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太多了,這是最大的問題。
-
如果不算日本這個傳統大國,南韓將是二戰後第乙個也是唯一乙個擁有1000萬人口的國家正式從發展中國家公升級為發達國家的國家。 要知道,南韓只有與浙江省面積和人口相近的家庭背景,資源匱乏,上個世紀被日本殖民了幾十年,現在戰時被美軍控制,所以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主權國家。 如果國際比賽就像一場紙牌遊戲,那麼南韓人手中肯定會有一副糟糕的牌。
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前,南韓似乎是乙個很少受到關注的小國。 然而,16天的奇蹟似乎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作為第乙個舉辦奧運會的發展中國家,南韓已經讓世界大吃一驚。 在那之後,奧運會是南韓經濟繁榮的起點,持續了十多年從1985年到1990年,南韓的人均GDP從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跨越了原始積累,完全變成了乙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
最重要的是,南韓人已經看清了自己的性格。
當然,這裡還有南韓方面有許多歷史、社會、心理、文化和雙邊互動的原因。
我認為至少應該有三點:
首先,南韓2013年的人均GDP為1萬美元,是冷戰結束以來唯一成功克服中產階級陷阱的新興國家。 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新興市場國家的人均GDP跨過1000美元的貧困陷阱後,將進入發展中積累的矛盾頻繁的時期,如經濟增長下降或停滯、民主混亂、貧富懸殊、腐敗、過度城市化、社會和公共服務短缺、 就業困難、社會動盪、缺乏信仰、金融體系脆弱,使人均GDP難以達到10000美元的水平。
其次,南韓是為數不多的從文化產業出口中獲得淨利潤的國家之一,文化產業約佔GDP的7%,而中國僅佔2%。 文化產業帶來了積極的社會活力和國家形象,為南韓人贏得了足夠的積極積分。 南韓流行**、電影、電視劇集對漢語的影響,不亞於中國學在中國的傳統。
更重要的是,南韓還將大眾文化與儒家傳統緊密結合,開創了傳承傳統的文化產業市場化的先河。
第三,南韓有一種瘋狂的願望和動力,想成為世界大國之一。 很少有人關注聯合國秘書長[微博]、世界銀行行長等重要國際組織的現任領導人都是南韓人的事業,也很少有人關注南韓是為數不多的舉辦過世界盃足球賽的國家之一, 奧運會、世界田徑大會和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南韓人活躍在國際社會的成就,足以讓熱衷於“融入世界”的中國羨慕不已。
-
南韓的崛起,主要是利用全國的力量,發展出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比如三星什麼的。
-
其實,我還沒有看到南韓的崛起,但發展還不錯。
-
主要是南韓公司比較有名,比如三星、現代。
-
因為他們培養了財閥,但現在財閥已經失控了。
-
它是靠著自己國家人民的不懈奮鬥而崛起的。
-
南韓是乙個罕見的國家,它成功地超越了其工業戰略,擁有高階技術和先進裝置。
-
南韓也通過這種藝術和美感崛起。
-
南韓的整形產業還是不錯的,那麼發展呢?
日本足球著眼於未來,不去培養沒有當下興趣的人才,即使沒人看J聯賽,但別人的人才都在歐五大聯賽踢球,到時候回歸國家隊造就了強大的日本足球,不像中國,再好超聯賽, 都是外援,自身發展非常受限。
日本足協在《足球運動員》中看過之後,經過多方努力改革,以“大翅膀”為目標,立志打造真正的足球王朝,世界前20名可以體現日本足協轉型日本足球的成功,雖然實際能力在世界上並不是特別強, 但在亞洲足球中,其技術流的風格,卻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亞洲霸主,隨著澳大利亞的加入,日本足球一哥的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但日本足球的“大天翼”精神將支援他們以更頑強的表現鞏固自己在亞洲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