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層和第 2 層有什麼區別?

發布 旅遊 2024-03-09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裡面; 三層網路需要使用IP路由來實現跨網段。

    可以跨越多個衝突域;

    2、二層網路組網能力非常有限,一般只是乙個小型區域網; 第 3 層網路可用於形成大型網路。

    3、二層網路基本上是乙個安全域,也就是說,在同乙個二層網路中,終端的安全與網路基本相同,除非有其他特殊的安全措施; 第 3 層網路可以劃分為多個相對獨立的安全域。

    4.很多技術在二層區域網中是比較用到的,比如DHCP、Windows提供的共享連線等,如果需要在三層網路上使用,需要考慮其他裝置的支援(比如通過DHCP中繼**。

    等),等)或通過其他方式。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在企業網路結構的選擇上,有二層網路和三層網路結構兩種選擇。

    這裡根據滲流邏輯拓撲對第二層和第三層進行分類,這並不意味著ISO七層模型中的資料鏈路層和網路層,而是指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它們都部署在三層網路結構中,第二層網路結構沒有聚合層。

    只有核心層和接入層的二層網路結構模式易於操作,交換機根據MAC位址表對報文,如果有**,如果沒有,則泛洪,即將報文廣播傳送到所有埠,如果目的端遲到給出響應, 那麼交換機就可以將MAC位址新增到位址表中,這是交換機建立MAC位址的過程,但是如此頻繁地廣播未知MAC目的地的資料包,在大規模網路架構中形成的網路風暴非常大,這也極大地限制了二層網路規模的擴充套件, 所以二層網路的組網容量非常有限,所以一般只用於搭建乙個小型的區域網。

    與二層網路結構不同,三層網路結構可以形成大型網路。

    因此,在整個三層網路結構中,核心層的裝置要求最高,必須配備高效能的資料冗餘傳輸裝置和負載均衡裝置,防止過載,從而減少每個核心層交換機需要承載的資料量。 (高速交換網路骨幹網)。

    匯聚層是連線網路和各接入應用層的核心層,在兩層之間起到“媒體傳輸”的作用。 匯聚層應具備以下功能:實現安全功能(VLAN 劃分和 ACL 配置)、整體工作組訪問功能和虛擬網路過濾功能。

    因此,應將第 3 層交換機用於聚合層裝置。 (提供基於策略的連線)。

    接入層主要面向終端客戶物件導向,為終端客戶提供接入功能。 (將工作站連線到網路)。

    第 2 層網路只能通過 MAC 定址進行通訊,但只能在同一衝突域內進行通訊; 第 3 層網路需要通過 IP 路由跨網段進行通訊,IP 路由可以跨越多個衝突域。

    三層交換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路由器,但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三層交換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快大區域網內部的資料交換,而路由功能大多是圍繞這個目的,所以他的路由功能不如同檔次的專業路由器強, 而且在安全性、協議支援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無法完全取代路由器。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典型的做法是:同一區域網內各子網的互連和區域網內VLAN之間的路由被三路寬頻交換機所取代,只有當區域網與公網互聯之間要實現跨區域網路接入時,才通過專業路由器。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第 2 層和第 3 層是兩種不同的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系統。 其中,二層組網是基於實體地址的網路系統,而三層組網是基於邏輯位址的網路系統。 這兩種組網方式各有優缺點,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二層組網是一種基於物理層和資料鏈路層的組網方式,其中裝置通過媒體訪問控制(MAC)位址相互通訊。 它通常用於區域網(LAN)和資料中心冰雹知識(DC)的組網,通常在交換機上實現。 交換機負責將資料從傳輸傳送到與目標位址匹配的埠,從而實現裝置之間的通訊。

    第 3 層網路是基於邏輯位址(IP 位址)的網路系統,其中網路控制器通過在邏輯位址中查詢網路字首和主機位址來確定要傳輸的資料的目的地和路由。 這使得三層下的通訊更加智慧型可控,適用於廣域網(WAN)和網際網絡網路。 與二層組網相比,三層組網需要更多的裝置來實現,包括路由器(用於傳輸IP資料包)和三層交換機。

