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後的第二天可以洗澡嗎?

發布 育兒 2024-04-20
1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不可以,三天前不能洗澡,否則很容易被感染。 正常注射後,應通知醫生。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不,需要 24 小時才能清洗。 我怕寶寶打完疫苗後會有反應,也怕打針的地方會被感染。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可以洗了,我寶寶週日早上去打防疫針,中午洗澡,寶寶在浴缸裡玩了半個多小時,一切都很好。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不,前三天不能洗澡。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可以清洗,不要觸控注射的地方。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你不能在接種疫苗當天給寶寶洗澡! 這主要是為了防止針眼感染。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不行,如果真的出汗了,給寶寶擦拭一下,三天都不能洗澡。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不行,主要原因是針眼長不好,怕濕後再感染。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您可以給寶寶洗澡,但要注意不要觸控給寶寶注射的地方。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最好不要洗,洗滌3天後。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2 天內不要再洗澡,以防止感染。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最好不要洗,怕碰到注射部位的水。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親愛的,打完疫苗後,我沒說不能給孩子洗澡,寶寶出汗了,孩子應該馬上洗!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不要清洗嬰兒被注射的地方。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不,你不能在第二天。 注射後,由於針眼沒有閉合,容易誘發感染現象,洗澡也會引起身體發冷,容易引起感冒和發燒,對疫苗的效果可能有一定的影響。

    介紹

    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發前應觀察疫苗接種點至少30分鐘,以免出現急性過敏、延誤、危害健康。 該疫苗可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的發生。

    2021年6月15日,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資料,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突破9億劑,覆蓋人口超過6億人,接種劑量和覆蓋人數均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1年9月14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報告接種1萬劑新冠疫苗。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1.打完疫苗後不能洗澡,主要原因是害怕注射部位感染,因為注射部位可能會出現發紅、腫脹、發熱和疼痛,不像其他藥物注射,注射後,因為疫苗兄弟的抗原作用,區域性往往會出現一些炎症症狀, 這是比較容易感染的,而且不是絕對不洗澡的,只要盡量當天不洗澡,如果當天不洗澡,問題就不會太大。

    2.目前的B肝疫苗是具有一定抗原性的基因工程產品,完全不含核毒性的成分。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傳染因素:洗澡時,可能倒入針眼,繼發性區域性感染甚至細菌可從傷口進入血流,導致嚴重的血流感染。

    冷因數:洗完澡後,您可能會感冒,導致感冒和發燒等問題。 患者沐浴後應及時擦乾頭髮,及時保暖,以免感冒發燒。

    如果接種疫苗後洗澡引起感冒、發燒或其他不適症狀,無法確定是疫苗還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因此建議避免接種疫苗後洗澡。

    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對疫苗的某種成分嚴重過敏:如果有些人對雞蛋嚴重過敏,流感疫苗就不合適,因為流感疫苗可能含有少量與雞蛋相同的成分。 如果對疫苗的其他成分嚴重過敏,則管理是相似的。

    注意體內潛在疾病的存在:在病變的急性或嚴重階段無法接種疫苗是接種疫苗的禁忌症。 如果患者不穩定,伴有發熱、腹瀉或慢性肝炎,則有急性炎症發作; 如果血糖控制不穩定或心功能差,如心力衰竭,則只有在禁忌症明確並排除後才能接種疫苗。

相關回答
10個回答2024-04-20

沒關係。 只要在狗咬你後24小時內接種狂犬病疫苗,就可以了

18個回答2024-04-20

是的,只要你帶上疫苗,綠皮書就可以遍布全國,我們寶寶在廣東開了一張卡,現在送回老家奶奶帶,也是在老家打疫苗。

19個回答2024-04-20

寶寶的疫苗接種可以推遲,因為生病時一般不允許在服藥期間接種。 如果寶寶能好好吃糖丸,就吃吧,如果怕寶寶吃了一點點就吐出來,然後效果不好,最好還是打針。

20個回答2024-04-20

有些疫苗有發燒反應,但一般是低燒,多喝水會降下來,不吃藥,但媽媽要分辨寶寶是發燒還是因為注射而身體不適,如果身體要盡快去看醫生, 它不能拖延。求。

33個回答2024-04-20

如果要充電,可以選擇是否播放。 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寶寶和身體狀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