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閃電和雷聲是由天空中帶正電和帶負電的雲碰撞引起的放電反應產生的。
-
閃電和雷聲同時發生,為什麼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得多。 光在空中的傳播速度幾乎每秒30萬公里,以這樣的速度,它可以在一秒鐘內繞地球赤道七圈半。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 340 公尺,幾乎是光速的 1/900,000。
光從閃電發生的地方傳播到地面所需的時間通常只有百分之幾秒,而聲音傳播相同的距離需要很長時間。 有時閃電不會打雷,因為放電雲離我們太遠,或者因為聲音不夠響亮。 因為隨著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它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小,最終聲音再也聽不到了。
由於天空中有閃電,所以有雷聲,但有時我們看到的閃電只是閃電,我們聽到的雷聲隆隆作響,響了很久才停止。 這是因為天空中的閃電一般都很長,有些線性閃電長達2到3公里,甚至10公里左右。 因為閃電部分與我們不同,所以噪音以雷聲的形式到達我們耳朵的時間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面,閃電往往一經發生就不停止,而是經常在一瞬間連續閃爍數次,當第一次放電的雷聲沒有繼續時,又能聽到。
第二,第三次放電的雷聲,接二連三的雷聲混合在一起,就變成了隆隆的雷聲。
此外,當雷聲擊中地面、建築物、山脈或天空中的雲層時,它會被反射和回聲。 這些回聲到達我們耳朵的時間也不一致,因此雷聲隆隆。 有時,由於多種原因,隆隆的雷聲甚至可以響起大約 1 分鐘才能停止。
-
其實這是乙個非常簡單的物理常識,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閃電是如何形成的。
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較強的積雨雲中,雲中電荷的分布比較複雜,既有正電荷也有負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形成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水平時,就會產生放電,這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
其次,我們需要明確,我們看到的閃電是光,我們聽到的雷聲是聲音。 因此,我們需要了解他們出錯的速度有多快。
光的傳播。 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水中的速度:. 玻璃中的光速:
冰中的光速:. 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大約,實際上應該小於 299792458 公尺和秒)。
酒精中的光速:。
聲音的傳播。 聲傳播是通過介質傳播的。 聲音只能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而聲音是物質振動產生的波動,需要通過介質傳遞才能聽到。
聲波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稱為聲速(或聲速),由於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而發生聲的反射和折射。 聲音的產生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聲音是物質振動產生的波動,需要通過介質傳遞才能聽到。
聲速的大小取決於介質的性質和狀態。 一般來說,聲速在固體中的值大於液體中的聲速值,在液體中的聲速值大於氣體中的聲速值。 在標準大氣壓下,空氣中的聲速約為每秒 340 公尺,或 1224 公里/小時。
聲速的大小也隨大氣溫度而變化,在對流層中,隨著高度的增加,氣溫降低,聲速降低。 在平流層下部,氣溫不隨高度變化,聲速不變,以公尺秒為單位。
我們可以看到,光在空中的速度比聲速大340公尺和秒,所以我們先看到光,然後聽到聲音。
-
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電快,在雷暴期間,通常可以在聽到聲音之前看到閃電。
-
因為光速的傳播速度比聲速快,所以當雷電同時發生時,我們會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
我認為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我們必須理性地看待它,不要猜測。
-
閃電和雷聲是如何發生的?
雷聲,在古代也寫作“靁”,是指周圍空氣迅速膨脹,由於閃電的通過而同時釋放出高能量的衝擊而形成的聲波,一般表現為伴有閃電現象的隆隆聲。 由於聲音和光在大氣中以不同的速度傳播,因此可以通過計算它們之間的時間間隔來確定閃電發生的距離。 在空中,聲速約為 340 公尺和秒,因此在一公里(或每英里 5 秒)處大約每 3 秒發生一次閃電。 >>>More
鑽石的形成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地球的高溫高壓形成的,另一種是由攜帶石墨的隕石和地球的撞擊形成的,這兩種方式的要求都比較高,所以鑽石非常珍貴。 市面上的鑽石大多是在高地質溫度高壓下形成的,形成地點在地球深處,溫度在1100-1500之間。 >>>More
化石是這樣形成的:
化石有兩種型別,一種是由人體有機部分的分解和地球上生物死亡後硬部分的石化形成的。 另乙個是那些生物留下的痕跡,這些痕跡是石化後變成石頭形成的。 它需要數億年才能形成,可分為包括根和葉在內的植物化石和包括牙齒和腳印在內的動物化石。 >>>More
有一種被廣泛接受的月球形成理論,稱為"大碰撞理論"或"雨石理論"。根據這個理論,大約在45億年前,地球形成後不久,乙個火星大小的天體忒伊亞與地球相撞,這次碰撞被認為是非常大和猛烈的。 >>>More