首先,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既然地球是乙個生機勃勃的場景,就沒有理由相信在遙遠的世界裡沒有其他星球像地球一樣擁有植物。 植物或葉綠體是碳和氧迴圈中的重要參與者,因此只要有植物或類似的植物,地球上就一定有氧氣。

    其次,從化學的角度來看,任何反應都是相對平衡的,也就是說,即使化學變化在巨集觀上是單向的,但在微觀上變化是雙向的,也就是說,即使某個容器中發生了化學反應,容器中也一定是反應物和產物的共存, 但這只是多少的問題。這樣一來,幾乎每個存在好氧元素的星球都有氧元素甚至氧氣。

    因此,無論如何,氧氣絕不僅僅是地球的專利,它不僅僅是地球獨有的。 或者更確切地說,幾乎每個星球上都有氧氣!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美國卡內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e)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學家最近發現,地球上的微生物在27.2億年前就開始適應有氧生命,至少在大氣氧化之前3億年。 這首次證明了乙個長期存在的假設,即地球轉變為類似氧氣的大氣層是乙個長期的過程。

    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16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上。

    人們普遍認為,24億年前的地球大氣層中不含氧氣。 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何時以及如何開始進化並將氧氣注入大氣中,長期以來一直是乙個爭論的話題。 植物、藻類、藍藻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作為廢物。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Jennifer EigenBone說:“地球在27億年前出現了淺層的、產氧的光合微生物。 一段時間後,它們會用氧氣填充大氣。 資料記錄了此轉換。 ”

    研究人員通過檢查在西澳大利亞州哈默斯利出土的淺水和深水沉積物,以1億年為單位,分析了化石中碳同位素的變化。 自然界中的碳包括碳-12和碳-13。 只有大約 1% 的碳是 13——比碳 12 多乙個中子,這是理解光合生物的關鍵。

    “光合微生物在陽光明媚的淺水區進化,在那裡它們利用光和二氧化碳來製造食物,”EigenRode說。 它們攝入碳-12和碳-13,最終成為生物體。

    化石中殘留的兩種碳的混合物可能是由微生物製造食物和能量的方式發生變化引起的。 ”

    太古生物是厭氧的,因此碳13含量低。 隨著含氧量的增加,生物體開始適應有氧生活,結果是碳-13的增加,首先是在淺水中,然後在深水中。

相關回答
17個回答2024-03-07

我們通常所說的燃燒的本質是指有機物與氧氣的反應,有機物的主要成分是烴類,可以用通式CN(H2O)2N+2表示,(又稱碳水化合物);反應性的: >>>More

13個回答2024-03-07

地球深處的熱量主要有3種型別**:(1)地球形成時產生的熱量; (2)岩芯材料沉入地心時摩擦產生的熱量; (3)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 地球熱量的釋放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More

9個回答2024-03-07

旋轉和旋轉。

1543年,哥白尼在《論天體的運動》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 從那時起,無數的觀測和實驗證明,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同時,自西向東旋轉。 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福柯在巴黎成功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福柯擺試驗),證明了地球的自轉。 >>>More

11個回答2024-03-07

如果太空中沒有氧氣,為什麼隕石會燃燒?

14個回答2024-03-07

根據現有的科研資料,地核厚度超過3400公里,地核附近的溫度非常高平均氣溫可達4000攝氏度以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