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發布 財經 2024-03-30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1)產業發展正處於從量拓展到提質的關鍵時期。 中國工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除少數行業外,主要不在於產能和產量。 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豐富產品的品種和結構,降低單位產品的材料消耗,已成為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這就對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產業結構正處於適應需求變化、解決生產相對過剩問題的關鍵時期。 目前,我國大部分產品的產能已超過市場需求,存在相對過剩。

    避免過度競爭,優化資源配置,適應人們多品種、多層次的需求,提供優質的產品和高水平的服務,及時進行結構調整優化。

    更多資訊:雖然利好政策頻頻出台,但中國製造業的現狀並不樂觀。 工業和資訊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王希文博士,在工業和資訊化領域工作了10多年

    雖然中國已經是製造業大國,但製造業“大而不強”,與製造業大國的差距還很大,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有些是根本性的,最重要的就是三大問題

    一是產業結構不合理。 從生產角度看,我國製造業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性表現在結構性和區域性生產過剩處於低水平,也表現在企業生產的高消費、高成本上。 具體而言,許多重要行業對國外技術依賴程度高,自主開發能力較弱,難以適應激烈的國際競爭。

    二是產品附加值不高。 長期以來,大多數中國企業都採用OEM生產方式,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產品設計、關鍵零部件和工藝裝置主要依賴進口。

    三是能耗大,汙染嚴重。 目前,我國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氮等、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1)行業發展正處於從量上擴到提質的關鍵時期。中國工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除少數行業外,主要不在於產能和產量。 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豐富產品的品種和結構,降低單位產品的材料消耗,已成為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這就對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產業結構正處於適應需求變化、解決生產相對過剩問題的關鍵時期。 目前,我國大部分產品的產能已超過市場需求,存在相對過剩。

    避免過度競爭、優化資源配置、適應多品種、多層次人民需求、提供優質產品、高水平服務的趨勢,要求產業結構適時調整和優化。 (三)產業結構處於公升級關鍵時期。 從國內產業實際執行來看,結構性短缺的矛盾已基本消除,目前的重點應放在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上,在改造公升級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使產業結構進入高技術、高加工、高附加值的新領域[1]。

    (四)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正處於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時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中國產業面臨的國際競爭擴大到國內市場。 在新興產業競爭力尚未形成、傳統國際分工帶來的比較優勢日益減弱的形勢下,產業結構的優化不僅關係到產品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關係到民族產業的安全,甚至關係到國民經濟發展。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比如,我們的產業結構低、分散、缺乏科學布局,很多產業重複建設,導致產能過剩,高階產業布局少,前瞻布局少。 因此,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迫在眉睫。 去產能和去庫存的任務並不容易,必須對此加以控制。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我國產業結構公升級不容樂觀,這體現在哪些方面1農業現代化任重道遠房地產和金融行業需要保持穩定3科技創新體系有待改革和完善。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具體問題是:

    為了保證產業鏈和第一鏈的穩定,我國仍需高質量發展第二產業,但第二產業是並存的問題,轉型公升級任務緊迫而艱鉅。

    主要問題是: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

    1、區域重點產業絕大多數屬於資源加工業,對農業資源、林業資源、礦產資源的依賴度過高。

    2、工業企業規模小,多為小企業和集體企業,產業鏈短,沒有上下游產業集群,產品市場競爭力差,科技含量低,企業不能滿足規模經濟和社會化規模化生產的要求,資源利用度不高。

    3、區域產業內優勢產業與周邊城市相似度高,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製造產業、飲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等,存在較大意義上的區域內競爭。

    4、技術裝備落後,缺乏技術人才,缺乏基礎產業和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術產業。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1)生產供應結構不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在生產和供給方面,在低消費水平下存在結構性、階段性和區域性過剩。

    2)部分。我。

    二是第三產業本身比較粗放落後,兩者之間的比例不合理。 第一產業現代化程度很低,農業的基礎地位還很弱。

    第二產業佔比太高,內在質量不高,低階重複較多。 近年來,第三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水平仍然不高,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

