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泰國在金融危機期間實行浮動匯率?

發布 財經 2024-03-03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我不知道你引用的話是從哪裡來的。 我個人認為這句話其實是錯的,泰國人不是“不得已而為之”,而是絕望中的被迫。

    1、泰國長期固定匯率制度,當泰銖在國際市場上賣出時,為了維持其固定匯率,泰國必須動用大量的外匯儲備在外匯市場上購買泰銖,導致外匯儲備嚴重損失。 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來維持固定匯率,匯率將高於實際價值,國際收支赤字將增加,這必然會進一步減少外匯儲備。

    2、危機發生時,泰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維持固定匯率制度,但均以失敗告終

    1)1997年2月,泰國經歷了第一次泰銖貶值風波,泰國銀行**動用2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干預外匯市場,平息風波。

    2)1997年5月12日,國際金融市場再次傳出泰銖貶值的傳聞,引發泰銖匯率的劇烈波動。泰國銀行通過“東亞銀行**行長會議”成員國共同干預外匯市場,以100億美元的成本將匯率維持在25泰銖兌1美元。

    3)但此時泰銖貶值壓力進一步加大,外匯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泰國央行**多次干預,外匯儲備大幅下降。

    3、浮動匯率制度的實施,其實可以理解為**不能再拿出錢來穩定匯率,宣布投降。 到1997年6月底,泰國的外匯儲備減少了300億美元,失去了繼續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 1997年7月2日,泰國** 被迫放棄其掛鉤匯率制度,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這不是乙個禁忌,它真的不是乙個禁忌。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支援它感覺很好。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因為泰國當時沒有外匯儲備,不可能干涉本國貨幣的匯率,所以有必要實行浮動匯率,這是由市場供求主導的變化,如果乙個經濟體不是很強勢,本國貨幣不是國際貨幣, 浮動匯率實施後,很容易遭受較大的經濟衝擊,尤其是受到熱錢的影響。

    因為泰國的教訓,構思了《清邁協定》,大體思路是東亞13國建立外匯支援網路,當乙個國家受到外力打擊時,其他國家及時提供外匯儲備支援,目前總額達到800億美元。

    實行浮動匯率並不是使用美元,因為當時泰國只能選擇浮動匯率,因為泰銖不是國際貨幣,所以泰國要想調節泰銖匯率,就必須動用外匯儲備來調整國際市場的買賣, 但當時泰國沒有外匯儲備,無法控制泰朱的匯率,所以必須改為浮動匯率,即本國貨幣的匯率由本國貨幣在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決定,泰國金融體系整體脆弱。因此,當時索洛斯趁機賣出大量泰銖,導致泰銖大幅貶值。而且,當時泰國銀行還欠下了大量的外債,為了償還債務,金融機構還出售了大量的泰竺,以換取美元來償還債務,這加速了泰銖的崩盤。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金融危機前,泰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房地產等多個市場都存在泡沫,泰國實行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即美元公升值,泰國經濟非常依賴進出口。 此時,由於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因為國際投機者如喬治。 索羅斯之流觀察到了泰國的問題,泰國的匯率是固定的,由於泰國進出口業的快速發展與美元儲備的缺乏之間的矛盾,國際投機者看到了同時購買美元和泰銖的機會,對這兩種貨幣進行投機。

    這是泰國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來提高泰銖,與美元保持掛鉤關係,這是索羅斯之流賣出大量泰銖,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由於泰國外匯儲備不足, 他們最終被壓死,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以賺取利潤,保住自己國家的進出口產業。

    這可能就是這個過程,金融大鱷喬治。 索羅斯的遠見和勇氣確實非常強大。

相關回答
4個回答2024-03-03

加油。 如果可以遇到它,它的破壞性要小得多。

3個回答2024-03-03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泰國,1997年7月2日。 >>>More

36個回答2024-03-03

我認為應該是油墨中含有碳,具有吸附作用,而油墨中的穩定劑含有草酸,可以起到一定的漂白作用。

17個回答2024-03-03

我不知道,也許他們是老人。

23個回答2024-03-03

為了讓慈禧放棄權利,安心退休,也為了表示孝順,光緒帝要為慈禧建造一座新園,也就是頤和園,而這座園林的建造者正是光緒的親生父親。 所以,這頤和園是拼命建造的——大家都知道,圓明園是來來回回百年建造的,而且是在清帝國康謙時代興旺時期建造的; 頤和園建成時,清帝國已經衰落,賠款已經被外國列強割讓,正值時代大變局的工業革命關鍵時期(西化運動需要大量資金)——所以換園的錢缺口很大! 光緒進退兩難,挪用了李鴻章北洋海軍師的海軍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