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細分析,不難看出,南韓人之所以在這些問題上如此糾結,主要是因為對獨立的文化焦慮。 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南韓人民強烈希望在經濟全球化中進一步提高民族自信心,展示自己文化的獨特性。
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是不是生氣罵罵咧咧,匆匆忙忙地申請世界遺產,以此來捍衛自己的遺產? 我以為不一定是這樣。
事實上,南韓人之所以迫不及待,甚至肆無忌憚地以“端午節”、“中醫藥”、“活字印刷”甚至“漢字”為“遺產”,申請聯合國世界遺產,說明他們對中華文明有很強的認同感,換言之,他們實際上承認了我們中華文明在整個西亞乃至亞洲的中心母親地位。 因此,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維護漢字這個西亞乃至整個亞洲的主要文字,使其像西方世界的英語一樣成為亞洲的主要語言,為亞洲的一體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舟元子節,本來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因為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去世,就成了中國漢族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每家每戶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在南韓,也有端午節的習俗。 讓我們來看看南韓是如何慶祝端午節的!
南韓人將“端午節”稱為“Sangri”,意思是眾神的日子。 過去,每個南韓家庭都會在端午節那天穿上帶有艾草和糯公尺香味的白艾蒿糕,用菖蒲湯洗頭祈福,喝菖蒲水辟邪。 人們還穿著傳統服裝參加儀式、表演和運動會、鞦韆和摔跤比賽。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過去在南韓許多地方保持的端午節習俗現在很少有人記住和傳承,尤其是在首爾這樣的大城市。 雖然有些家庭仍會保留慶祝端午節的習慣,但由於城市生活條件的限制,不再有運動會和摔跤比賽,人們只是象徵性地將艾蒿糕等食物擺在桌上,做乙個簡單的祭祀桌來慶祝。
在南韓,唯一完整保留端午節習俗的是位於東海沿岸的江陵。 江陵端午節於1967年被列為南韓第13號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南韓儲存最完好的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從農曆4月初開始,持續乙個月。 除了各種儀式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化裝舞會、民間舞蹈,以及摔跤、盪鞦韆、拔河和射箭等比賽。
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從世界各地來到江陵參加“江陵端午節”,體驗端午節文化。
它與中國端午節不同
江陵端午節確實是東亞“冰雹詐漢字文化圈”中乙個有趣的文化現象。 在節日習俗方面,端午節雖然起源於中國,但在長期的流通和國際交流中,被中國周邊國家和民族吸收和接受,並置身於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形成了各國、各民族獨特的節日習俗。
北京紅棗餃子。
北方愛甜,餡料多為棗、蜜餞和蜜豆,是北方甜粽子的典型代表之一,有軟糯公尺和紅棗的甜味 >>>More
今天是端午節,送你乙份甜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如樹葉,以大方的寬容如公尺飯,用溫柔的勸告做餡料,用友情的絲線纏繞,願你品嚐友情的美好,祝你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