    3)各行業內部專業化程度低,企業組織規模缺乏宴席的問題突出,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優勢。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現階段,我國經濟結構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產業結構缺陷]: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較低。

    在就業結構的國際比較中,同樣表明我國是第一位的。

    第一、第二產業比重大,第三產業比重小。 改革開放以來,三大行業就業人員佔比由1978年調整為2005年

    但是,工業化基本完成後,第一產業就業佔總就業人數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還遠遠不能滿足就業結構要求。

    就不同行業而言,三個行業的內部結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農業。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後,二是我國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經營還處於起步階段,三是產業選擇趨同,大宗農產品區域布局不合理,四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業投入風險比較大。

    從產業上看,生產結構不夠合理,表現為結構性、區域性生產過剩水平低,也表現為企業生產的高消費、高成本。 二是產業組織結構不夠合理。 目前,我國各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分散程度比較高,集中度低。

    三是產業技術結構不夠合理。 技術和質量的提高過於依賴引進,自主開發能力較弱,不適合激烈的國際競爭。 四是高新技術產業、環保產業等新興產業相對落後。

    首先,從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來看,我國仍以傳統商業和服務業為主,一些基礎第三產業(如郵電、通訊)和新興第三產業(如金融保險、資訊、諮詢、科技等)仍不發達。 二是第三產業增長模式粗放,效率低。 三是市場化程度低,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以利用GDP結構

    投資和消費之間存在不平衡。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我國當前產業結構總體存在以下問題:

    1 三產業比例關係不平衡,第三產業佔比偏低。 第一產業佔比高,高於同等收入水平國家; 第二產業比重明顯較高,不僅高於同等收入水平國家,也高於工業化國家;

    第三產業的份額遠低於同等收入國家和發達國家。

    2 第一產業效率仍然低下。 自動化程度低,基礎不穩,生產方式落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抗災能力下降,耕地面積大幅減少,糧食生產尚未擺脫“靠天吃飯”的傳統,城鎮化發展緩慢。

    3 受傳統因素和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第二產業結構失衡未變。

    高能耗、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業務,對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快速發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基礎產業成為瓶頸,製造業佔比高,輕紡工業生產過剩嚴重,加工業規模小、水平低的重複建設,傳統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不相稱。

    4 第三產業整體落後情況沒有明顯變化。 從產業角度看,第二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一直比較高,經濟發展主要由第二產業帶動。 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大幅提高,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並未保持上公升趨勢,特別是在2007-2008年

    近幾年來,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下降。 這表明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已經滯後。 從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來看,發達國家以資訊、諮詢、科技、金融等新興產業為主,而我國仍以傳統商業和服務業為主。

    例如,郵電、通訊)和新興的第三產業(如金融保險、資訊、諮詢、科技等)自然不發達。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3-30

(1)產業發展正處於從量拓展到提質的關鍵時期。 中國工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除少數行業外,主要不在於產能和產量。 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豐富產品的品種和結構,降低單位產品的材料消耗,已成為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More

12個回答2024-03-30

乙個。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導向。支援基礎產業和製造業。全面發展服務業。 >>>More

10個回答2024-03-30

在我國金融產業結構轉型公升級階段,產業轉型公升級意味著我們覺得目前的產業結構不合理要麼是勞動密集型太多,要麼是資源密集型太多,總之,我們必須向高科技產業結構轉變。 <> >>>More

4個回答2024-03-30

-)國際**影響國內產業結構形態1進口產品借助進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帶動了中國工業的發展。 當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規模經濟得到充分利用,生產成本明顯降低時,利用國內某些生產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出口產品,通過國際市場的開拓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發展。 >>>More

6個回答2024-03-30

企業將產品的部分或全部生產從原產區轉移到其他地區,這種現象稱為產業轉移。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認為,工業各部門和各種工業產品都處於生命週期的不同發展階段,即經歷了創新、發展、成熟和衰落四個階段。 從那時起,威爾斯和赫希驗證了這一理論,並豐富和發展了它。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