    一般來說,二層和三層網路在不同的場景中有不同的應用。 企業可以選擇這些網路堆疊來更好地滿足其業務需求。 在實施組網時,齊先昌需要合理規劃網路拓撲結構,以實現最佳的網路效能和高可靠性,滿足企業的業務需求。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主要區別:二層交換機工作在資料鏈路層,三層交換機工作在網路層,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

    具體區別如下:

    第 3 層交換機使用第 3 層交換技術。

    簡單來說,三層交換技術就是:二層交換技術和三層**技術。 解決了網段內網段劃分後網段內子網必須依靠路由器進行管理的情況,解決了傳統路由器速度低、複雜度低帶來的網路瓶頸問題。

    什麼是第 3 層交換。

    提出了與傳統交換概念相反的第 3 層交換(也稱為多層交換技術或 IP 交換技術)。 眾所周知,傳統的交換技術是在OSI網路標準模型的第二層——資料鏈路層進行的,而三指藍層交換技術則在網路模型的第三層實現了資料包的高速。 簡單來說,三層交換技術就是:

    第 2 層交換技術 第 3 層 ** 技術。

    三層交換技術的出現,解決了網段內網段內的子網在區域網內網段劃分後必須依賴路由器進行管理的局面,解決了傳統路由器低速、複雜化帶來的網路瓶頸問題。

    原理如下:假設兩個使用IP協議的站點A和B通過三層交換機進行通訊,傳送站點A將其IP位址與站點B的IP位址進行比對,以確定站點B在開始傳送時是否與自身位於同一子網中。 如果目的地 B 和傳送站 A 位於同一子網中,則執行第 2 層 **。

    如果兩個站點不在同乙個子網中,例如,如果傳送站點 A 想要與目的站點 B 通訊,則傳送站點 A 需要向預設閘道器傳送 ARP(位址解析)資料包,預設閘道器的 IP 位址實際上是第 3 層交換機的第 3 層交換模組。 當傳送站A向預設閘道器的IP位址廣播大型ARP請求時,如果三層交換模組在前一次通訊過程中已經知道B站的MAC位址,則以B站的MAC位址回覆傳送站A。 否則,三層交換模組根據路由資訊向B站廣播ARP請求,B站收到ARP請求後將其MAC位址回覆給三層交換模組,三層交換模組儲存位址並回覆傳送站A,將B站的MAC位址傳送到二層交換引擎的MAC位址表。

    從那時起,當從 A 傳送到 B 的所有資料包都移交給第 2 層交換時,資訊可以高速交換。 由於僅在路由過程中需要三層處理,並且大部分資料通過二層交換,因此三層交換機的速度非常快,接近二層交換機的速度,遠低於同一路由器的速度。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3-09

第 2 層是通用交換機。

具有路由功能的第 3 層。 >>>More

16個回答2024-03-09

C的三層結構最多。 .NET 平台最常見的開發方法。 >>>More

5個回答2024-03-09

為什麼區域網的協議結構不包括網路層,網路接入的過程其實就是乙個通過檢查地圖來尋找方式的過程。 1.一層主要是指物理傳輸,涉及到相互訪問,所以不可能沒有一層,換句話說,沒有物理傳輸,你怎麼能與他人通訊呢? >>>More

11個回答2024-03-09

1.如果 iOS 版本為 3560 及以上版本,請檢視 3560 的日誌記錄,了解網路中是否存在 ARP 欺騙,或者閘道器位址是否被占用。 (如果版本不高,那就抓包去看)。 >>>More

2個回答2024-03-09

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SI)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1984年提出的參考模型。 作為乙個概念框架,它是來自不同製造商的裝置和應用軟體在網路中通訊的標準。 現在,該模型已成為山山計算機與網路之間通訊的主要結構模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