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科學家發現了行星運動定律?

發布 科學 2024-03-14
1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正是克卜勒發現了行星運動定律,克卜勒還總結出了可以計算行星運動週期和軌跡的三個主要公式,為天體運動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德國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克卜勒,在第谷觀測天文資料的基礎上,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即橢圓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週期定律。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約翰內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發現了三個定律,即軌道,面積和週期。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發現行星運動定律的科學家是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 他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週期、面積和軌道。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雖然哥白尼。

    行星被正確地觀察到圍繞太陽旋轉,但克卜勒正確地定義了它們的軌道。

    27歲時,克卜勒成為富有的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的助手要求他定義火星的軌道。 在他的一生中,布拉赫收集了天文觀測資料,這些觀測資料在他死後到達了克卜勒。 (布拉赫有他自己的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模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不希望克卜勒用它們來證明哥白尼的理論是正確的。

    通過這些觀察,克卜勒發現行星的軌道遵循三個定律。

    像他那個時代的許多哲學家一樣,克卜勒有一種神秘的信念,認為圓是宇宙的完美形狀,行星的軌道必須是圓形的,作為神聖秩序的體現。 多年來,他致力於將布拉赫對火星運動的觀測結果與圓形軌道相匹配。

    然而,最終,克卜勒注意到,從行星到太陽的一條假想線在相同的時間內掃過相等面積的空間,而不管行星在其軌道上的位置如何。 如果你在某個時間點畫乙個從太陽到行星位置的三角形。

    然後在固定時間(比如 5 小時或 2 天)繪製它的位置,然後該三角形的面積在軌道上的任何位置始終相同。 為了使所有這些三角形具有相同的面積,行星在靠近太陽時必須移動得更快,而在離太陽最遠時移動得更慢。

    這一發現(後來成為克卜勒軌道運動第二定律。

    這導致了後來成為克卜勒第一定律的東西。

    一些事情被實現了:行星以橢圓(乙個扁平的圓圈)移動,而太陽處於偏離中心的焦點。

    克卜勒第三定律。

    它表明,行星與太陽的距離與繞太陽公轉所需的時間之間存在精確的數學關係。 正是這個定律啟發了牛頓。

    ,他提出了自己的三個定律來解釋為什麼行星會以這種方式運動。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提出行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等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科學家是克卜勒,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100多年後,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在實驗室中首次熟練地使用扭力刻度裝置精確測量萬有引力常數, 並被稱為“測量地球質量的人”克卜勒,基於第谷觀測到的天文資料,總結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它最早是由德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克卜勒發現的,他耐心地研究了火星在天球上的運動,尋找火星運動的規律,經過多年的反覆計算,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克卜勒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他是第乙個發現行星運動定律的人。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發現行星運動定律的天文學家是約翰內斯·克卜勒。

    詳情如下:

    克卜勒定律是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提出的行星運動三定律。 1609年發表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由克卜勒根據天文學家第谷對火星位置的觀測總結而來; 第三定律於 1619 年出版。 這三個定律也被稱為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和和諧定律。

    克卜勒定律是關於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而牛頓定律更廣泛地是關於由於相互引力而導致的幾個粒子的運動。 在只有兩個粒子的特殊情況下,其中乙個比另乙個粒子超輕,輕粒子圍繞重粒子運動,就像行星根據克卜勒定律繞太陽運動一樣。

    然而,牛頓定律允許其他解決方案,即行星軌道可以是拋物線或雙曲線。 這是克卜勒定律無法做到的。 在乙個粒子不比另乙個粒子超輕的情況下,每個粒子根據廣義雙體問題的解圍繞其共同質心運動。

    這也是克卜勒定律無法實現的。

    克卜勒定律,無論是幾何語言還是方程,都將行星的坐標和時間與軌道引數聯絡起來。 牛頓第二定律是乙個微分方程。 克卜勒定律的介紹涉及求解微分方程的藝術。

    我們將引出克卜勒第二定律,因為克卜勒第一定律必須基於克卜勒第二定律。

    克卜勒定律是克卜勒發現的關於行星運動的定律。 1609年,他在《新天文學》中發表了兩個行星運動定律,1618年,他發現了第三個定律。 克卜勒很幸運能夠獲得丹麥著名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20多年來觀察和收集的非常準確的天文資料。

    大約在1605年,根據布拉赫的行星位置資料,按照哥白尼的勻速圓周運動理論,經過四年的計算,發現第谷觀測到的資料與計算有8'的誤差,克卜勒確信第谷的資料是正確的,於是質疑上帝的“完美”運動(勻速圓周運動)。

    經過近6年的廣泛計算,克卜勒提出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又經過10年的廣泛計算,提出了第三定律。 克卜勒定律給亞里斯多德和托勒密在天文學和物理學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他斷言地球在不斷運動; 行星的軌道不是外旋的,而是橢圓形的。

    行星自轉的速度是不相等的。 這些論點極大地震撼了當時的天文學和物理學。 經過近乙個世紀的對星星和月亮的研究,物理學家終於能夠用物理理論來解釋真相。

    牛頓利用他的第二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在數學上嚴謹地證明了克卜勒定律,也讓人們理解了它們的物理意義。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發現行星運動三定律的天文學家是約翰內斯·克卜勒,他是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數學家。

    克卜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即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週期定律。 這三個定律可以描述如下:所有行星都以不同大小的橢圓軌道執行; 同時,行星半徑在軌道平面上掃過的面積相等; 恆星公轉週期的平方與其與太陽距離的立方成正比。

    這三條定律最終為他贏得了“天空統治者”的美譽。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在研究第谷記錄的天文資料的基礎上,Kaisheng Zappuler總結了恆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所以答案是:克卜勒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3-14

那家的五花肉之間有質量關係。

12個回答2024-03-14

網友們開玩笑的叫法,因為它叫行星,然後體積還是那麼大(沒有地球那麼大,半徑是地球半徑的幾倍),自然的昵稱就變成了派屈克星,當然,它之所以叫行星,主要是因為它的軌道週期是天與 的值相同。 然而,與地球不同的是,太陽的軌道仍然是健康的,而行星的軌道是已經變成白矮星的恆星。 >>>More

13個回答2024-03-14

大陸星球的字面意思是,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對吧? 那是其他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這樣的行星被稱為類地行星。 >>>More

5個回答2024-03-14

他基於一些行星的自轉,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的軌道發生了變化。 它也將通過恆星觀測探測到。

15個回答2024-03-14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在這些星系中,有許多不同的行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對外星系的了解並不全面,許多人認為地球是眾多行星中最孤獨的。 為此,地球上的科學家開始不斷探索,希望在外太空找到一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